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張純張舉叛亂_漢末職場,小兵迎娶何太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85章 張純張舉叛亂(1 / 2)

大將軍府的議事堂內,群英薈萃。

堂中擺滿案幾,大將軍府的府官悉數到場。

玄色服飾、銀甲戎裝交錯,氣氛肅穆。

何方身著武官服,脫了靴子,進入堂中。

甫一轉過屏風,便引來滿場目光。

按漢製,曲軍侯雖然是比六百石,但軍人地位偏低。

很明顯,沒有參與此等議事的資格。

不過,何進這次會議,早在堂中主位旁加了一張席位。

位置遠在在嫡長子何鹹之上。

何鹹坐在掾屬的位置中,見何方走來,眼底掠過一絲複雜。

數月前,這個家夥還隻算是他家的一個部曲家兵。

因為和他妻子尹姝的婢女小翠之間有矛盾,尹姝和他商議如何處置。

他聽後覺得此人挺有意思,便力主拉攏,把婢女小翠賜給對方為妾。

沒想到,短短數月的時間,對方一躍成為了曲軍侯。

曲軍侯沒什麼,關鍵在於阿翁何進對其頗為看重。

小翠......小翠嘴唇有點厚,讓何鹹頗為不喜,但現在想想,居然還有些回味。

改日找兩個婢女再換回來,或者換著玩......

但這個念頭隻在腦海中閃過,便被何鹹壓了下去。

他身邊小娘多,妾室都不怎麼顧得上,更遑論婢女了。

但何方這種底層上來的,目前還隻有一個妾室,一定頗為看重。

關鍵是看不透。

自己如此做,他若是喜歡倒也罷了,若是不喜,反倒以為自己折辱他,就得不償失了。

諸多心裡想法,並不耽誤他對何方拱手示意。

何方回禮。

快步上前,對著主位上的何進躬身行禮:“侄兒何方,參見伯父。”

何進抬手示意他入席,聲音帶著幾分威嚴卻不失溫和:“坐吧,今日議事關乎北疆安危。

你也聽聽,多學學。”

“唯!”

何方禮畢後,順著何進的指引坐在了對方的旁邊。

看到這一幕,堂中眾人皆暗自心驚。

他們之前還在討論,何進加的這個席位給誰,原本還以為是不是袁紹要來,誰知道竟是讓何方坐下。

而且,這話,哪裡是讓他“學學”,分明是把何方當作核心層來培養。

短暫的議論聲中,何進已經看向長史王謙。

王謙點點頭,拿起一份文書。

與此同時,何方也看過去,在觀察著王謙。

這人在雖然曆史上名聲不大,卻是正經的公族權勢)+經學學術)世家。

王謙的爺爺王龔官至太尉,父親王暢,官至司空,兩世三公,是為公族世家。

王龔的經學以《易》為宗,兼融諸經。

王暢繼承家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周易》研究推向深入,並通過教育實踐影響了漢末學術走向。

在荊州大興教育的劉表,是王暢的弟子。

說句通俗易懂的話,就是王家在學術上相當於世代是院士,同時在官場上,世代是正國級。

不過,到了王謙這一代,有點瘸腿。

經學上的成就一般,官職上也就做到了大將軍府的長史。

又因為不願意和何進聯姻,仕途也基本到頂了......

不過他雖然不咋樣,但生的兒子卻大放異彩。

碰到董卓亂政,李傕郭汜攻破長安時,大概率已經死去。

當時王謙的兒子王粲,隻有十六七歲,與族兄王凱、友人士孫萌一起到荊州去投奔他父親的師弟劉表。

後來,歸降曹操之後,官職最高做到比兩千石的侍中。

雖然在官位上沒能達到祖父和曾祖父的高度,但在學術,尤其是在文學上,達到空前的高度。

王粲不僅名列建安七子,而且是其中成就較大的一個,與曹植並稱“曹王”。

梁朝大文學評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才略》中讚譽王粲為“七子之冠冕”。

王粲死的時候,曹丕親率眾文士為其送葬。

為了寄托對王粲的眷戀之情,曹丕對王粲的生前好友們說:“仲宣平日最愛聽驢叫,讓我們學一次驢叫,為他送行吧!”

於是,一片驢鳴之聲響起。

這就是著名的驢鳴送葬......

然而兩年後,曹丕就因為魏諷謀反案處死了王粲的兩個兒子......

王粲其實和劉表還有個淵源,按曆史記載劉表原本打算把女兒嫁給王粲,但是嫌棄王粲長得醜,於是把女兒嫁給了王粲的族兄王凱。

這個在何方看來,就是明顯的春秋筆法。

劉表原本打算把女兒嫁給王粲,從邏輯的角度說,不可能是見都沒見,就有了這個打算。

而且劉表184年就在大將軍府裡和王謙共事,他被何進征為掾屬,很多人推測是袁紹走的關係,但從人情世故上來說,王謙推薦的可能性更大些。

畢竟劉表是王謙的師弟,當年也是王謙父親王暢的傑出弟子。

王暢擔任南陽太守的時候,十七歲的劉表就跟在王暢身邊,還和王暢有關於節儉和中庸的探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因為劉家也是山陽人,大概率兩家是世交。


最新小说: 奇門風水秘術大仙師 她的無聲警報 綜影視:念念不舍 魂穿呂布:貂蟬離間弑父?那是我親爹! 穿越明末爭霸大海 穿越三國,係統卻讓我當反賊 鑄運天秦 晉商風雲:蒲州王氏傳奇 在大唐苟活 重生開局90天賺十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