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硯驚醒後,手指無意識滑動鼠標,把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調到10萬倍分辨率0.8n),突然發現螺旋結構的縫隙裡,藏著直徑約200n的藍色光點——波長的藍光屬於熒光光譜的藍光波段),降到20c又暗下去,像被溫度控製的微型燈泡。
深潛器機械師李偉上周參與打撈裝置時,右手被裝置外殼的銳邊劃傷過;當時傷口深約2毫米,流血量約5,軍醫用聚維酮碘濃度10)消毒後,用pga材質的可吸收縫合線線徑0.2)縫了兩針。,像條細細的蚯蚓。他在宿舍補覺時,意識裡突然響起“涅盤協議,等待指令”,驚醒後發現右手疤痕在發燙——
用紅外測溫儀測了三次,溫度分彆是37.9c、38.1c、38.0c,平均38c,比腋下體溫36.8c)高1.2c,摸起來像貼了塊剛暖熱的暖寶寶溫度約40c),卻不覺得疼,隻有輕微的酥麻感順著疤痕往手腕蔓延,蔓延速度約1分鐘。dedev4.2”解碼軟件篩選完東海的電子信號——她連續工作了18小時,篩選了條脈衝信號其中327條頻率在2.02.5ghz之間);
有一段1.2秒的異常信號頻率2.4ghz,振幅0.3v),當時因為東海有台風風力8級,風速18s),信號塔出現波動,她便標了“無效”。
可她在值班室趴桌休息時,不僅聽到了“哨兵已激活”,還清晰“看到”一串16位的二進製代碼0)。
她驚醒後立刻打開電腦,把代碼輸進解碼軟件解碼耗時0.8秒),結果顯示是“子體喚醒序列:α1”;
這段代碼,正是從那段被忽略的1.2秒脈衝信號裡解出來的,信號的信噪比為15db,比常規信號高5db。
“四名接收者,崗位毫無交集,但都接觸過東海事件的核心。”
陸衍之把四份報告拍在會議桌上,a4紙碰撞的聲音70db)打破了寂靜,他對著迅速集結的8名核心成員說,“龍王是打撈現場親曆者,距離裝置最近時僅1.5米;
陳硯處理了裝置關聯的微生物樣本樣本編號ds2024037);李偉有過物理接觸,傷口還殘留裝置的金屬碎屑經能譜分析含鈦65、鋁20、未知元素15);
趙玥分析過裝置相關的電子信號——這不是隨機篩選,是精準的‘標記’。它在找所有‘碰過’它的人,而且隻找這些人。”
半小時後,四名接收者被“黑箱車”接進實驗室。
他們穿著白色全封閉防護服材質為ptfe複合麵料,防水等級ip68),麵罩上貼著防霧膜透光率95),依次走進檢測艙——ri)檢測,機器發出“哐當哐當”的運轉聲頻率1.5hz),屏幕上顯示四人的大腦海馬體和前額葉皮層沒有任何病變,灰質密度甚至比普通軍人還高:3軍人平均0.77g3),陳硯的前額葉皮層灰質密度0.79g3女性軍人平均0.74g3);
接著是生理指標監測,心率變異率hrv)穩定在5568s正常成年人20150s,這個數值說明輕度應激但未過度),皮質醇水平1822μgd淩晨34點正常範圍1525μgd,仍在合理區間);pi),包含566道題其中效度量表4個,臨床量表10個),結果顯示四人都有輕度“感知特異性增強”——
比如能聽到18hz的次聲波普通成年人下限20hz),能分辨出0.1c的溫度差普通成年人閾值0.5c);
但沒有任何妄想或幻覺傾向,和“海龍”小隊失聯前最後一次檢測結果)如出一轍。
“那感覺很奇怪,不是聽到的,是‘知道’的。”
龍王坐在隔離室裡,對著單向玻璃後的陸衍之說,手指無意識摩挲著太陽穴那裡的麻痹感還沒消退,範圍約2x2);
“就像你突然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天,不需要有人告訴你,也不需要看日曆,那個信息就直接‘存在’在腦子裡。而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總覺得有東西跟著我,不是看得見的影子,是種‘連接感’,像手機連了ifi信號強度65db),就算沒打開任何軟件,也能感覺到信號就在那裡,斷不了。”
“它沒要我們做任何事,隻是說‘等待指令’。”
陳硯推了推防護服裡的樹脂眼鏡度數3.00d),聲音有些發顫——她平時是團隊裡最冷靜的人,去年解剖深海未知環節動物時,連手都沒抖過;
此刻卻攥緊了衣角手指用力導致指節發白,血液循環暫時受阻),“我醒來後去看那些微生物樣本,突然覺得它們的螺旋結構很眼熟——
像剛才聽到的‘涅盤’兩個字的筆畫,‘涅’字的三點水,弧度是120°,和螺旋的曲率1r=0.081)幾乎一模一樣;
‘盤’字的下半部分,繞的圈數是3圈,和微生物的螺旋圈數正好對應。我還試了把培養箱溫度升到30c,那些藍色光點就亮了一點,降到20c又暗下去,好像和溫度成正相關。”的黑色馬克筆在白板上畫圈,筆尖劃過白板的聲音55d國的‘深海獵手’文件裡隻提過‘子體激活’‘能量共鳴’,從沒見過‘涅盤’。
這個詞源自梵語‘???????’,原意是‘滅儘煩惱,超脫生死’,但放在這裡……會不會是‘先毀滅,再新生’的意思?
比如毀掉現有的深海能量平衡目前全球深海能量總儲量約1.2x1022焦耳),再建立新的平衡?
或者‘涅盤’是個兩階段協議:第一階段激活‘哨兵’就是這四位),第二階段等待某個觸發條件比如裝置與南海節點相遇)?”
恐懼像實驗室裡的低溫霧氣溫度18c,濕度45),悄無聲息地蔓延。坐在角落的安全專員老周從事安全防護12年,處理過3次涉密事件)小聲議論:
“能直接跟大腦對話,還能定位特定的人,這技術我們連理論都沒有——現在連它是‘什麼’都不知道:是外星文明距離地球最近的類地行星也有4.2光年)?
還是深海未知生物目前人類僅探索了5的深海)?
甚至是某種暗能量體暗能量占宇宙總質量的68)?”
旁邊的地質學家李教授研究深海地質30年,發表過27篇核心論文)也皺著眉:“萬一它的‘指令’是讓這些接收者做壞事呢?
比如破壞實驗室的屏蔽係統屏蔽係統的核心是10台大功率電磁乾擾器),或者把裝置帶出基地?他們現在就像帶了‘信號接收器’,誰知道會不會被‘遠程操控’——國就報道過用腦機接口操控動物的實驗,操控精度能達到80。”
陸衍之沒說話,隻是盯著白板上“四名接收者”的名單字體是宋體,字號3號),手指無意識敲擊桌麵頻率1.2hz)——
他在想“海龍”小隊的事,當時小隊5人裡,有2人出現過類似的“感知增強”能聽到22hz的次聲波),但沒收到明確指令,3天後就失聯了,至今沒找到殘骸。
現在這四人收到了指令,或許是個機會——一個弄清楚“它”到底想要什麼的機會,就像在漆黑的深海裡,終於看到了一點微光亮度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