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醫者仁心與格局之變
林家的介入,如同在洶湧的暗流中投入了一塊定海神針。雖然表麵上波瀾不驚,但海州乃至省城的某些勢力,都敏銳地察覺到了風向的微妙變化。針對林辰的明槍暗箭驟然減少,關於蘇曉寧案件的喧囂也似乎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壓製下去,調查雖未結束,但已不再像之前那般風聲鶴唳。
林辰獲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他更加勤勉地投入工作,用一項項紮實的政績穩固自己的地位,同時也開始不動聲色地清理陳海洋留下的殘餘勢力,鞏固自己的權力基礎。但家庭的裂痕,始終是他心頭最沉重的負擔。
沈清秋帶著林湛回了娘家,態度堅決。林辰幾次上門,都被嶽父嶽母客氣而疏離地擋在門外,連兒子的麵都見不到。他送去的東西,也被原封不動地退回。沈清秋的態度,比直接的憤怒更讓他絕望,那是一種徹底的心死和隔絕。
就在林辰幾乎要放棄希望,準備接受婚姻破裂的事實時,一個意外的契機悄然出現。
海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接收了一位病情極其複雜危重的病人,牽涉到多種罕見病症並發,院內專家會診多次,依舊束手無策,病人生命垂危。作為院內頂尖的外科醫生和科研骨乾,沈清秋也參與了救治。麵對醫學難題,她暫時拋開了個人情感的痛苦,全身心投入其中。
然而,病人的情況持續惡化,常規手段幾乎用儘。就在所有人都感到絕望時,沈清秋在一次翻查國際最新醫學文獻時,偶然發現歐洲一個頂尖醫療團隊,在半年前成功完成過一例類似病例的手術,其核心技術與一種尚未在國內上市的特殊醫療器械和配套藥物密切相關。
要獲取這種器械和藥物,並且邀請到那個醫療團隊的專家進行遠程指導,其難度超乎想象,涉及複雜的國際醫療合作、快速審批通道以及巨額的資金。以市一院的層級和資源,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院長和相關領導一籌莫展。沈清秋看著病床上生命體征逐漸微弱的病人,醫者的仁心與職業的執著,讓她無法輕易放棄。在極度的掙紮和無奈中,她鬼使神差地,撥通了那個她以為再也不會主動聯係的號碼。
林辰正在主持會議,看到手機上閃爍的“清秋”兩個字時,幾乎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覺。他立刻暫停會議,走到走廊儘頭,深吸一口氣才接通。
“清秋?”他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小心和期待。
電話那頭,沈清秋的聲音依舊清冷,卻不再帶有之前的決絕,反而透著一絲疲憊和……懇切?她簡明扼要地說明了醫院遇到的難題和那個唯一的希望。
“……我知道這很唐突,也很讓你為難。但這關乎一條人命。如果你有辦法,哪怕隻有一絲可能……”她的聲音有些哽咽,沒有再說下去。
林辰握著手機,心潮澎湃。他聽得出來,沈清秋打這個電話,是放下了多大的自尊和心結。這不僅僅是為了救人,或許,也是她潛意識裡,對他能力和資源的一種……認可?或者說,是她在絕境中,唯一能想到的依靠。
“我明白了。”林辰的聲音沉穩而堅定,“把需要的器械、藥物名稱和那個醫療團隊的詳細信息發給我。剩下的,交給我。”
他沒有絲毫猶豫。這不僅是為了救人,更是為了抓住這可能是修複夫妻關係的唯一契機!
掛斷電話,林辰立刻動用了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他直接聯係了李文博,通過李家的涉外渠道;動用了林家隱藏在商務係統內的關係;甚至以海州市政府的名義,向相關部門發函,特事特辦,開啟綠色通道。
在龐大資源和權力的高效運轉下,原本看似不可能的壁壘被迅速打通。三天後,所需的特殊器械和藥物通過專機運抵海州,那個歐洲頂尖醫療團隊的專家也答應了進行實時遠程手術指導。
手術由沈清秋主刀,在國內外專家的通力協作下,曆時十幾個小時,最終取得了成功!病人轉危為安。
當沈清秋拖著幾乎虛脫的身體走出手術室,迎接她的是同事們敬佩的目光和病人家屬千恩萬謝的淚水。而在人群後方,她看到了風塵仆仆、眼下帶著明顯青黑,卻對她露出溫暖笑容的林辰。
是他。在最短的時間內,調動了難以想象的資源,創造了這個生命的奇跡。
那一刻,沈清秋的心防,出現了劇烈的動搖。
當晚,林辰沒有離開醫院,一直等到沈清秋交接完所有工作。兩人在醫院樓下的小花園裡,有了風波後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單獨交談。
夜風微涼,吹散了白日的喧囂和疲憊。
“謝謝你。”沈清秋看著地麵,輕聲說道。
“應該的。”林辰看著她清瘦的側臉,心中充滿了憐惜,“能幫到你,幫到病人,我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