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京推開訓練基地的落地窗,五月的海風裹挾著鹹濕和一絲未褪儘的暑氣撲麵而來。遠處,泉州灣的海麵在晨光下泛著碎金般的光澤。他深吸一口氣,空氣裡不再有蘇格蘭高地那濕冷刺骨的鐵鏽味,取而代之的是南方沿海城市特有的、混合著海腥與亞熱帶植物蓬勃生機的氣息。
“南哥,早!”一個帶著濃重閩南腔調的年輕聲音在身後響起。是林海,來自晉江安海鎮一個普通漁村的二十歲小夥,黝黑精瘦,眼神裡有著未經世故打磨的銳利和一絲麵對偶像的緊張。他是“閩超”聯賽海選時被挖掘出來的“草根球王”,腳下技術花哨得能在村口曬穀場把三五個壯漢晃得找不著北,但戰術意識幾乎為零。
“早,阿海。”江南京轉過身,笑了笑,目光落在林海那雙洗得發白、甚至有點開膠的舊球鞋上,“新鞋還沒到?”
“快了快了,村委陳伯說這次比賽鎮裡讚助!”林海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帶著點樸實的驕傲,“南哥,今天練啥?還練那個‘越位線’?跟畫符似的,太難記了!”
江南京拍拍他的肩,看向遠處球場上已經開始熱身、水平參差不齊的隊友們。這裡有像林海這樣從“村超”、“鎮超”海選殺出來的野路子天才;有在本地企業隊踢了半輩子“養生球”的老球皮;還有幾個剛從解散的低級彆職業梯隊下來、眼神裡帶著迷茫的年輕人。這就是他執教的“泉州港務”隊,也是“閩超”聯賽福建省足球超級聯賽)試圖粘合起的“草根”與“準職業”的縮影。
“閩超”,這個由福建省體育局全力推動、旨在打通足球血脈的新生聯賽,核心目標清晰而艱巨:搭建全省最高水平競賽平台,連接最底層的草根足球土壤與通往職業中冠)的橋梁,最終撬動整個福建足球水平的提升和足球氛圍的燎原之火。江南京脫下蘇超戰袍,選擇執起家鄉這支“雜牌軍”的教鞭,正是被這個宏大的構想所點燃。
福州,福建省奧體中心。閩超聯賽揭幕戰,泉州港務vs廈門遠航。
能容納三萬人的體育場隻稀稀拉拉坐了不到三分之一。沒有蘇超那種震耳欲聾的聲浪,隻有零星的助威棒敲擊聲和帶著各地口音的加油聲此起彼伏。主席台上,省體育局領導和讚助商代表正襟危坐,臉上帶著期待與審視。
比賽開始不到十分鐘,泉州港務的“草根”屬性就暴露無遺。
“阿海!回防!你那邊空了!”江南京在場邊焦急地揮手。林海正沉浸在一個漂亮的馬賽回旋過掉對方邊後衛的喜悅中,對身後插上的廈門隊前鋒渾然不覺。對方一個簡單的二過一,林海負責的右路瞬間被打穿!
“看人!看人啊!”老門將,四十五歲的“港務碼頭老炮”老吳,氣得在門前直跳腳,他那帶著濃重莆田腔的怒吼在空曠的球場裡格外清晰,“後生仔,踢球用點腦!不是曬穀場耍把式!”
話音未落,廈門隊前鋒冷靜推射遠角!01!
林海懊惱地狠狠捶了一下草皮。看台上傳來幾聲善意的哄笑和幾句閩南語點評:“後生仔有腳法冇腦殼!”“丟球就丟球,莫捶地,地係無辜噶!彆捶地,地是無辜的)”
江南京沒有咆哮。他走到場邊,對著垂頭喪氣的林海和有些慌亂的後防線,用力拍手,聲音沉穩:“穩住!按訓練來!阿海,記住你的位置!老吳,喊起來!用你們自己的方式!”
他需要時間。需要把這些散落的“星”聚攏成“強”。
中場休息的更衣室裡,氣氛有些壓抑。老吳還在絮叨著林海的冒失,林海梗著脖子不服氣,幾個前梯隊下來的年輕人則沉默著,眼神遊離。
江南京沒看戰術板,他走到更衣室中央,目光掃過每一張臉:“知道外麵的人怎麼看我們嗎?‘泉州雜牌軍’,‘草台班子’,‘陪太子讀書’!”
