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勢?”李世民抬眉,饒有興致地看著他,“你想怎麼造?”
陳睿躬身道:“陛下可將這玻璃茶具賞賜給幾位國公與重臣,讓他們在宴飲時使用。長安城裡的貴戚最是追慕風雅,見重臣家用了這般透亮的物件,定然會好奇打聽。屆時放出消息,說此乃陛下親允、朝廷監造的‘禦品玻璃’,限量發售,不愁沒人追捧。”
“哈哈,你小子膽子現在是越來越大了!這是要借朕的勢賣東西?”李世民被他說得笑起來,指節輕叩案麵,“倒也不算壞主意。既顯了朝廷的體麵,又能讓你這玻璃儘早打開銷路,一舉兩得。”
李世民手指在輿圖邊緣輕輕一點,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你這主意妙。過幾天中秋宴本就是君臣同慶的日子,借著這由頭把玻璃器皿擺出來,既不顯得刻意,又能讓滿朝文武都瞧見這物件的好處。”
他轉過身,看著殿外,語氣裡帶著幾分期待:“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這三位老臣,素來受百官敬重,把玻璃器皿擺在他們案上,保管宴席散後,滿長安都得議論。至於夫人們那邊……”
李世民笑了笑:“皇後素來愛清雅,若是見了那些耳墜手鐲,定然喜歡。讓她賞賜給重臣夫人,一來顯了天家恩典,二來這些夫人們聚在一起,少不得互相品評,這玻璃的名聲,自然就傳出去了。”
他頓了頓,目光沉了沉,“隻是有一條,價錢得公道。尋常士族能買得起,卻也不能賤賣得讓市井無賴都能隨意糟蹋,失了分寸。”
“臣明白。”陳睿應道,“臣打算分三等定價:一等貢品供皇室與重臣,精益求精;二等售予士族富商,保證品相;三等略遜些,價格親民,讓小康之家也能用上。如此既能維持體麵,又能兼顧銷路,還能讓外邦之人知曉我大唐技藝遠超西域。”
李世民聽得連連點頭,將玻璃茶盞放回盒中:“就依你說的辦。貢品由內侍省采買,二等三等你自行售賣,隻是賬目需每月呈報,不可有欺瞞。”
“臣遵旨。”陳睿心裡徹底踏實下來,皇帝不僅允了工坊之事,連銷路與定價都細細叮囑,顯然是真把這玻璃工坊放在了心上。
陳睿躬身道:“陛下。臣這就回去準備,中秋前定能將物件備齊,保證每一件都剔透無垢,不辱沒禦賜之名。”
“嗯。”李世民頷首,“此事你多費心。對了,你做這玻璃就為了做器皿賣錢?還要朕派兵駐守工坊,賺錢用得著這麼大張旗鼓,朕可不太相信。”
陳睿直起身,拱手沉聲答道:“陛下慧眼如炬!售賣器皿不過是臣製作玻璃其中一條附加價值。賣來的銀錢能富國,作用不必說,臣真正的用意,是讓這玻璃技藝成為大唐的‘強軍之助’,助陛下開疆拓土、安邦定國!”
李世民眼神一凝,對於一個胸有大誌的帝王來說,開疆拓土,安邦定國太有誘惑力了,身體微微前傾:“哦?細細說來。”
“其一,可造超遠望敵鏡,臣稱其為千裡眼。”陳睿伸手在半空勾勒出鏡麵的形狀,“將玻璃反複打磨拋光,製成筒狀望遠鏡,架於邊關城樓、軍營哨塔,能看清數十裡外敵軍的營帳數量、陣型排布,甚至旗幟上的番號。如此一來,敵軍的行軍動向、偷襲意圖皆無所遁形,我軍可提前布防,以逸待勞,比依賴斥候探報更精準、更迅速,堪稱‘千裡眼’在世。也可製作小望遠鏡分發給斥候和中高級軍官,讓他們洞察敵軍動向。”
“其二,可做精準瞄準鏡。”陳睿繼續道,“將小型望遠鏡與強弩、床弩結合,打造‘瞄準弩’。射手通過鏡中刻度瞄準目標,無論是遠距離射殺敵軍將領,還是摧毀敵軍的攻城器械,命中率都能提升數倍。試想一下,兩軍對壘,我方弩箭精準無誤地擊穿敵軍將帥或軍旗,定能動搖其軍心,不戰而屈人之兵。”
“其三,可製透光窗。”他補充道,“把玻璃裁成規整的方塊,鑲嵌在宮殿、軍營的窗戶上,既能擋風遮雨,又能讓日光通透而入,比糊紙的窗戶明亮數倍。尤其是寒冬時節,將士在營中議事、工匠在工坊勞作,無需多燃燭火,既能節省物資,又能提高效率。
“除此之外,玻璃還能製成信號鏡。”陳睿語氣懇切,“選取反光性強的玻璃鏡,在日間通過調整角度反射日光,傳遞預設的信號密碼,比烽火傳信更隱蔽、更快捷,適合兩軍協同作戰時傳遞機密指令,避免消息被敵軍截獲。”
他深深躬身:“陛下,這玻璃工坊絕非尋常牟利之地,而是大唐的機密所在。其技藝一旦泄露,被突厥、高昌等國掌握,反過頭來對付我大唐,後果不堪設想。故而臣懇請陛下派兵駐守,實則是守護這能讓大唐軍力更上一層樓的核心機密,絕非小題大做!”
