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季黎快步走回指揮中心,蘇婉清已經在她的辦公室等候。
醫療官的臉上帶著一絲尚未完全褪去的驚訝,以及屬於科研人員的好奇。
“指揮官。”蘇婉清將一份個人終端遞過來,上麵顯示著趙小玥的最新生理數據和精神波動圖譜,“這是小玥今天上午的常規複查數據。你看這裡,還有這裡。”
江季黎接過終端,目光掃過那些複雜曲線和參數。
她並非醫學專家,但長期的領導生涯讓她對關鍵數據異常敏感。
她立刻注意到,趙小玥大腦特定區域的神經活動信號,出現了一種極其規律的、低頻高幅的波動模式,這種模式與她之前記錄的、那種模糊的能量感知狀態截然不同,更加穩定,也更……具有指向性。
“這種波動模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具體表現是什麼?”江季黎問道,眉頭微蹙。
“大約四十八小時前開始出現,強度在緩慢增加。”蘇婉清解釋道,“小玥自己描述,她現在的感覺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以前像是隔著毛玻璃看東西,模糊一片,隻能感覺到‘有能量’或者‘沒能量’。而現在……”
她頓了頓,似乎在尋找合適的詞語:“她說,她現在能‘看’到一層薄薄的‘紗’。這層‘紗’覆蓋在所有的東西上——人、建築、設備,甚至空氣。不同的東西,這層‘紗’的厚度、顏色和‘流動感’都不一樣。”
“紗?”江季黎捕捉到這個奇特的比喻。
“對,她是這麼說的。”蘇婉清點頭,“比如,普通人身上的‘紗’很薄,幾乎是透明的,靜止不動。能力者,比如之前記錄過的幾個擁有微弱強化特質的人,他們身上的‘紗’會厚一些,帶有微弱的顏色,並且緩慢流動。而沈鴻實驗室裡那些正在運行的、利用地脈能量的設備,上麵的‘紗’是亮藍色,流動得非常快,甚至有些刺眼。”
江季黎的心臟微微加速跳動。
這聽起來,已經不像是簡單的能量感知,更像是一種……對底層規則顯化的視覺?
“最特彆的是,”蘇婉清指向數據圖譜上的一個峰值,“當她靠近‘秩序綠洲’邊緣,或者凝視遠方規則擾動強烈的區域時,這種波動會急劇增強。她說她能看到‘綠洲’散發著一種溫暖、穩定的金色光暈,而那些規則真空區,則布滿了混亂、撕裂的灰色和暗紅色‘紗絮’。”
“她能‘看’到規則的形態?”江季黎的聲音帶著一絲難以置信。
如果這是真的,趙小玥的能力進化,將為他們理解這個新世界提供一把前所未有的鑰匙。
“目前看來,是的。但這是一種主觀的、基於她個人感知的‘視覺’,我們無法直接驗證她‘看’到的是什麼。”
蘇婉清保持著科學家的嚴謹,“不過,這種能力似乎對她自身消耗很大,持續使用會引發劇烈頭痛和精神疲憊。我暫時建議她限製使用時間和頻率。”
江季黎沉吟片刻,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
趙小玥的能力異變,絕非偶然。很可能與林默衝擊規則核心、導致全球規則底層重構有關。
她是被動的適應者?還是某種……被選中的觀察者?
“密切監控她的狀態,蘇醫生。在不損害她健康的前提下,可以設計一些安全的測試,嘗試量化她的感知能力,比如對不同能量層級的反應,對規則穩定區域的判斷準確性等。”
江季黎做出指示,“另外,這件事暫時列為b級機密,知情範圍控製在最小。在我們完全理解這種能力的意義和潛在風險之前,不要引起不必要的關注或恐慌。”
“明白。”蘇婉清點頭,她清楚這件事的敏感性。
一個能直接“看到”規則的人,其價值巨大,但也可能成為各方覬覦或恐懼的目標。
蘇婉清離開後,江季黎獨自站在辦公室的觀測窗前,望著下方井然有序卻又暗流湧動的基地。
趙小玥的“薄紗”視覺,沈鴻對“綠洲”和利維坦的監測,陸岩對外部世界的探索,以及灰燼城那尚未完全消化吸收的“熔爐”遺產……無數的線索和碎片,正在這個新紀元的開端交織。
她想起林默最後那義無反顧的衝擊,想起何翟添臨終前抓住的“邏輯奇點”。
他們的犧牲,砸碎了舊的囚籠,卻並未給出新的答案。
答案,需要活著的人,在這片規則的餘燼中,一點點摸索、拚湊。
趙小玥的能力,或許是第一塊真正意義上的拚圖。
就在這時,她的私人通訊器響起,是沈鴻,語氣帶著前所未有的急促和一絲……驚疑。
“指揮官,請立刻來技術中心!我們收到了一個信號……一個來自‘秩序綠洲’內部的、結構清晰的規則脈衝信號!不是林默留下的那個穩定廣播模式……是新的!主動的!”
江季黎瞳孔微縮。
來自“綠洲”內部的新信號?
是利維坦?是“綠洲”自身演化出的新特性?還是……某種他們尚未理解的存在?
她沒有絲毫猶豫,立刻轉身向外走去。
塵埃尚未落定,而微光之中,顯現的或許不僅僅是新的故事,還有……新的“演員”。
喜歡末世曙光:女王的煉金方舟請大家收藏:()末世曙光:女王的煉金方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