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孫祺被老媽盯得渾身不自在,趕緊扒完碗裡的餃子,躲進臥室繼續打電話。
看著兒子這副樣子,張晴用肘子碰了碰老孫,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臥室裡。
孫祺躺在床上,隨意和劉一非聊天。
“一月中旬你有空嗎?”
“怎麼,要出去嗎?”
“是我的電影首映禮,想請你一起來。”
“你和俞老師合作的那部?這麼快就完成了?”
“對,中影希望趕上今年賀歲檔的末班車,否則就要等到暑期檔了,所以進度特彆緊。”
“哦,明白了。”
“這次可不能再找理由推脫了。”
孫祺擔心劉一非像上次慶功宴那樣突然缺席,提前把話說清楚了。
“好吧,既然你這麼有誠意,我就勉為其難地跑一趟吧。”
求推薦,求月票,。
衷心感謝!
“賀歲片”這一概念最早由傳入內地。
上世紀80年代,正值電影的鼎盛時期,行業迅速發展。
每逢年末年初,眾多明星紛紛參與拍攝,有些甚至不計報酬,共同推出喜慶熱鬨的影片獻給觀眾。
這些影片多以“恭喜發財”、“家有喜事”、“福祿壽喜”等吉祥詞語命名,內容以家庭喜劇為主,通常以團圓結局收尾,初步奠定了華語賀歲片的風格。
在內地,由唐季禮執導、成龍主演的《紅番區》首次以“賀歲片”名義在全國上映,意外獲得高票房,當年僅排在施瓦辛格主演的好萊塢大片《真實的謊言》之後。
此後,成龍的賀歲片接連取得票房佳績,《警察故事4之簡單任務》更創下新紀錄。
自此,賀歲片作為一種獨特類型被觀眾接受,並逐漸形成“賀歲檔”這一重要市場節點。
隨後,真正意義上的內地賀歲片浪潮由馮小剛開啟。
《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手機》等優秀賀歲片陸續在賀歲檔上映,推動市場持續升溫,使賀歲檔成為國產大片的重要戰場。
回顧2007年的華語電影市場,在暑期檔末期上映的《無名之輩》給觀眾帶來驚喜,也讓年輕導演孫祺首次受到關注。
憑借該片一鳴驚人,孫祺進入億元票房導演行列。
《無名之輩》下映後不久,2007年賀歲檔正式拉開帷幕。
《》、《投名狀》、《集結號》等多部大片接連上映,再次掀起觀影熱潮。
三部影片票房分彆達到1.4億、2億和2.5億,為觀眾帶來一場場精彩視聽盛宴。
自張藝謀的《英雄》開啟華語電影商業化道路以來,從未有哪個階段像現在這樣,讓觀眾對華語電影充滿期待與熱情。
多家媒體在回顧2007年華語電影市場時,都使用了“裡程碑”一詞,認為這一年是華語電影蓄勢待發的起點,並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隨著2007年過去,備受期待的“奧運年”2008年正式到來。
賀歲檔的競爭逐漸平息,電影市場的賀歲檔也接近尾聲。
就在這個時候,一部影片再次引起媒體和觀眾的關注。
“由青年導演孫祺執導,著名演員俞非鴻主演的電影《假結婚》將於1月12日上映。”
“憑借《無名之輩》躋身‘億元俱樂部’的導演孫祺,其2008年首部作品定檔上映,引發廣泛關注。”
“華語電影賀歲檔即將結束,這場競爭異常激烈,導演孫祺攜都市愛情新片《假結婚》加入。
他能否延續之前的票房成功,觀眾拭目以待。”
“最終之戰,2007年賀歲片大戰誰將勝出,敬請期待最後一部影片《假結婚》。”
1月12日,帝都天際影城。
休息廳內,孫祺與俞非鴻正坐在一起交談。
“師姐,《愛有來生》今年補拍的時間定下來了嗎?”
“嗯,定在五月份。
大家都很給麵子,提前就把今年的檔期留給了我。
還得謝謝你,不然這部電影我可能真的要虧了。”
孫祺擺擺手說:“師姐彆這麼說,要不是你,我哪有機會參與這麼高水平的製作,整個劇組從導演到演員都是大腕,我這個新人導演真是過足了癮。”
俞非鴻輕笑一聲,對孫祺的話並不完全相信,覺得他在安慰自己。
“喲,都成億元票房導演了,還跟我說是新人,你是想暗示我嗎?”
“沒有,沒有,真沒有這個意思。”
孫祺連忙搖頭,生怕她多想。
俞非鴻看著他的反應,嘴角微微上揚。
孫祺顯然多慮了,她雖然在某些事上執著,但注意力隻集中在自己感興趣的事上,本質上並不是個事事都要爭強好勝的人。
比如電影《愛有來生》,她的出發點就和其他導演不同。
她隻想把心中故事搬上銀幕,觸動自己的心靈。
至於電影的票房、導演的名聲,她並不在意。
在這方麵,她活得自在,也有足夠的底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時,休息廳門口探進一個腦袋,偷偷往裡張望。
孫祺正好看到,抬手示意位置。
來的是“神仙姐姐”劉一非。
看到孫祺後,她立刻露出笑容,快步走過來。
“孫祺,俞老師。”
“哎呀,一非來了。”
俞非鴻見到劉一非,微微一笑,她很喜歡這個心思單純的姑娘。
就在兩人打招呼時,孫祺卻沒有回應,隻是歪著頭坐在沙發上,仔細打量著劉一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