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芯片風雲,訓練場驚現二次元波動
馮瀟霆覺得,自己這個“中超整活辦公室主任”,當得是越來越賽博朋克了。
前腳剛送走搞非遺木偶戲的江老爺子,後腳就被足協領導一個緊急電話召見。這次不是什麼紅頭文件,而是一份印著“絕密”字樣的技術方案——《基於新一代腦機接口技術的運動員競技狀態優化計劃》。
領導在全息投影會議裡,表情神秘得像掌握了國足衝出亞洲的終極秘籍:“小馮啊,這次不是整活,是科技賦能!看到國家隊上次輸給新加坡沒有?不是技術問題,是這裡!”領導指著自己的太陽穴,“關鍵時刻想法太多!我們需要一個能讓他們心無旁騖,發揮百分百實力的東西!”
馮瀟霆看著方案上那些“非侵入式神經反饋”、“潛意識激勵模塊”等術語,腦子裡閃過的全是《刀劍神域》裡茅場晶彥的微笑。他試探著問:“領導,您的意思是……給球員們腦子裡插個u盤,一鍵導入《梅西盤帶教程》還是《c羅射門指南》?”
“粗俗!”領導皺眉,“是植入一種先進的、無害的、微型的……嗯,輔助芯片!能在關鍵時刻給予球員正確的神經刺激,消除緊張,激發潛能!就像……”領導努力搜索著詞彙,“就像給他們加個‘絕對專注’的buff!”
馮瀟霆心裡嘀咕:“這聽著比木偶戲還玄乎。”但麵上隻能點頭:“明白,就是給球員們開個‘物理外掛’,還是官方認證的。”
芯片由一家名為“靈犀科技”的神秘公司提供,據說背景深不可測。首批試點選在了幾家青訓基礎好、教練班子開放的俱樂部。植入手術據說微創無痛,術後半天就能下床,球員們被告知這是“新型體能監測貼片”。
幾天後,效果初顯。上海海港隊的訓練場上,年輕邊鋒李聖龍在一次隊內對抗中,接球後突然做出一個極其花哨的“馬賽回旋”接“插花腳傳中”,動作流暢得像是被某個巴西球星附體。傳完球後,他自己都愣住了,看著自己的腳,喃喃道:“我剛才……腦子裡好像有個聲音說‘技能「幻影舞步」解鎖成功’?”
幾乎同時,山東泰山隊的訓練基地。高中鋒郭田雨在搶點訓練中,麵對來球,原本習慣性掄起的大腿忽然在空中有個極其細微的停頓調整,腳腕一抖,踢出一記詭異的搓射,直掛死角。守門員王大雷毫無反應。郭田雨撓著頭,對著跑來慶祝的隊友一臉懵:“怪了,我剛才好像看到球門上有個閃爍的‘弱點提示圈’……”
馮瀟霆在“整活辦公室”裡看著靈犀科技傳回來的數據報告和訓練視頻,摸著下巴,眼神發亮:“有點意思啊。這芯片……難不成真能讀取球員的潛力,並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比如遊戲術語)激發出來?”
第二卷:技能覺醒,綠茵場上的真人版實況足球
聯賽重燃戰火,植入芯片的球員們開始在各隊嶄露頭角。最初的“貼片”說法再也瞞不住,神通廣大的媒體和球迷很快挖出了“腦機接口”這個勁爆詞彙。“中超球員被植入芯片”瞬間引爆全網,話題閱讀量直奔十億。
質疑聲鋪天蓋地:
“這是踢球還是搞人體實驗?”
“建議改名‘中超鋼鐵聯賽’!”
“完了,以後評價球員不看身價看芯片版本號了!”
但隨著比賽進行,畫風逐漸從科幻驚悚轉向了……熱血動漫。
北京國安對陣成都蓉城的比賽。國安中場張源在一次拚搶中,原本並不以防守見長的他,突然一個精準迅猛的下地滑鏟,將球乾淨利落地破壞出邊線。動作之標準,時機之刁鑽,引得解說驚呼:“這鏟球!有當年維埃拉的味道!”
與此同時,現場大屏幕下方的信息欄原本顯示球員姓名號碼),鬼使神差地閃過一行小字,雖然迅速被切掉,但還是被眼尖的觀眾捕捉並錄屏:
【國安22號張源領悟防守技「不動明王鏟」!熟練度+1】
全網炸鍋:
“實錘了!真·技能係統!”
“不動明王?這芯片程序員是個老二刺猿了吧!”
“建議下次顯示技能冷卻時間!”
這還沒完。下一輪,上海申花對陣河南嵩山龍門。申花隊的混血邊後衛晏新力,在一次反擊中沿著右路狂飆突進。就在對方後衛以為他要下底傳中時,晏新力突然一個極其逼真的踩單車變向,緊接著腳後跟將球磕向斜後方,自己加速前插,完成了一次精彩的“撞牆式二過一”。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
這次,信息欄閃爍得更快,但依舊被破解:
【申花2號晏新力連攜技「風翼雷閃」發動!與隊友默契度提升!】
“風翼雷閃?!這名字中二度爆表了!”
“芯片:想不到吧,我還有合體技!”
“這比賽看得,跟追新番似的,每周都在等球員解鎖新技能!”
最離譜的是天津津門虎的門將方鏡淇。在一次麵對單刀時,他棄門出擊,眼看對方前鋒就要挑射,方鏡淇卻突然放棄常規撲救動作,站在原地,雙臂展開,眼神銳利。說時遲那時快,對方前鋒的挑射居然真的……稍微高出了橫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賽後,有技術流球迷通過唇語解讀和高速攝像機回放分析,在方鏡淇展開雙臂的瞬間,他似乎在低聲念叨什麼,口型疑似是:“領域展開……「諸邪退散」?”
雖然沒有任何官方提示,但“方鏡淇疑似領悟結界類技能”的梗圖已經傳遍了網絡。
馮瀟霆看著這些報道,笑得直拍桌子。他打電話給靈犀科技的技術負責人:“王工,你們這芯片……還內置了技能命名模塊?這文案水平,沒十年動漫宅齡寫不出來啊!”
電話那頭傳來一個略帶靦腆的年輕聲音:“馮主任過獎了……我們隻是覺得,用他們熟悉的語言體係,更能激發潛意識層麵的認同和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