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兆才案終章:起跑器上的終場哨
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庭,空氣裡彌漫著一種異樣的沉悶。旁聽席出奇地空曠,零星坐著幾位神情肅穆的官員和表情木然的記者,與之前幾場審判的喧囂擁擠形成冰冷對比。巨大的國徽下,審判席如同一條凝固的起跑線。旁聽席後方牆壁上,一幅裝裱過的標語格外刺眼——“廉潔辦賽,公平競技”,落款是某個早已被遺忘的體育工作會議日期。
“帶被告人杜兆才到庭!”
法槌聲落,通道儘頭的身影讓所有人呼吸一滯。
那個曾以雷厲風行著稱、執掌過田徑直抵足協高層的杜局長,被抽走了所有“速度”。他穿著同樣的黃馬甲,身形依舊高大,卻像一尊被風雨侵蝕剝落的石像,步履沉重遲滯。曾經梳理得一絲不苟的灰白頭發淩亂地貼在汗濕的額角,精心保養的臉上溝壑縱橫,寫滿疲憊與木然。最紮眼的是他的腳——那雙曾踏過無數賽場、主席台、紅地毯的腳,此刻趿拉著一雙磨禿了邊的塑料拖鞋,每一步都拖遝出“沙…沙…”的輕響,在死寂的法庭裡如同倒計時的秒針。手腕上的銬環,在他粗壯的手腕上勒出深痕。
他被法警近乎攙扶地引到被告席。欄杆合攏的“哢噠”聲,沉悶得像發令槍啞火。他微微抬起頭,渾濁的目光空洞地掃過旁聽席,掠過那條“廉潔辦賽”的標語,最終停留在審判席巨大的國徽上,嘴唇無聲地蠕動了一下,隨即又深深地垂下頭,盯著自己腳上那雙恥辱的拖鞋。
旁聽席角落,一個穿著洗得發白、印著某中超俱樂部已降級解散)舊款訓練服的中年男人,下意識地挺直了佝僂的背。他是老趙,當年那支俱樂部的後勤主管。此刻,他粗糙的手掌在膝蓋上反複摩挲,仿佛上麵還殘留著為“主場遷移”而連夜鏟草皮、換地標的泥土和汗水。他看著杜兆才腳下那雙拖鞋,喉結艱難地滾動了一下。
公訴人的聲音平直、精準,如同冰冷的計時器,宣讀著一段漫長而肮臟的跑道記錄:
“被告人杜兆才,2012年至2022年期間,利用擔任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局長助理、副局長,中國足球協會黨委書記、副主席等職務上的便利,以及職權、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相關單位和個人在賽事承辦、人事安排、球員轉會、俱樂部主場遷移審批等事項上謀取利益……”
幕布亮起。沒有聊天記錄,沒有錄音,沒有u盤。首先出現的,是一份份格式嚴謹、印著不同單位紅頭的審批文件掃描件,上麵均有一個龍飛鳳舞的“杜”字簽名。
“2016年,中超‘天海俱樂部’為獲得某重點城市新主場審批及政策傾斜,通過中間人向杜兆才請托。杜兆才利用其在中國足協及總局的影響力,違規加快審批流程,並在相關協調會議上施加影響。事成後,俱樂部實際控製人以‘賽事谘詢費’名義,經中間人向杜兆才指定賬戶轉入人民幣1200萬元。”
畫麵切換。一份足協內部簽報文件被放大:
《關於天海俱樂部主場遷移至x市有關情況的請示》
處理意見欄:“擬同意。請杜局閱示。”
批示欄:一個遒勁的“杜”字,旁邊是日期。
緊接著,是一張航拍圖對比:一片雜草叢生的待開發荒地,與一年後落成的現代化專業足球場。巨大的變遷下,是1200萬的權錢交易。
“2018年,某南方省份體育局官員張某另案處理)為謀求職務晉升,通過杜兆才老部下牽線搭橋,在杜兆才赴該省‘調研’期間,以‘土特產’名義贈送現金人民幣200萬元及價值80萬元的玉石擺件。後杜兆才在總局相關人事會議上對張某予以推薦。”
“2020年,某知名體育經紀公司為促成一名外籍球星轉會至中超豪門‘泰山俱樂部’,請托杜兆才在‘特殊人才引進’政策適用及國際轉會證明協調上提供幫助。杜兆才授意足協相關部門‘特事特辦’,並親自向國際足聯相關人士‘溝通’。事後,經紀公司以‘傭金分成’名義支付杜兆才好處費折合人民幣800萬元。”
一筆筆,一項項,時間橫跨十年!金額從百萬到千萬!從一座球場的非法拔地而起,到一個官員的違規擢升,再到一筆天價轉會的暗箱操作!公訴詞像一把精準的手術刀,沿著權力的肌理,將那些隱藏在“發展體育事業”、“引進高水平人才”、“優化賽事布局”光鮮口號下的腐敗膿瘡,一一挑破,膿血淋漓!
杜兆才的頭垂得更低了,汗水沿著他鬆弛的下頜滴落在黃馬褂的前襟,洇開深色的圓點。他粗壯的手指死死摳住被告席的金屬欄杆,指節因用力而發白,仿佛那是最後的支撐點。那曾經在主席台上揮斥方遒的氣勢,徹底消散,隻剩下一個被抽空了所有精氣神的龐大軀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旁聽席的老趙,看著幕布上那座嶄新的、他曾參與前期土地平整卻被莫名踢出項目的球場航拍圖,眼中一片死灰。他想起了那個為了保住俱樂部主場資格而四處求告無門、最終解散降級的冬天。
辯護律師的聲音帶著一種程式化的疲憊:
“審判長、審判員……我的當事人杜兆才……對所犯罪行供認不諱……認罪態度誠懇……在調查期間,主動交代了監察機關尚未掌握的部分受賄事實……積極配合退繳了全部贓款贓物及孳息……有顯著的悔罪表現……懇請法庭……考慮其多年在體育戰線的工作……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以及其身體狀況……予以從寬處罰……”
“苦勞?”公訴人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雷霆般的憤怒和穿透靈魂的拷問,“看看他這十年都做了什麼‘勞’?”
幕布再次切換!這一次,是三組對比強烈的畫麵:
第一組:破敗的縣體育場,塑膠跑道開裂,孩子們在塵土飛揚的土場上踢著漏氣的皮球天海俱樂部那座由腐敗催生的、燈光璀璨的現代化專業球場;
第二組:基層教練員遞交多年、石沉大海的優秀青訓苗子推薦信那份由杜兆才親筆批示“擬同意”的天價外援轉會協調簽報;
第三組:埋頭苦乾、業務精湛卻晉升無門的技術乾部檔案照那個通過“土特產”獲得杜兆才“推薦”的官員張某的任命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