李世民靜靜聆聽,手指用力攥緊了案上的玻璃茶盞,指節微微發白。
眼中先是閃過震驚,隨即化為濃烈的興奮與讚許,他猛地一拍案麵:“好!好一個強軍之助!陳睿,你這番謀劃,可比賣再多器皿都珍貴!這工坊的守衛,朕派禁軍精銳親自駐守,日夜輪班,絕不讓半點技藝外流!你隻管放手去做,所需人力、物力,朕無條件支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臣記下了。”陳睿應道。
“對了,”李世民忽然想起一事,“你那封地草堂村,道路怕是不便吧?朕讓工部派些人去,把路拓寬整平,方便原料運進運出。”
“謝陛下體恤!”陳睿又躬身行禮,“臣正愁此事,陛下一言,解了臣的燃眉之急。”
“去吧。”李世民揮了揮手,重新看向輿圖,卻又補充道,“明日把剩下的玻璃茶具送來,朕要給皇後與幾位皇子也備上一套。”
“臣這就去辦。”陳睿退出兩儀殿。
李世民腳步輕快地踏入立政殿,剛進門便揚聲笑道:“觀音婢,快來看朕給你帶了好東西!”
長孫皇後正臨窗翻閱經書,聞言抬眸,見他手中捧著兩個木盒,眼中泛起柔和笑意,起身相迎:“陛下今日心情這般好,想來是得了什麼稀世珍寶?”
李世民將盒子遞到她手中,語氣中難掩得意:“你親自打開瞧瞧便知。”
長孫皇後輕輕掀開第一個盒子,霎時被裡麵的物件驚得眸中一亮——一套通透如冰、澄澈無瑕的玻璃茶具靜靜躺在錦緞之上,茶盞邊緣還雕刻著細密的纏枝花紋,日光透過琉璃般的器身,在案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她伸手輕撫,觸感冰涼順滑,不由得讚歎:“這是何物?竟比西域進貢的琉璃還要剔透幾分,當真是巧奪天工。這是哪個屬國進獻的貢品?”
“這叫水晶琉璃,也叫玻璃,不是屬國貢品,是陳睿在山裡避暑琢磨出來的東西。”李世民笑著解釋,又指了指另一個盒子,“你看看這個,裡麵還有更合你心意的。”
長孫皇後打開第二個盒子,隻見數件玻璃首飾整齊擺放:耳墜是小巧的水滴狀,項鏈墜子雕刻成蓮花模樣,手鐲則是素麵的環形,每一件都流光溢彩,清雅脫俗。她素來偏愛簡約雅致之物,見狀不由得眉眼彎彎:“這般靈氣的物件,倒是少見。這陳睿新奇巧思,果然清新脫俗!”
李世民拉著她在榻上坐下,將今日與陳睿商議的造勢之法一一細說,從中秋宴上賞賜重臣,到讓皇後將首飾贈予重臣夫人,再到分三等定價售賣的謀劃,儘數告知。
長孫皇後靜靜聽著,不時點頭,待他說完後沉吟道:“陛下此計甚妙。既借朝堂之勢打響水晶琉璃的名聲,又能讓百姓皆有機會用上這般好物,既顯天家恩典,又能充盈國庫,實屬一舉多得。”
她拿起那對琉璃耳墜,細細端詳,“這些首飾雅致大方,想來夫人們見了,定會十分喜愛。屆時隻需稍加引導,長安城裡的風氣自然會跟著轉變,玻璃的名聲也就不脛而走了。”
“朕也是這般想的。”李世民笑道,“而且這玻璃絕非隻能做器皿首飾,陳睿那小子還說,能用它造望遠鏡、瞄準弩,皆是強軍的利器。朕已派禁軍去駐守他的工坊,務必守住這門技藝。”
長孫皇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陳睿年紀輕輕,卻有這般遠見卓識,倒是難得的人才。陛下重用他,也是為大唐積攢實力。”
她頓了頓,又道,“既然要賞賜夫人們,不如趁著明日後宮小宴,臣妾便將這些首飾分下去,也好早些為中秋宴的造勢鋪墊。”
李世民頷首稱善:“就依你所言。明日你便挑選些合宜的,賞賜給你舅母、房夫人、杜夫人她們。朕倒要看看,過不了幾日,這玻璃會不會成為長安城裡最搶手的物件。”
長孫皇後將盒子輕輕合上,眼中滿是期待:“臣妾也拭目以待。想來用不了多久,這‘禦品水晶琉璃’的名聲,便會傳遍長安的大街小巷了。”
喜歡穿越大唐成小道士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成小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