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到來,驅散了黑夜,卻無法驅散籠罩基地的沉重。陽光照亮的是滿目瘡痍和無聲的悲痛。
清理工作持續了一整天。
焚化爐的黑煙終日不息,送彆著英勇的戰士和可怖的敵人。
每一次點火,都像是在基地每個人的心頭又烙下了一道傷疤。
蘇婉清主持了一個簡短的悼念儀式,沒有過多的言辭,隻有深深的默哀和活下去的誓言。
幸存者們眼中含淚,目光卻比以往更加堅韌。
物資的補充稍稍緩解了生存壓力。
食物、藥品和建材被分門彆類入庫,嚴格配給。
何翟添在這方麵倒是沒有克扣,或許在他看來,維持曙光基地一定的生存能力,更有利於他後續的“觀測”和數據收集。
防禦設施的修複是重中之重。
在沈鴻的指揮下,工程師和所有能動員的人手都投入了這項工作。
圍牆的缺口被用鋼筋混凝土重新澆築加固,雖然外觀醜陋,但堅固程度更勝往昔。“
堅壁”係統被修複,火力點重新布置。
沈鴻甚至在修複過程中,根據陳明遠日誌裡的一些零散思路,改進了部分能量導流設計,使得防禦係統對能量衝擊的耐受性有了一絲微弱的提升。
但能源問題依然是懸在頭頂的利劍。燃料電池組很快耗儘,太陽能供電在陰沉的天氣下依舊杯水車薪。
沼氣項目和水井項目因節點的破壞和之前的戰鬥而無限期推遲。
基地的運行功率被壓到最低,大部分電力優先保障醫療、通訊和核心防禦。
在這種極端匱乏的情況下,趙小玥發現的那片發光苔蘚,其意義變得愈發重大。
沈鴻抽調出少量電力,在指揮中心旁邊開辟了一個小小的、密閉的培育室。
他從涵洞深處小心翼翼地移栽了幾平米的苔蘚過來,模擬那裡的濕度、黑暗和地質環境,嘗試進行人工培育。
進展緩慢,卻令人振奮。
這些奇特的苔蘚生命力頑強,在精心照料下,竟然真的開始緩慢地蔓延生長!
它們散發的柔和綠光不僅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照明,其產生的微弱生命能量場,似乎還能輕微促進傷口愈合並舒緩焦慮情緒。
蘇婉清將一些傷勢較重的傷員輪流安排到培育室外休息,效果顯著。
這地底的微光,正在成為廢墟中悄然萌發的希望之芽。
然而,內部的陰影並未隨著戰鬥結束而散去。
對林默的暗中觀察仍在繼續。
他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大部分時間都呆在醫療區幫忙,或者一個人發呆。
他對那台壞掉的收音機不再表現出任何興趣,甚至有些刻意回避。
蘇婉清試圖與他進行了幾次溫和的交談,旁敲側擊地詢問他過去的經曆以及是否察覺到任何異常。
林默的回答總是含糊其辭,帶著明顯的回避和恐懼,隻反複強調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對獲救感激不儘。
這種態度反而加深了蘇婉清的疑慮。
她將情況再次彙報給江季黎。
“他的恐懼不像是偽裝。”蘇婉清分析道,“但他肯定在隱瞞什麼。那種恐懼…更像是害怕某種東西,或者…某段記憶。”
江季黎沉思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