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過平樂苑軍營的木柵欄,灑在曬得發黃的校場上。
空氣中還飄著淡淡的草屑與兵器鐵鏽味。
何方帶著何玄、何寶和何林等人,剛踏入營門,便見一隊隊士卒已列成整齊的方陣。
玄色勁裝外罩著輕便皮甲,手中的長矛大戟舉起。
一個個麵容黢黑,比數月前剛從南陽調來時有了肅整的模樣。
何冰身著假侯服飾,快步從方陣前迎上來,雙手抱拳躬身:“屬下何冰,參見軍侯!
四百零九名士卒已集合完畢,特向你稟告人員去留情況。”
何方點頭,走到校場邊的高台上,目光掃過下方的士卒。
有人眼神堅定,緊握著長矛;也有人神色猶豫,時不時望向營門外,顯然是念著家鄉。
他收回目光,對何冰道:“說吧,具體情況?”
“是。”
何冰展開手中的竹簡:“四百零九人中。
有一百六十六人請求返鄉,一百二十四人願留下來從軍,還有一百一十九人想在雒陽尋份活計,不願再當兵。”
“返鄉的竟有這麼多?”
何方眉頭微蹙,他雖早有預料,卻沒想到有這麼多。
不過也好......
何冰連忙解釋:“這些弟兄多是家中有妻兒老小的,當初離鄉時本就不舍,如今出來數月,戀念故土也是常情。
其實最早想返鄉的有三百多人。
昨日津口之事傳開後,弟兄們私下裡議論,說軍侯得大將軍看重,又肯護著流民,跟著你有奔頭,才有不少人改了主意。”
他頓了頓,語氣帶了點坦誠:“說句實在話,弟兄們當初來雒陽,多是聽說能沾大將軍的光。
想當個管事、謀點輕省差事,誰曾想是來當兵吃苦的?
前陣子操練緊,人心本就躁動,屬下也是借了何玄兄弟的話,才勉強穩住大家。”
“何玄說什麼了?”
何方好奇問道。
何冰複述道:“操練的第一天,便有人要造反,何玄兄弟跟大家說,‘大將軍把某等從南陽拽到雒陽。怎麼可能把某等當螻蛄,他不怕家裡祠堂被人潑糞?......’
弟兄們一聽,覺得在理,才稍稍安了心。”
何方聽得神色古怪,這話分明是他當初跟何玄說的。
這小子是一字不差地學了去。
當然,也是因為這段話,何玄這個什長才能升任隊率。
而何方也借著這個事,能從小兵升到什長。
何玄站在一邊,神色不改。
何方假裝沉吟片刻,對何冰道:“想返鄉的,不攔著。
這些人雖練了幾個月,可心思不在軍營,強行留下,反倒會拖累隊伍戰鬥力。
我之前許諾過,願意回家的,每人再給三個月的錢糧。
你讓人儘快清點分發,讓他們自行選擇幾人帶隊,再行報到大將軍府兵曹處討要名傳等物......”
“遵令!”
何冰有些意外。
他本以為何方會勸留,沒想到如此乾脆。
那三個月是多發的,相當於領三個月的遣散費。
“那一百一十九個想在雒陽找活計的,就交給何寶和何林......都是鄉裡鄉親的,錢糧可以比其他人高一些,但也要勤勉肯乾。
若是偷奸耍滑,休怪不念鄉情。”
何方繼續安排,這也是何方帶何寶和何林來的原因。
目前何寶主要在津口,而何林主要在西市。
之前何方便要兩人盤下不少商賈鋪坊,正是用人之際,如此一來,正要安置這些人。
“軍侯考慮得周全!”
何冰和何寶何林連忙應下。
這樣既安置了人,又能為添些產業,還能收集消息,一舉三得。
隨後何方開始安排何玄帶著願意從軍的士卒。
接下來他對軍中編製要做一定的修整。
剩下的這一百二十四人,正式編入曲部。
目前的編製:十人為一什,什長兼著一個伍長的差事,實際上一什依舊是十人;
五十人為一隊,設一名隊率,專門小旗指揮,不兼職,算上隊率,一隊實則五十一?;
一百人為一屯,設一名屯長,算上屯長,一屯實則一百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