他頓了頓,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穿透力:“‘閩超’為什麼搞起來?就是要給福建踢球的人一個像樣的舞台!給像阿海這樣有天賦但沒機會的草根一個盼頭!給像你們幾個他指了指前梯隊的球員)暫時掉隊的年輕人一條回來的路!也給老吳這樣踢了一輩子‘野球’的老家夥一個證明自己還能戰的地方!”
“我們腳下踢的,不隻是這場球!”他用力拍了拍胸前的隊徽,“我們踢的是整個福建足球的臉麵!是告訴全省那些還在泥巴地裡、在水泥場上踢球的孩子們——看,這條路,能通!”
“丟一個球算什麼?”他猛地提高音量,帶著蘇超生死戰中淬煉出的狠勁,“下半場,給我把‘泉州港’的硬氣打出來!阿海,用你的腳法給我衝!衝垮他們!老吳,給我吼!吼得整個奧體中心都聽見咱們福建人的聲音!其他人,位置!跑動!給我釘死他們!聽懂沒有?!”
“懂!”林海第一個吼了出來,眼睛通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乾他老姆!”老吳用最地道的莆田話表達了決心。
“是!教練!”年輕人們終於抬起了頭,眼神重新聚焦。
下半場,風雲突變。林海不再執著於炫技,他利用速度一次次衝擊廈門隊肋部。一次強行突破下底,在幾乎零角度的情況下,他用一個匪夷所思的腳後跟磕傳,把球送到了中路包抄的前梯隊球員小陳腳下!小陳一蹴而就!11!
“好球!阿海!好傳!”老吳在門前激動得像個孩子,莆田腔響徹雲霄,“小陳!犀利啊!”
看台上第一次爆發出屬於泉州港務的、真正熱烈的歡呼!“泉州!雄起!”“阿海!勁啊!”
雖然最終比賽以11收場,但泉州港務展現出的下半場鬥誌和潛力,讓主席台上的領導們頻頻點頭。賽後,省體育局負責足球項目的張處長特意走到江南京麵前,用力握住他的手:“江指導,踢得好!要的就是這股精氣神!‘閩超’的路還長,但今天這個頭,開得好!要讓全省看到希望!”
晉江,安海鎮某村燈光球場。福建省“村超”總決賽安海站。
這不是職業球場,隻是村裡用水泥硬化、架起簡易燈光的曬穀場改造的。四周沒有看台,村民們自帶小板凳、竹椅,甚至爬上周圍的矮牆、樹杈,裡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泄不通。空氣中彌漫著汗味、海風鹹味、炸醋肉和土筍凍的香氣。大功率音響放著震耳欲聾的閩南語神曲,解說員是村小學的語文老師,用帶著濃重口音的普通話和閩南語激情四溢地嘶吼。
“球進了!安海村隊!林海他阿弟!小林!虎父無犬子啊!漂亮!這球有他阿哥在閩超的幾分風範!”解說員激動得破音。
場上,一群曬得黝黑的漢子在簡陋的燈光下拚搶,技術粗糙但拚勁十足,每一次精彩過人、每一次飛身堵搶眼都能引來山呼海嘯般的叫好和口哨。林海作為特邀嘉賓,正坐在場邊簡陋的“嘉賓席”小板凳上,懷裡抱著一個五六歲、穿著不合身泉州港務球衣的小男孩——他最小的弟弟。小男孩興奮地揮舞著塑料充氣棒,奶聲奶氣地跟著人群喊:“安海!加油!”
江南京也在人群中,穿著便裝,毫不起眼。他看著這沸騰的草根足球盛宴,看著那些純粹為了熱愛和榮譽而拚搶的身影,看著林海眼中對弟弟流露出的溫柔和驕傲,心中激蕩。這就是“閩超”要紮根的土壤,是金字塔最堅實的底座!省裡推動“閩超”聯賽,就是要讓這些村、鎮、縣市的“星星之火”,看到一條向上燃燒、通往更大舞台的路徑!
“江指導!您也來啦!”村支書陳伯眼尖,擠了過來,手裡還端著一碗剛出鍋的土筍凍,熱情地塞給江南京,“嘗嘗!地道!多虧了省裡搞‘閩超’,還有你們這些球星回鄉帶動,現在村裡踢球的孩子多了去了!你看小林,天天嚷著要像他阿哥一樣進‘閩超’!”陳伯指著場上那個進球後正被隊友們拋起的少年,滿臉紅光。
“閩超”的目標之一——“帶動全省足球氛圍營造”,正在這最基層的土壤裡,悄然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