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才看到,廠區的綠化,已經有了模樣,一看負責的勵森叔,趕緊過去打招呼。
“誌才啊,這裡再從洪堰那邊,移栽兩棵榕樹基本就好看了。”
楊勵森指著兩處,挖好的孔洞說。
“嗯,勵森叔,有可能廠子會上,華夏的電視台,這邊您多操心。”
“廠裡的名氣很越大,我們企業賺得就多,家族以後有錢,也就好發展了。”他說道。
勵森叔表示會儘力做好。
這時,聞訊趕來的大叔公、他爸及部分宗親會成員都到了。
大家又一起坐在了會議室。
“誌才,我把生產的情況和你說下。”大叔公道。
“蒸胚和包餅兩個環節,我們經過實驗,可以做到3斤菜籽,出1.2斤油,加入花生、芝麻油後油煙有點黑,但味道很不錯。”
楊誌才知道,能出1斤是常態,多出二兩,那就是高產了!
“你說熱量達標,這蒸餅得乾一點,大約出1.1斤的樣子,加多一點芝麻,花生油,就是最好的,各項指標都不錯的。”大叔公說。
“最好的一斤和普通的成本,大概是多少?”他問。
“普通的3元,最好的3.4元,大概。”他父親答道。
他想,如果按五斤裝計算,外包裝用瓦楞紙箱,就打5毛,塑料瓶和包裝紙3毛不到,那麼每斤成本在3.163.6元。
售價4.54.8元可以很好完成,稅前還是有30以上,心裡便有了數。
“大叔公,那木桶裝置,怎麼樣了?”他問。
“這個不用擔心,你誌懷哥幾個人已經做好了九個木桶,全是榫卯結構,牢靠;現在做桐油密封的工序,很快就可以安裝用上了。”
“那蓋板和樓梯等細節呢,大叔公?”
“有你為先盯著呢,出不了問題,都會弄好的。”
桶是直徑2.4米,高3.8米的,裝滿的話,有3萬斤的容量;9個桶,今年能運行的很好
楊誌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想到,馬上天熱了,得搞個夏季廠服才行,“叔公,目前人員構成,是啥情況?”
“我們族裡有個退伍小孩,能開車,10條線全乾,估計人員在38人,加上管理、門衛等,得有50人。”
“篩選、蒸餅都可以用女人乾,加上裝瓶,能有12位,大概這個情況。”大叔公說道。
楊誌才明白了,直接給蘇子民打過去,“子民,忙嗎?”
“不忙,有啥事兒?”
“你幫我發120套淺黃色體恤和黑色短褲,按1.7米的身高,女的30套,顏色相近即可。”
“地址我稍晚發給你,多少錢我讓蔣蔓轉,嗯,拜拜!”
幾句話後,廠服搞定,隻需要新豐廠,搞個名字、徽記絲印上即可。
這才對楊勵廣說,“爸,你安排人把叔公們、宗親會成員通知到位,今晚在我家吃飯,我有事情要說。”
估計是大事,剛過來的勵兵叔,主動擔起了責任,騎著車就走。
他趕緊告訴說,“勵兵叔,讓白河、洪堰的族老不用擔心,晚上我開車送他們。”
又坐下開會,知道一個作坊,兩個班,不間斷地一天有1000斤的產量,還是感到滿意。
“我們的族人是有限的,未來這10畝地都是廠房,請你們一定要搞好關係,後麵還有許多事得用人,會不夠的。”
他說道。
在座很多人都聽明白了,就是相互善待,後麵工作機會還有。
看蔣蔓還在做賬,給父親說,到鎮上買點菜,就回去。
從後排拆了煙,給他拿了兩包,讓他散,這才開車。
和大姐一塊去鎮上買了10斤肉,涼鹵菜,還有小菜等,幸好提走兩件酒,否則都裝不下了。
又卸了零食和楊思穎的新衣服,車後排才能坐人。
把二姐要回來的消息告訴她,這才開車離開。
雖然還沒搞完,知道要回去幫忙做飯,蔣蔓說晚上再搞,立馬收拾起東西。
這幾天隻是實驗開工,所以人員不多,安排了值守人員,大家走人。
楊誌才請大叔公在副駕駛,蔣蔓抱著東西,和父親勉強後排坐下。
聽說他馬上還要買車,大叔公在車內感歎,“我父親當年也沒你這樣掙錢的,後生可畏啊!”
他開得慢,奈何路太短,不到10分鐘就到家了,剛好碰上誌福哥和嫂子,幫忙把酒、菜、其他東西拿完,每個人都滿滿當當的。
進了院子,蔣蔓掛著圍裙就上廚房了,家裡兩張桌子,又在隔壁六叔、七叔家搬來兩張,他估計今天得有四桌人吃飯。
因為還把楊誌江、楊誌良和他姐都叫上的。
六點多的樣子,陸陸續續,族老和叔伯兄弟都來了,一時熱鬨非凡。
廚房裡也是添了幾個幫工,大家喝著水,互致問候。
楊誌才看父親已經把煙散完,這才開口說話。
“各位叔公、叔伯、兄弟姐妹,今天請大家來,是有事和大家說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後天就是端午節了,族中的粽子、皮蛋、白糖準備好了沒?”
楊勵兵大話,“誌才,叔公已經安排了,明天我收攤後,就去采買,不會誤事的。”
“第二個,就是重點了,百塔糧油還沒生產,已經有很多單位訂單了,我估計今年銷售會很好。”
“計劃賣100萬斤,售價估計在4.54.8元左右,大家覺得可以掙多少錢?”他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