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空還是一片灰蒙蒙的,東方的天際剛剛泛起一絲微弱的魚肚白,濡須口的碼頭就已經像一個被煮沸的鼎爐一樣,開始熱鬨起來。
江風呼呼地吹著,裹挾著大量的水汽,如同一股股洶湧的波濤,猛烈地拍打著岸邊的礁石。這風帶著幾分涼意,讓人不禁打個寒顫,但它卻絲毫無法吹散空氣中彌漫著的那股肅殺和激昂的氣氛。
站在碼頭之上,可以看到無數的旌旗在風中飄揚,五顏六色的將旗、帥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是一群被激怒的雄獅,正咆哮著向敵人示威。而在這眾多旗幟的中央,一麵巨大的“成”字大旗高高聳立,它的旗杆高達三丈,直插雲霄,仿佛要刺破這片灰蒙蒙的天空。
那麵大旗的旗麵上,繡著一隻栩栩如生的猛虎,它張牙舞爪,威風凜凜,仿佛下一刻就要從旗麵上躍出,去震懾那四方的敵人。在晨光的映照下,這隻猛虎的圖案顯得更加逼真,讓人不禁為之驚歎。
陽光灑在寬闊的江麵上,波光粼粼,仿佛給江水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而在這寧靜的江麵上,卻突然響起了一陣驚天動地的鼓聲。
數十麵巨大的戰鼓被一字排開,每一麵都有兩人高,鼓麵直徑足有一丈。鼓手們赤裸著上身,古銅色的肌膚在朝陽的照耀下泛著油光,他們手中緊握著粗壯的鼓槌,隨著節奏的變化,鼓槌如雨點般落下。
每一次鼓槌的敲擊,都像是一道驚雷在空中炸響,沉悶的鼓聲如同滾滾春雷,越過江麵,在山穀間回蕩。這鼓聲震耳欲聾,仿佛能穿透人的靈魂,讓人的心臟也隨之跳動。
而在這震撼人心的鼓聲中,八萬大軍分乘兩百餘艘戰船,整齊地排列在寬闊的江麵上。這些戰船首尾相接,綿延十餘裡,遠遠望去,就像是一條蟄伏在江麵的巨龍,氣勢磅礴,令人震撼。
戰船上,士兵們身披重甲,手持長槍,嚴陣以待。他們的目光都集中在前方,眼神中透露出堅毅和果敢。江風吹過,軍旗獵獵作響,仿佛在為這支威武之師助威。
這些戰船無一不是江東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精心打造而成的,其中既有高聳入雲的樓船,也有靈活機動的鬥艦。
樓船高達三層,氣勢恢宏,猶如一座移動的堡壘。上層設有箭樓和望台,供弓箭手和了望手居高臨下觀察敵情;中層是將官們議事的地方,寬敞明亮;下層則是水手和士兵們的營房,雖然空間相對狹窄,但也能保證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
鬥艦則顯得更為靈巧,船身兩側插滿了密密麻麻的船槳,這些船槳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調整方向,使得鬥艦在水麵上如魚得水。船頭裝有鋒利的撞角,這可是鬥艦的一大殺器,在戰時可以憑借高速衝撞敵船,給敵人造成巨大的破壞。
此時,所有戰船的船帆都被高高升起,白色的帆布在風中儘情舒展,遠遠望去,就像是一片白色的森林,密密麻麻,無邊無際。陽光灑在帆布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整個江麵都被照亮了一般。
而站在戰船上的將士們,更是英姿颯爽,他們身著嶄新的甲胄,這些甲胄都是用玄鐵打造而成,堅固無比,在晨光的照耀下,泛著冷冽的光澤,令人不寒而栗。腰間佩劍、手中長矛整齊劃一,隊列嚴整如磐石,沒有絲毫的雜亂,充分展現了江東大軍的威嚴和紀律。
成大器身披亮銀鎧甲,這副鎧甲由西域精鐵鍛造而成,甲片細密如魚鱗,邊緣鑲嵌著鎏金紋飾,胸前護心鏡上雕刻著饕餮紋,既能防禦又顯霸氣。他手持一柄寒光閃閃的寶劍,劍鞘由鯊魚皮包裹,劍柄鑲嵌著七顆五彩寶石,正是當年平定江東時所得的至寶“青虹劍”。成大器立於主艦“破浪號”的船頭,身形挺拔如鬆,目光如炬,望向遠方的江麵,仿佛已看到漢中戰場的烽火。
