第13章 水泥孕爪_東北民間異聞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章 水泥孕爪(1 / 2)

一九九三年秋,我剛從省城調回霧鬆市文化局工作。辦公室的老陳遞給我一支“大生產”,煙卷有些發黴,我捏在手裡沒點。

“小李,聽說你大學念的是曆史?正好,檔案科那邊剛轉來一批偽滿時期的資料,你去整理整理。”老陳吐著煙圈,眯眼看著窗外灰蒙蒙的天。

我應了聲,端著搪瓷缸子往地下室走。霧鬆市曾是偽滿時期的工業重鎮,地下檔案室堆滿了蒙塵的卷宗。潮濕發黴的氣味鑽進鼻孔,我在最裡麵的鐵架上發現了一本棕皮日記,扉頁寫著“康德九年,滿洲國霧鬆市警務廳記錄”。

翻到第七頁,一段記錄讓我脊背發涼:

“康德九年十月三日,滿洲國霧鬆市官邸維修,西側水泥柱意外開裂,內現人右手骨,指骨緊攥布條,上書‘反滿抗日’。日憲兵隊即刻封鎖現場,澆築新水泥。參與工匠十二人次日全部‘調往新京’,再無音訊。”

後麵附著張模糊的黑白照片,水泥裂縫中隱約可見森白指骨。

我盯著那照片,茶缸子沒拿穩,熱水濺了一腿。

那天晚上,我做了個夢。夢見自己被困在水泥裡,動彈不得,隻能看著一抹微弱的光從縫隙透進來。有聲音在耳邊說:“找找我們……”

第二天我早早到單位,想再仔細看看那本日記,卻發現它不見了。問老陳,他皺著眉頭說:“什麼日記?檔案科最近沒轉東西過來啊。小李,是不是地下室呆久了,眼花啦?”

我啞口無言。接下來幾天,我跑遍市圖書館、檔案館,甚至拜訪了幾位研究本地曆史的老人,卻再找不到任何關於“水泥柱人骨”的記錄。就像一隻無形的手,悄悄抹去了這段曆史。

周末回家看爺爺,我隨口提起這事。爺爺原本眯著眼聽收音機,突然坐直了身子。

“霧鬆官邸那事,”他壓低聲音,“你打聽得這個做啥?”

我頓時來了精神:“爺,您知道?”

爺爺起身鎖上門窗,聲音更低了:“那是康德年間的事。當時官邸征用中國勞工,有個學生抗議團混了進去,想在水泥裡埋反滿標語。被發現了,日本人當場把五個學生活活澆進水泥柱裡……其中一個,是你太叔公家的兒子,叫陳誌遠。”

我愣在那裡,血脈裡有什麼東西突然蘇醒。

“那之後就邪門了,”爺爺接著說,“官邸夜裡總有抓撓聲,像是有人從水泥裡往外刨。日本人請喇嘛念經、薩滿跳神,都不管用。後來有個雲遊道士說,冤魂困在水泥裡,怨氣太盛,除非柱毀人出,否則永世不得超生。但日本人第二年就戰敗投降了,沒人敢動那柱子,說是碰了要倒大黴。”

“為什麼現在都沒人提?”

“提?”爺爺苦笑,“解放後那官邸成了政府辦公樓,八十年代改成了文物保護單位。誰敢提裡麵封著人?不吉利不說,弄不好還扣帽子。再說了……”

爺爺突然收住話頭,擺擺手:“都是老黃曆了,彆瞎打聽。對你沒好處。”

回到單位,我心裡像堵著塊水泥。每當走過那座偽滿官邸——如今掛上了“霧鬆市近代建築藝術館”的牌子——我總忍不住多看西側那根柱子幾眼。它比彆的柱子更粗,表麵刷了多層白灰,卻仍隱約可見修補痕跡。

一九九四年春,霧鬆市迎來第一波房地產開發熱潮。宏達房地產看中了官邸地塊,計劃拆掉老建築,建起二十層的商業中心。

文保部門強烈反對,但開發商老板趙宏達能量很大。報紙上開始出現“保護阻礙發展”的論調,民間也有傳言,說官邸鬨鬼,拆了也好。

我作為文化局代表,參加拆遷前的評估會。趙宏達親自到場,四十多歲,西裝革履,金表晃眼。

“同誌們,霧鬆要發展,不能總守著老皇曆。”趙宏達敲著桌子,“那破樓是偽滿遺毒,留著就是恥辱!我們要建的是現代化的購物中心,那才是新中國的氣象!”

我忍不住開口:“趙總,曆史建築不僅有藝術價值,更是民族苦難的見證……”

趙宏達直接打斷我:“小李同誌是吧?年輕人有情懷是好事,但要現實點。市政府已經批準了拆遷計劃,下周一就動工。散會!”

他起身就走,我追上去想再爭取,卻被他保鏢推開。


最新小说: 青銅星盤的譏咒 武聖神醫 替嫁新娘,有幾個馬甲很正常吧! 重生後,自己養成小青梅 穿成癲文對照組,三歲大佬被團寵 半仙她靠熒光筆稱霸地獄 手持星際到七零,甜妻嬌又辣 史上最強家丁 黎明塵埃紀元3046fight 牙尖上的廢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