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培農場迎來了第一次收獲。
雖然隻是小批量的生菜、小白菜和嫩豆苗,但那鮮脆欲滴的綠色,對於長期依賴罐頭和乾糧的基地成員來說,不啻於一場感官和營養的革命。
蘇婉清小心翼翼地分配著這份珍貴的收獲,每人都分到一小份。
簡單的清炒甚至生食,都帶來了久違的愉悅和滿足感。
這抹綠色極大地提振了戰後的士氣,象征著基地在自給自足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一步,帶來了生的希望。
然而,溫室裡的綠意無法完全驅散外界迷霧帶來的壓力。
是否接受“磐石”基地的聯合偵察提議,成為了基地決策層爭論的焦點。
會議室內,氣氛嚴肅。
“太冒險了。”陸岩首先表態,語氣堅決,“我們對‘磐石’的了解僅限於無線電交流。聯合行動意味著我們要將後背暴露給潛在的競爭對手。野外情況複雜,一旦發生衝突,我們的人很可能吃虧。我反對。”
沈鴻則有不同看法:“但他們的技術實力明顯比我們強,情報也更廣。合作能大大縮短我們摸索的時間,更快地搞清楚那些變異體的底細。獨自探索,風險同樣巨大,還可能錯過關鍵信息。”
蘇婉清擔憂的是人員安全:“聯合行動,傷亡責任如何界定?醫療支援如何協調?如果出現重大傷亡,會對基地的穩定造成嚴重衝擊。”
趙小玥則躍躍欲試,但又有些顧慮:“如果能和他們一起行動,肯定能去更遠更危險的地方…但他們的偵察兵會不會比我還厲害?”
江季黎靜靜地聽著所有人的意見,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上麵鋪開著粗略繪製的、標有異常能量波動區域的地圖。
“風險確實存在,”她終於開口,聲音清晰而冷靜,“但與‘磐石’的接觸不可避免。屍潮和變異體是共同的威脅,閉門造車隻會讓我們落後甚至被淘汰。關鍵在於,如何控製風險,並確保我們能從中獲得足夠的利益。”
她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我們可以同意聯合偵察,但必須建立在我們的條件之上:
“第一,偵察區域由我們共同商定,不能完全由對方指定。”
“第二,小隊人數對等,裝備自備,指揮權由雙方隊長共同負責,但我們的隊伍擁有最終決定權。”
“第三,信息實時共享,所有物理樣本需複製或共同分析。”
“第四,行動時間、路線、應急方案必須經過我們認可。”
這個方案既表達了合作意願,又最大限度確保了自主權和安全性。
“如果對方不同意這些條件呢?”
陸岩問。
“那就說明他們缺乏誠意,合作就此作罷。”江季黎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們寧願慢一點,也不能失去主動權。”
三天後,加密頻道再次聯通。
江季黎冷靜地提出了曙光基地的合作條件。
何翟添在另一端沉默了片刻,似乎是在評估。
出乎意料,他並沒有過多糾纏,隻是對“指揮權”和“最終決定權”提出了一點修改:“共同指揮可以接受。但為避免行動僵局,建議設立情況升級機製:若遇重大分歧,雙方隊長有權暫停行動,各自請示後方。我們需要最高效的決策。”
這是一個務實且合理的補充。江季黎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