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裡,煙霧繚繞。
政務大領導指節分明的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著,發出沉悶而富有節奏的聲響。
許久,他拿起筆,在文件上批下兩個字。
同意。
一場秘密會議隨即召開。
總裝。
防務。
陸、海、空,五虎上將齊聚一堂。
會議的內容,簡單到隻有一項。
任命顧逸中校,為“金烏計劃”總負責人,兼總工程師。
軍部將無條件協調一切資源,為“金烏計劃”保駕護航。
整個計劃被列為最高保密等級。
除了在座的幾位核心領導與顧逸本人,無人知曉計劃的全貌。
下麵的人,隻需要執行命令。
不需要知道為什麼。
也不需要知道最終目的。
六月十五號。
夜色如墨。
一架又一架沒有任何標識的運輸機,悄無聲息地從各個軍用機場起飛,奔赴全國各地。
地質、氣象、地表、水文、土建、電網……
各個領域的頂級院士與專家,帶著他們的團隊,在睡夢中被叫醒,簽署保密協議,然後登上了飛機。
他們不知道要去哪裡。
也不知道具體任務是什麼。
隻知道,這是一項關乎國運的絕密任務。
從這一天起,海量的數據如同涓涓細流,從龍國的四麵八方彙集而來,最終流入顧逸麵前的數據庫中。
“金烏”的選址,開始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十座大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是為“金烏”。
選址的考量,極其嚴苛。
不僅要考慮到周邊的經濟發展需求,更要考慮到絕對的安全。
建堆地址,要求數十公裡內,不能有任何地殼斷裂帶活動跡象。
方圓數百公裡,不能有六級及以上的地震記錄。
同時,還要為龐大的物資運輸與後期維護,重新規劃道路建設。
這些繁雜到足以讓一個省的班子都焦頭爛額的協調工作,在軍部強大的執行力麵前,被一一擺平。
軍部核心領導親自坐鎮,為顧逸協調一切。
顧逸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待在研究院裡,處理那些彙集而來的數據。
他完全不需要為工程建設的任何事情分心。
他可以專注於自己的訓練,解析從“守護神”中獲取的更高階技術,以及……設計反應堆。
這一次的反應堆方案,顧逸集合了“靈樞”裝置與仿星體裝置的共同優點。
它既有前者的高效穩定,又兼具後者的約束可靠。
他決定直接建造大型反應堆。
雖然初始投入巨大,但從長遠來看,可以極大地減少後期的維護與建設成本。
六月底,第一處“金烏”選址敲定,反應堆設計圖紙同步完成,工程隊立刻進場動工。
七月底,其餘九處選址全部落定,設計圖紙悉數完成。
至此,十座“金烏”,在龍國廣袤的大地上,全麵動工。
工期,被定在了六個月。
目標是在春節前,全部建成,點火發電,並入國家電網。
在龐大的工程機器開始運轉的同時,顧逸又馬不停蹄地帶領項目組,開始了另一項技術的研發。
磁流體發電機組。
喜歡科技強軍:開局點出戰錘動力裝甲請大家收藏:()科技強軍:開局點出戰錘動力裝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