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得呀,隻是我們能去那邊做什麼?”許月芳覺得家裡麵隻有她有機會過去,因為大開發之後會開通很多趟公交電車,她可能會被分過去。
“連我們學校的老師都曉得,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二嬸,星期天可以去那邊賣茶葉蛋。”
沈墨給出了一個主意,沈川上了心。
廠裡麵的效益不好,他不想一直在家裡吃閒飯。
“剛剛在樓下,外婆說航航要去上幼兒園了?”
沈航去了幼兒園,白天可以不用人照看,沈川更加心動了。
是啊,哪怕隻是星期天去賣個茶葉蛋,也好過在家裡唉聲歎氣。
“老婆,我覺得可以的呀!”沈川越想越心動,也實在是廠子的效益不好,讓他不得不心動:“我想去東郊看看,不一定非要賣茶葉蛋,做點其他的也可以。”
“二叔,你們廠子的效益怎麼樣了?”進入90年代,沈墨對紡織廠很擔心;好事難求,壞事易來,二叔說不定就是第一批下崗的人。
沈川故作輕鬆:“效益很穩定,怎麼了?”
沈墨心裡苦笑,二叔還是那個二叔,連撒謊都不太會。
他沒有拆穿二叔的謊言,隻是裝作興致勃勃的樣子:“二叔,要是不想去東郊也可以,我們學校外麵有很多人推著三輪車做生活,全國各地哪裡的人都有。我看了一下,還缺少賣飲料的。”
許月芳好奇道:“賣飲料的?”
“對啊!我們出去隻能找到小吃,但沒有小喝。”
“小喝?”許月芳被沈墨造出來的這個詞給逗笑了:“你們還想要什麼小喝?豆漿還不行啊?”
“不太行。”沈墨開始回憶奶茶了:“要那種甜甜的,裡麵有點糯米圓子的,最好能多幾種口味。”
許月芳腦子快:“我懂了,要好喝,還要填肚子。”
“之前我去花園路做生活,那邊的經理送了我咖啡和伴侶,我想象中的飲料,同伴侶的口味差不多。”
許月芳不會說沈墨的想法不倫不類,這裡是滬海,必須要走在時代的最前沿,要是沒有點新鮮東西反而不正常。
咖啡?這個更好!簡單省事!她覺得去大學外麵賣速溶咖啡也是個不錯的主意,這群大學生晚上要學習,一定會來買的。
“改革開放十多年了……”許月芳心裡嘀咕著,全國的經濟整體向好,很多之前的窮人發了財,但為什麼紡織廠的日子不好過?她搞不懂,但也不想搞懂了。
吳玉芬做了油麵筋塞肉,味道很好。
“外婆,多做一些吧,我想帶些走。”
“可以的呀。”
許月芳用胳膊肘推了推沈川,沈川一頭霧水:“推我做什麼啦?”
“哦喲,我當初是怎麼看上你的?小墨之前可從來沒有從家裡帶過菜走的。”許月芳同沈墨說道:“下次來,讓你外婆給你做些彆的菜,帶回去和同學一起嘗嘗。”
“哎!上次同學給我帶了點小排……”
“那是不好隻吃人家的。”許月芳立刻跟上了節奏,她甚至都沒有問是男同學還是女同學——不需要問,男同學哪裡需要從家裡帶菜,外麵隨便一頓就可以了。
沈川就轉不過來這個彎,他以為沈墨要和室友分享。
“過幾天晚上去震旦外麵看看,好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