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得到這位將軍賞識,對他仕途必定大有幫助。
但想到對方莫名的殺意,蕭景有些猶豫。
不過轉念一想,若是拒絕,會讓盧正風難堪。這位大人待他不薄,人品也讓他敬佩。
罷了,既然來了,就為盧大人掙個麵子!
於是他從容道來,將三場考試的答題思路一一闡述。
尤其在論及“邊關防禦之策”時,他提出的“軍民結合”、“情報預警”等新穎見解,讓在座三人都露出驚訝之色。
顧炎和盧正風頻頻點頭,讚賞之色越來越濃。
吳有桂起初平靜聽著,後來不自覺地挺直了腰板,銳利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既有欣賞,又似乎藏著忌憚。
“妙啊!好一個‘明哨暗探,動靜結合’!”吳有桂撫掌讚歎,“蕭小友不是行伍出身,竟有如此見識,真是奇才!”
盧正風和顧炎聞言,臉上都露出自豪之色,仿佛蕭景是他們的得意門生。
隻有蕭景心中警鈴大作。對方眼中的讚賞和忌憚,都沒逃過他的感知。
隻是他實在想不通,初次見麵,這位將軍為何會對他產生殺意和忌憚?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蕭景打定主意:以後儘量遠離此人,最好永不相見。否則恐怕會有危險!
這時仆從來請眾人入席。宴席上,大家聊著家常和政事,但並未提及山海關軍情。
蕭景隻是靜靜聽著,很少插話。
盧正風和顧炎察覺到他的沉默,雖然不解,但也沒為難他。偶爾他們會詢問蕭景的看法,給足了他麵子,不曾冷落。
吳有桂對蕭景表現得既不熱情也不冷淡,似乎並沒有因為他的驚豔表現而另眼相看。這讓顧炎和盧正風眼中閃過一絲失望。
看到這一幕,蕭景忽然明白了:盧正風讓他結識吳有桂,不隻是簡單引見,恐怕還存了讓他入軍中建功的心思。
畢竟山海關軍情緊急,正是立功的好時機。
若是他那套策論得到驗證,就能立下軍功,仕途必將一帆風順。
但吳有桂的表現,明顯沒有招攬他入伍的意思。
盧正風和顧炎也不好再開口,畢竟他們和蕭景的交情還沒到那份上。
蕭景心中反而鬆了口氣——真要進了軍隊,以吳有桂對他的殺意,那才叫危險!
宴席持續了一個多時辰才結束。顧炎和盧正風讓蕭景稍候,兩人親自將吳有桂送出府門。
返回後,他們將蕭景帶到了顧炎的書房。
一進書房,兩人的神色都鄭重起來。他們分彆落座,目光落在蕭景身上。
盧正風率先開口:“蕭景,你可願拜入老夫門下,做我的弟子?有老夫為你鋪路,將來的仕途不敢說平步青雲,但也絕不會差!”
蕭景聞言,心中早有預料,卻仍不免猶豫。他其實並不想踏入官場,不僅因為不喜朝堂爭鬥,更擔心李懷謹的郡主身份會因此暴露。若李懷謹出事,他自己也性命難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