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成大器大軍逼近的消息後,李通立刻召集麾下將領議事。議事大廳內,氣氛凝重,眾將皆是麵色嚴肅。李通端坐主位,麵色凝重地說道:“成大器與馬超來勢洶洶,其軍勢甚銳,麾下將士皆是精銳,不可力敵。潼關地勢險要,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我等隻需堅守不出,實行堅壁清野之策,任憑他們如何攻城,都堅守城池。待其糧草耗儘,士氣低落之時,自會退兵。到那時,我們再率軍追擊,定能重創漢軍。”
眾將紛紛點頭稱是。一位副將上前一步,抱拳道:“主公所言極是。潼關城防堅固,糧草充足,足以支撐數月。漢軍長途奔襲,糧草補給必然困難,隻要我們堅守不出,他們必敗無疑。”
“好!”李通沉聲道,“既然諸位都同意,那就依計行事。即刻傳令:其一,將潼關城外十裡之內的百姓儘數遷入城內,不得留下一人一糧;其二,將城外的糧草、牲畜、物資全部運入城中,嚴禁任何物資落入蜀軍之手;其三,加固城牆,修補城防,在城頭上布置大量的弓弩、滾石、擂木、火油等防禦器械;其四,嚴令各部將士,不得擅自出戰,違令者,斬!”
“喏!”眾將領命,立刻下去分頭執行命令。
一時間,潼關城外一片忙碌。百姓們被強行遷入城內,哭聲、喊聲不絕於耳。士兵們則忙著搬運糧草物資,加固城牆,城頭上很快便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防禦器械,弓弩手們也嚴陣以待,整個潼關都籠罩在一片緊張的戰爭氛圍之中。
數日後,成大器與馬超率領大軍抵達潼關城下。大軍駐紮在潼關城外數裡處,營寨連綿數十裡,旌旗招展,氣勢恢宏。成大器與馬超勒馬於陣前,遠遠望去,潼關城牆高聳入雲,城頭上旌旗林立,弓弩手密布,防禦極為嚴密,城牆上的滾石擂木清晰可見,一股肅殺之氣撲麵而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成大器仔細觀察著潼關的城防,眉頭微微皺起。他轉頭對身旁的馬超高聲道:“馬將軍,你看這潼關,城高池深,防守嚴密,李通又堅守不出,擺明了是想拖垮我們。我們長途奔襲,糧草補給線過長,難以持久。若是強行攻城,恐怕會損失慘重,得不償失啊。你久居雍涼,熟悉此地的風土人情與城內情況,可有良策?”
馬超望著潼關城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這裡曾是他父親馬騰鎮守的地界,城頭上的一磚一瓦,他都頗為熟悉。想起父親的慘死,想起故土的淪陷,他心中的恨意更濃。他沉吟片刻,正要開口,一旁的馬岱已然上前一步,抱拳道:“主公,馬家世代鎮守涼州,在雍涼一帶經營多年,門生故吏、舊部親信遍布各地,素有威望。如今潼關城內,便有不少當年跟隨我父兄的舊部,他們如今雖在李通麾下效力,卻未必真心歸順。李通此人,雖有才能,但是威望不足,更兼駐守此地不久,這些人心中早已不滿。末將願派人秘密潛入城中,聯絡這些舊部。以我兄長馬超的威望,再許以高官厚祿,他們必定會感念舊恩,願意作為內應,打開城門,迎接大軍入城!”
馬岱,字伯瞻,乃是馬超的堂弟,自幼跟隨馬超征戰,勇猛過人,且心思縝密,是馬超最為信任的人之一。他的這番話,正說到了馬超的心坎裡。
馬岱話音剛落,馬超便立刻點頭附和道:“主公,伯瞻所言甚是。我馬家在雍涼經營數十年,深得人心,威望絕非李通可比。那些舊部大多對我馬家忠心耿耿,當年父親遇害,我兵敗出逃,他們也是迫於形勢才屈居曹操之下,心中對馬家的恩情從未忘記。隻要有人聯絡,曉以利害,許以承諾,他們必定會響應我們,助我們拿下潼關!”
