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山體育場的燈光熄滅又亮起
羅慕洛在黑暗中顛著看不見的球
“教練,你說虛無是創造的開始”
徐正源用韓語念著《無儘的儘頭》
“就像這本書說的——”
“我們總是在結束中開始”
巴西人突然把球踢向虛空
“那為什麼還要傳球?”
“因為”
“傳球本身就是意義”
成都的夜風裹著火鍋的麻與辣,鳳凰山專業足球場的更衣室卻飄著咖啡香。羅慕洛正在用摩卡壺煮第二杯濃縮咖啡,手腕上的紅繩隨著動作起伏——那是女兒用中國結編的,說是能“拴住好運”。
“兄弟們!”徐正源突然關掉燈光,投影儀在牆麵打出《無儘的儘頭》封麵,“知道為什麼我們總在70分鐘後失控嗎?”
黑暗中傳來費利佩的嘀咕:“因為體能不夠...”
“錯!”韓國教頭猛拍桌子,“因為你們太想要意義!”
羅慕洛用帶著巴西南部口音的中文問:“教練,意義是?”
“就是!”徐正源突然切換哲學模式,“該傳必傳,該射必射,活得像個算法!”
更衣室響起窸窣的笑聲。周定洋偷偷搜“足球現象學”。
這時隊醫衝進來:“奇跡!羅慕洛的跟腱磨損度達到37!”
全體隊員:“...”
“更奇跡的是!他傳球精準度反而提升21!”
巴西人愣住,下意識摸了摸右腿——那條經曆過三次手術的腿。
徐正源眼睛一亮:“對了!就是這個狀態!”
所有人懵逼。教練猛拍羅慕洛肩膀:“從現在起,你的每次疼痛都是對足球本質的探索!”
——
當晚對陣國安比賽,變成存在主義實驗場。
羅慕洛的傳球充滿形而上學意味:第11分鐘腳後跟妙寫詮釋“存在的偶然性”;第33分鐘外腳背直塞演示“自由的暈眩”;最離譜的是第51分鐘,他故意把單刀球踢飛後對鏡頭說:“這是加繆式的反抗!”
解說員崩潰了:“成都隊在搞哲學藝術節嗎?”
唯有韓國教練穩坐釣魚台——他正在讀《悲劇的誕生》。
轉機發生在第77分鐘。羅慕洛中場拿球,突然想起今早重讀的《無儘的儘頭》:“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在於尋找新風景,而在於擁有新眼睛。”
於是他開始舞蹈。連過三人後,麵對侯森,他想起書中那句:“門將是最後的虛無防禦者。”
挑射!球劃出荒誕弧線!10!
進球後羅慕洛掀起球衣,露出t恤上葡萄牙語:“avidaeaasvaeapena”生活荒誕,但值得經曆)。
全場寂靜後爆發出雷鳴掌聲。徐正源對助教說:“看到沒?這就是哲學足球!”
下半場徹底變成羅慕洛的個人哲學展演。
第83分鐘,他勺子點球——慶祝時模仿西西弗推石;
第89分鐘,他助攻費利佩破門——對著var鏡頭比出“存在先於本質”手勢;
最絕的是補時階段,他要求換下自己,理由是:“需要體驗被替代的荒誕性。”
國安隊員集體崩潰:“這還怎麼防?”
張稀哲苦笑:“防不住,根本防不住。”
賽後發布會,記者問徐正源戰術奧秘。
韓國人正色道:“足球不是科學,足球是詩學。”
羅慕洛補充:“我女兒說足球像她的積木。”
記者懵逼:“您女兒不是才三歲?”
“在遊戲毯上就在建構存在。”巴西人一臉嚴肅,“遺傳。”
——
奇跡就此開始。
接下來七輪,羅慕洛場場創造進球:對海港演繹“他人即地獄”助攻帽子戲法);對泰山演示“此在的本真性”絕殺後拒絕慶祝);最離譜的是對浙江,他助攻後現場開講《論自由意誌與傳球選擇的關係》!
社交媒體瘋傳羅慕洛定理:
傳球=對可能的創造
跑位=對空間的征服
疼痛=對存在的確認
徐正源順勢推出“哲學化訓練”:
賽前朗讀《存在與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