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誰來主持_穿越大唐成小道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2章 誰來主持(1 / 2)

“還有件事得勞煩伯父,”陳睿斟酌著開口,“刻字的匠人得先練手,字的大小得統一,最好用現成的書做樣本,比如《三字經》,每個字都按同一尺寸刻,這樣排起來才齊整。使用得多的字要多備一些。我明日把字模的尺寸畫出來,送過來讓匠人照著做。”

張正堂立刻應下:“我那木工坊有位姓王的師傅,刻過幾年書版,最會拿捏字的大小肥瘦,讓他領頭準沒錯。尺寸圖你送來,我親自盯著他試刻幾個字。”

張正鶴走到書架前,取下一本泛黃的《倉頡篇》:“這是最古的識字書,字都簡單,讓匠人先刻這些常用字,既能練手,將來印啟蒙書也用得上。油墨我讓人去尋好的鬆煙和桐油,調得不好傷紙,調得太稠又印不勻,得讓製墨的老師傅跟著琢磨。”

陳睿補充道:“排版的木盤也得特製,四周裝上可調節的木楔,字排好後把楔子敲緊,就不容易晃動。我畫圖紙時一並畫上,讓木工坊照著做。”

張正鶴看著桌案上那兩排印章印出的字,忽然感慨:“想當年,我抄書抄得手指起繭,一套《論語》抄下來要耗好久功夫,如今有了這法子,怕是一日便能印出百套,這才是真正的‘惠民’啊。”

張正堂似乎也想起了抄書的日子,歎口氣:“我當年就是怕抄書,學問不成。若有現成的書,說不得我也能老個明經科。”

張正鶴擺擺手:“不提當年了,小九放心去忙你的事,活字的事和三字經的事有我們盯著。等字模刻出個模樣,我讓人去請你來看。”

陳睿回答道:“好!”

在正堂說完話,陳睿去書房和張子拓幾人討論了一下午的三字經。有了陳睿的框架,張子拓三人也填充得很快。句子很快就湊齊了,接下來就是進行文字的斟酌,張子拓說是不是可以拿到國子監去,請教夫子們讓他們修改一下。

陳睿去問了張正鶴。

陳睿到正堂時,張正鶴正對著那本《倉頡篇》批注,見他進來,便放下筆:“子拓他們想請國子監的夫子參詳?”

“是,”陳睿點頭,“他們說夫子們精於典籍,能讓字句更妥帖。”

張正鶴指尖在書頁上輕輕敲著,沉吟片刻:“可請,但得有分寸。隻說‘鄉間蒙學欲編一本淺近識字書,敢請夫子斧正’。”

他抬眼看向陳睿,“國子監裡世家出身的夫子不少,需得謹慎選擇。”

陳睿心領神會:“伯父考慮得周全。隻讓夫子們改字句,不說編纂的深意,免得節外生枝。”

“再者,”張正鶴補充道,“讓他們專找幾位常給寒門學子授課的夫子——比如教《小學》的李博士,他最懂蒙學,改的字定能貼近百姓;還有講《爾雅》的王夫子,考據嚴謹,能讓典故出處更準,又不會故作高深。”

陳睿應聲而去,回書房把這話傳給張子拓三人。

張子胄立刻道:“李博士曾說‘蒙書貴淺不貴深’,上次我請教夫子文章,他教我‘寧失之俚,毋失之晦’,正合咱們的意思。”

子墨也道:“王夫子去年給村塾捐過抄本,最見不得娃娃們無書可讀,定會儘心幫忙。”

當下便商定,由張子拓三人帶著書稿,明日一早去國子監拜訪兩位夫子。

陳睿又叮囑:“若是夫子問起編書的緣由,就說是‘見村童不識農事,故編此書包羅日用’,千萬彆提朝堂、世家半個字。”

張子胄性子直,撓頭道:“隻說村童?那咱們費這勁編得這麼細……”

“細處藏在字裡,”陳睿笑道,“‘稻麥菽,桑麻棉’是細,‘蔡文姬,通音律’也是細,夫子們看得出用心,卻不會多想。等書印出來,百姓自然能品出好處。”

次日,張子拓從國子監回來,帶回的書稿上添了不少朱筆批注。

李博士在“紡車轉,紗線長”旁批了“可加‘晝夜作,禦寒裳’,讓童稚知勞作之益”;王夫子則把“乃八音”改成“絲竹革,木石金,與土匏,乃八音”,注了“補全名目,更合《周禮》”。

“李博士說,這書前兩篇,已經改無可改,後麵四篇還需需‘字字有根,句句著典’,讓咱們編完了,定要再送給他看。”

陳睿看著批注,心裡踏實不少。這些夫子的修改,沒有添半句酸文,反而讓字句更貼生活,可見真正的學問,原是能放下身段的。

兩日後,王師傅刻的第一批字模刻好了。

陳睿與張正鶴、張正堂悄悄過去看時,隻見木盤裡排著“三字經乃啟蒙書”七個字,棗木字模泛著溫潤的光,筆畫深淺一致,大小勻整,刷上鬆煙墨往紙上一印,墨色清亮,比手抄的還顯精神。

“試排一句‘此三字經乃啟蒙書’。”張正鶴吩咐。

張正堂親自刷墨,印出的句子工工整整,換幾個字重排,“此啟蒙書乃三字經”又清晰呈現。

“好!”張正堂撫掌大笑,“這字模刻得比我預想的還好,王師傅手藝厲害!這個月加月錢一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師傅黝黑的臉上露出笑:“小的還不是照著東家的字刻的,把每個字都刻成了小指大小,邊角倒圓,既好排版,又不容易磕壞。”

陳睿拿起一個“書”字模,指腹摩挲著凸起的筆畫:“下一步刻常用字,‘的’‘了’‘不’等這些字,多刻幾十十個備用。油墨再調稠一點,現在的墨色水份稍重,印在紙上會透。”

“這字刻好了,我親自去給陛下彙報,說‘此乃村塾啟蒙之書,用新法治印,故呈陛下一觀’,不多說彆的,讓陛下自己品。”

日子一天天過去。

活字的字模在一天天增多,《三字經》的書稿也即將定稿。

幾日後。

甘露殿內檀香嫋嫋,李世民正批閱奏折,見陳睿捧著個木匣進來,放下朱筆笑道:“你這小機靈鬼,又帶什麼新奇物事來了?”

案上堆疊的奏章旁,放著一疊瑩白的紙張——正是上次陳睿送來的新竹紙。

“陛下。”陳睿躬身行禮,目光落在那疊紙上,笑著開口,“前幾日送的新竹紙,陛下用著還趁手?”

李世民回過頭,指尖在竹紙上輕輕拂過,紙頁發出細碎的聲響:“好得很。潔白細膩,吸墨不洇,比江南的宣紙更適合作日常奏報。朕已讓秘書省多訂些,往後翰林院抄錄文書,就用這個。”

“陛下滿意就好。”


最新小说: 天亮後不遇見 胡說!娘娘嬌弱多胎不是惡鬼 死後第八年,三個瘋批竹馬跪裙邊求訓 陰陽穩婆手劄 天子傳奇之我為紂王屠戮封神 蠱道無常 八零:易孕嬌女換親後,冷麵首長跪地哄 防火防盜防閨蜜,姐妹風雨荊棘路 重生七零軍嫂逆襲從醃醬開始 涅盤之焰:國風主播的榮耀複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