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商議_穿越大唐成小道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1章 商議(2 / 2)

“噢?還有啥事?你說。”張正鶴問到。

“”伯父你多拿幾個印信和一張紙,一盒印泥過來出來,我跟你詳細說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正鶴叫來仆役,去書房取了自己的印信盒和印泥過來擺在桌案上。

“兩位伯父請看!”陳睿把幾個印信沾好印泥,然後在手中一一排好,隨後雙手捧著在紙上按壓,一排字就印了下來。

“精鹽司監正張正鶴印。”這幾個字依次排列。

陳睿又重新選了印,把印粘了印泥,重新打亂排列,又印了一次。

“準張正鶴監正精鹽司。”又一排字出現。

“這是???咦!噢!!!”張正鶴先是疑惑,隨後驚訝。

隨即轉頭問張正堂:“二哥你看懂了沒?”

“那讓我來猜猜。”張正堂說。

張正堂湊近桌案,手指點著那兩排印出來的字,眼神漸漸發亮:“這印信是幾個字組,你把它們拆開重排,就能組成不同的句子?就像……就像搭磚塊,一塊一塊拚出不同的模樣?”

陳睿點頭:“正是。就像寫文章,字是現成的,排在一起就是句子。若是把所有常用字都做成這樣的印——哦,該叫‘活字’——要印什麼書,就把字一個個排起來,印完拆開,下次還能用。”

張正鶴猛地站起身,抓起一個印信翻來覆去地看,指腹摩挲著凸起的字邊:“雕版印書,一塊板刻一篇文,錯一個字就全廢了。這活字……錯了換一個就行!梨木、棗木都能刻,一套字能多少本書啊?又方便又快捷,還便宜!”他忽然轉向張正堂,聲音都有些發顫,“二哥你想,若是《三字經》能用這法子印,幾百本幾千本很快就能傳遍關中,寒門娃娃哪還用愁沒書讀?”

張正堂也反應過來,撫著胡須道:“不止是書!官府的文書、告示,哪樣不要抄錄幾十份?用這活字排好,刷上墨一印,半日就能出幾百張,比書吏抄得又快又齊整!”

陳睿補充道:“我試過用棗木刻字,質地硬、紋理細,刻出來的字清晰。排版時用木盤固定,刷墨用軟毛刷,印在宣紙上,字跡比手抄的工整。隻是字的大小得一般齊,排起來才平,還得按部首歸類收好,不然找字費功夫。”

張正鶴快步走到窗邊,望著外麵的街巷,忽然轉身道:“小九,這法子若是成了,比精鹽、水車更要緊!世家壟斷書籍,靠的就是抄書慢、雕版貴。這活字一出來,書能像水一樣流進尋常百姓家,世家還能攥住話語權嗎?這事要趕緊做!”

張正堂卻想得更細:“刻字得找巧匠,字的大小、深淺都得勻。還有那木盤,怎麼固定才不晃動?油墨也得調得正好,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這些都得慢慢試。”

“所以才找二位伯父商量。”陳睿道,“活字的事,比編書更需隱秘。先找幾個可靠的匠人,用棗木試刻常用字,比如‘之’‘乎’‘者’‘也’,還有《三字經》裡的字。等字刻好了去玻璃坊找幾間屋子,那邊有空地,正好能辟個小工坊,悄悄試印。”

張正堂重重點頭,抓起一個印信往紙上一按,看著清晰的字跡,眼裡閃著光:“這事我來安排。我那個抄書鋪有幾個抄書先生字寫得工整,手底下木工坊也有幾個雕刻師傅,手藝精,嘴也嚴。木料我讓人準備,最好的棗木、梨木,先備上百斤。”

陳睿又說,“伯父,您先讓雕刻師傅刻一段話的字,能打散重組成不同意思的,嗯,就刻'此三字經乃啟蒙書'這句。到時候我先演示給陛下看。”

“小九心思果然靈巧,此三字經乃啟蒙書,此乃啟蒙書三字經,此啟蒙書乃三字經,幾個字打亂了語境就有所變化。”

張正鶴忽然笑起來,“陛下總說‘開萬世太平’,太平的根,不就是讓百姓有飯吃、有書讀嗎?你這水車讓他們有飯吃,這活字讓他們有書讀,倒是把根給抓住了。”

張正堂取過紙筆,飛快記下“活字”“棗木”“匠人”幾個字:“我來管物料。等試成了,先印咱們的《三字經》,讓娃娃們手裡的書,都是這活字印的!”

張正鶴把印信小心收好,又說:“這事得瞞著,連那三個小子都先彆說。等成了形,再給他們個驚喜。”

他看向陳睿,語氣鄭重,“小九,你這心思,真是能通天接地。伯父支持你,這事定要成。”

喜歡穿越大唐成小道士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成小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