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成電視劇?
楊星一時間不知道要說什麼。
“怎麼樣?螃蟹不白吃吧?”
“還真不白吃……阿姐,消息準確麼?”
“小道消息呀……據消息靈通人士傳來,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領導說的。”
楊星有些喪氣:“阿姐,你逗我……”
“怎麼是逗你啦?那個消息靈通人士不是我好吧?”
楊星有些激動,要真的拍成電視劇……他也可以留下一個符號了。
“不曉得什麼時候能開始,拍完之後那幾個小土豆還有幾個在滬海……”
幾個主人公,隻剩下沈墨還在滬海,而且沈墨還在準備出國,可能等到電視劇拍完上映,沈墨已經在國外了。
不過……也好,至少知道沈墨是去哪個學校,在結尾給補上。
過去這麼多天,他應該要去考試了吧?
時間過了很多天,沈墨和盧清的等待情緒從焦躁變成“算了,再等等吧”。
90年代的效率實在有點低了,從信件到對方的工作效率,再考慮到工作人員的數量和強度,沈墨在努力說服自己接受這個現實。
終於,在十一月初的時候,沈墨收到了準考證。
“12月,考點在外國語學院……”
盧清很興奮,她把準考證小心收好:“一個上午,三個多小時……前一天晚上早點睡,起床後多吃一點,吃完飯再去外國語學院,路上休息一下,不犯困。”
“還有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抓緊複習吧。”
從南門的咖啡店回去的時候,他們遇到了於虹;小姑娘這次沒有報名,她想再等一等,先看看沈墨和盧清的成績再做決定。
如果這兩個人考得不錯,她就去試一試;如果這兩個人考得也不理想,她就省下一次的報名費。
因為補習英語,她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專業課上麵便比不過這兩個人;於虹忽然有點灰心了,但又不想輕易放棄,這都到了大三了,她努力了兩年多,難道要在最後關頭來一句“算了”?
“準備去考GRE了?”
“是的。下次考試在明年4月,準備著吧,不好拖到大四了。”
“嗯。”於虹應了一聲,心裡有很大的壓力;托福她倒是不怕,她隻是需要更新詞庫。
盧清也勸她:“先試試,GRE隻有筆試,相對難度其實也沒那麼大。”
“我這次……先等等。”於虹還是想等一等,隻有筆試很好,但如果真的出現了專業單詞,她恰巧又不知道,那會很致命。
最近她才知道沈墨的遭遇,對沈墨很佩服;換成她,她可能隻會堅持到大學,出國的事情不會去想了。
目標是麻省理工麼?這個學校挺好的。
學校裡報考GRE的同學很多,進入大三,這種考試進入他們這一屆的生活節奏。
雖然考試臨近,但準考證拿到了,沈墨好似沒有那麼焦慮了,他做了那麼多年的翻譯,不停地更新詞庫,隻需要正常發揮就可以。
臨考試之前,他每天都會去二叔的咖啡店裡搞英語角;從現在開始,英語角的內容變得和GRE強相關,各種專業詞彙層出不窮。
有些同學比較擔心,等到他們考試的時候,GRE會不會增加聽力?
從咖啡店離開的時候,盧清也有同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