成大器聞言,心中大喜。他一直擔心強行攻城會損失過大,如今馬岱提出的裡應外合之計,無疑是破城的最佳良策。他當即點頭道:“好!就依孟起與伯瞻之言。伯瞻,此事便交由你全權負責,你儘快挑選一批身手矯健、忠心耿耿、熟悉潼關情況的親衛,秘密潛入城中,聯絡城內的馬家舊部。切記,務必小心謹慎,行事隱秘,不可打草驚蛇。我在此等候你的好消息。”
“末將領命!”馬岱抱拳領命,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的光芒,當即轉身下去安排。
當晚,月黑風高,夜色如墨,正是潛行的好時機。馬岱在自己的親衛中精心挑選了十名精銳,這些人個個身手矯健,擅長攀爬、潛行,且忠心耿耿,都是跟隨馬家多年的老兵。馬岱讓他們換上普通百姓的粗布衣服,將馬超的親筆書信和馬家的信物——一枚刻有“馬”字的玉佩貼身藏好,又詳細交代了入城的路線、聯絡的對象以及應急的方案。
“此去凶險,務必小心。若事有不成,切勿勉強,保全自身為上,日後再圖大計。”馬岱鄭重地囑咐道。
“將軍放心!我等定不辱使命,必定聯絡上舊部,助大軍拿下潼關!”十名親衛齊聲說道,語氣堅定。
隨後,這十名親衛趁著夜色的掩護,悄悄離開了蜀軍大營,朝著潼關方向而去。他們沿著事先打探好的路線,來到潼關附近一處隱蔽的水道旁。這條水道乃是當年修建潼關時留下的排水通道,極為狹窄隱蔽,平日裡少有人知,如今成了潛入城中的最佳路徑。
親衛們小心翼翼地鑽入水道,水道內陰暗潮濕,布滿了青苔,行走極為困難。他們相互扶持,借著微弱的光線,緩慢地向城內移動。半個時辰後,他們終於從水道的另一端鑽出,成功潛入了潼關城內。
此時的潼關城內,燈火稀疏,一片寂靜。李通為了防備蜀軍攻城和奸細潛入,實行了嚴格的宵禁,街道上除了來回巡邏的士兵,再無他人。巡邏的士兵手持火把,盔甲碰撞發出“哐當”的聲響,警惕地掃視著街道兩旁。
馬岱的親衛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避開巡邏的士兵,沿著牆角快速移動。按照事先打探好的消息,他們很快便找到了當年馬家的舊部——原涼州軍的校尉成宜和梁興。這兩人當年都是馬騰的得力部下,驍勇善戰,深得馬騰信任。馬騰死後,馬超出逃,他們孤立無援,被迫歸降曹操,後來又輾轉落入李通麾下。這些年來,他們一直受到李通的猜忌與打壓,官職得不到升遷,部下也被多次拆分,心中早已對李通極為不滿,對馬家的恩情更是念念不忘。
親衛們悄悄來到成宜府外,通過事先約定的暗號,成功見到了成宜。當成宜看到馬家的信物和馬超的親筆書信時,又驚又喜,激動得渾身顫抖。他連忙將親衛們讓進府內,屏退左右,捧著書信細細閱讀。信中,馬超追憶了當年與舊部們並肩作戰的情誼,訴說了自己複仇的決心和收複雍涼的誌向,並承諾,若是他們願意作為內應,助蜀軍拿下潼關,事成之後,必定高官厚祿,既往不咎。
“將軍還記得我等,實屬萬幸!”成宜讀完書信,激動得熱淚盈眶,聲音哽咽地說道,“李通這賊子,在潼關城內隻親信自己的部眾,對我等涼州舊部百般排擠,我等早已忍無可忍。今日得將軍消息,我等願效犬馬之勞,助大軍拿下潼關,為故主報仇!”
一旁的梁興也沉聲說道:“我等雖屈居李通麾下,卻從未忘記馬家的恩情,從未忘記自己是涼州人。隻要能為馬將軍效力,能讓雍涼百姓脫離苦海,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
當下,成宜與梁興立刻召集了城中其餘的馬家舊部,共計百餘人。這些人都是當年馬家軍的骨乾,對馬家忠心耿耿。眾人齊聚一堂,得知馬超即將攻城,且願意接納他們,個個群情激憤,紛紛表示願意作為內應。
經過一番商議,眾人定下了周密的計劃:三日後深夜三更時分,由成宜率領三十名舊部,前往潼關西門,伺機控製城門守軍,打開城門;梁興則率領其餘七十餘名舊部,在城內各處點燃火把,散布謠言,製造混亂,牽製巡邏的士兵,為漢軍入城創造有利條件。
馬岱的親衛得到確切答複後,不敢耽擱,連夜從水道潛出城外,向馬岱稟報了情況。馬岱聽後大喜過望,立刻將消息告知了成大器與馬超。
喜歡遊戲三國之逆流天下請大家收藏:()遊戲三國之逆流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