在他身後,賈詡、徐榮等一眾文武重臣整齊地排列著。賈詡身著一襲深色的儒將袍,袍袖隨風輕輕飄動,他手持一把羽扇,羽扇上的羽毛潔白如雪,與他那溫和的麵容相互映襯,給人一種儒雅隨和的感覺。然而,當你凝視他的眼睛時,卻會發現那裡麵仿佛蘊含著無儘的智慧和謀略,深邃如淵,仿佛早已將整個戰局都了然於胸。
徐榮則身披一襲黑色的重甲,甲胄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令人不寒而栗。他手持一柄長槍,槍尖鋒利無比,仿佛能輕易刺穿敵人的鎧甲。徐榮的麵容剛毅,線條分明,透露出一種久經沙場的鐵血氣息。他曾經跟隨成大器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是軍中少有的猛將兼帥才。
此外,還有沮授、李儒等謀士,他們或手持書卷,或輕撫胡須,眉宇間透露出睿智和沉穩。這些謀士們都是江東的智囊團,他們的謀略和智慧為成大器的決策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而在將領們中間,華雄和張繡也格外引人注目。華雄身材魁梧,肌肉虯結,他手持一把巨大的長刀,刀刃閃爍著寒光,令人望而生畏。張繡則身姿矯健,他手持一把銀槍,他的槍法精妙,出槍如疾風驟雨,令人眼花繚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眾人皆是江東的棟梁之臣,他們此刻皆神色肅穆,靜候成大器的號令,仿佛隻要成大器一聲令下,他們便會毫不猶豫地衝鋒陷陣,為江東的榮耀而戰。
碼頭岸邊,人頭攢動,熱鬨非凡。陳群、王朗等留守江東的大臣們早已等候多時,他們身著莊重的文官朝服,手持笏板,神情肅穆而沉穩。
陳群站在人群最前方,他的朝服一塵不染,領口和袖口的刺繡精致細膩,顯示出他的身份和地位。他手持笏板,微微低頭,麵容端莊,給人一種沉穩可靠的感覺。
王朗則站在陳群身旁,他的須發皆白,卻精神矍鑠,雙目炯炯有神。他手中握著一卷竹簡,仿佛那是他智慧和知識的象征。
當成大器的身影出現在船頭時,陳群和王朗對視一眼,然後率領眾官員一同上前一步。他們整齊地拱手行禮,動作規範而有力,聲音洪亮而懇切:“主公此行,務必保重!江東上下,官吏百姓,皆靜候主公凱旋佳音!”
這一聲呼喊,在碼頭上空回蕩,仿佛整個江東都能聽到他們的祝福和期望。
成大器聞言,轉過身來,對著岸邊的眾人揮手致意,朗聲道:“諸位無需擔憂!爾等留守後方,務必儘心儘責,安撫百姓、督辦糧草,切勿有半分懈怠。待我平定漢中,掃清曹賊勢力,歸來之日,再與諸位共飲慶功酒!”說罷,他拔出腰間的青虹劍,劍身出鞘的瞬間,一道寒光閃過,映照得周圍眾人的臉龐都泛起冷意。成大器將寶劍指向西方,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全軍聽令!揚帆起航,馳援漢中!”
“遵命!”八萬將士齊聲呐喊,這聲音猶如晴天霹靂一般,在空中炸響,震耳欲聾,響徹雲霄。這呐喊聲如同排山倒海之勢,氣勢磅礴,令人震撼不已。江麵上的水浪似乎也被這巨大的聲浪所震懾,微微地晃動起來,仿佛在為這八萬將士的出征助威。
緊接著,各艦船長站在船頭,高聲傳令,聲音在江麵上回蕩,清晰可聞。水手們聽到命令後,毫不猶豫地奮力搖動船槳,每一下都用儘全身力氣。船槳入水,濺起一朵朵水花,與船頭劈開的浪花相互交織,形成一幅壯觀的畫麵。
戰船緩緩地駛離碼頭,順著長江逆流而上。船頭劈開浪花,激起數尺高的水花,如同銀龍騰空而起,又像瀑布傾瀉而下。水花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如同一串串珍珠散落在江麵上。戰船在江麵上留下一道道白色的航跡,宛如巨龍在水麵上劃過的痕跡,氣勢恢宏,令人歎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