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笑著頷首,目光轉向陳睿:“褚愛卿這首詩,倒是道出了這玻璃器物的妙處。陳睿,這物件是你所製,又素來有詩才,何不為這琉璃杯、葡萄釀也賦一首?”
陳睿心裡咯噔一下,他本想藏在人群裡,不想還是被點到。
百官的目光齊刷刷聚過來,有好奇,有期待,還有幾分看熱鬨的笑意。
他定了定神,起身走到殿中,目光掃過案上的玻璃酒杯,想起程府夜飲時那暗紅的酒液,又想起北地傳來的戰事消息,心念一動,朗聲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詩句剛落,殿內先是一靜,隨即爆發出滿堂喝彩。
這詩沒有堆砌辭藻,卻將邊塞的蒼涼、將士的豪情與眼前的美酒夜光杯糅合得恰到好處,尤其是“古來征戰幾人回”一句,道儘了沙場征戰的悲壯,與中秋宴的團圓暖意形成奇妙的呼應。
李世民撫掌讚歎:“好一個‘葡萄美酒夜光杯’!既寫了杯中物,又念及邊關將士,有豪情,有悲憫,當浮一大白!”
他親自斟滿一杯玻璃酒,示意內侍遞給陳睿,“來!這杯酒,朕賞與你!”
陳睿接過酒杯,一飲而儘。
葡萄釀的醇厚混著玻璃杯的冰涼滑入喉間,竟比尋常酒杯多了幾分滋味。
他躬身謝恩,心裡卻暗自慶幸——幸好前世背過這詩,不然今日怕是要出醜了。
褚亮湊過來,捋著胡須笑道:“陳郎君這詩,怕是要傳遍長安了。往後這玻璃杯,怕是要被人喚作‘夜光杯’了!”
陳睿笑了笑,正想回話,卻見李世民看向外邦使節,朗聲道:“諸位使者聽見了?這便是我大唐的文采與工藝!既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風雅,也有‘醉臥沙場’的豪情。往後,這玻璃器物,便是我大唐遞給天下的一張帖子!”
西域使節們紛紛起身行禮,眼中的驚歎更甚。
他們原以為大唐的強盛隻在兵力與疆域,今日見了這玻璃器物,聽了這詩句,才知這盛世的繁華,更藏在工藝與文脈裡。
絲竹聲再次響起,比先前更顯明快。
陳睿回到席上,看著案上的玻璃酒杯,忽然覺得,這透亮的物件裡,不僅盛著酒,更盛著一個王朝的底氣——既有包容四方的氣度,也有精益求精的匠心。
李世民端坐在禦座上,看著百官的神色,嘴角噙著笑意,又抬手舉起麵前的琉璃酒杯:“今日中秋,君臣同慶。這殿中的琉璃器物,是皇家新工坊所製,朕已起名喚‘水晶琉璃’。通透堅韌,既是實用之物,也是我大唐工藝的臉麵!不過由於產量有限,今日宴會未能給每位愛卿配齊,待日後陸續加大產量,各位便可購買使用了!”
話音剛落,殿內便響起一片附和之聲。
尉遲敬德性子最急,霍然起身抱拳道:“陛下!臣家那口子前日得了皇後賞的琉璃手鐲,整日捧在手裡怕摔了,今日見了這茶具,更是心癢!這物件往後能讓咱們也買上一套不?”
這話正說到眾人心裡,滿殿官員紛紛看向禦座,眼中滿是期待。
李世民抬手示意眾人落座,目光轉向朝臣列中的陳睿:“陳睿,你且給諸位大人說說。”
陳睿上前一步,躬身道:“回陛下,回諸位大人。琉璃器物分三等:一等為貢品,供皇室與宗廟所用,需精益求精;二等為禦品,由內侍省發售,優先供應朝中重臣與世家,品相上乘;三等為良品,打磨稍簡,價格親民,可供小康之家選用。
如今工坊正在抓緊施工擴建,一個半月後便開啟售賣,因為材料珍貴製作不易,所以每月限量,確保每件都經精工細作。不過,宴會後,大人們可以到內侍省先預訂!”
“限量?”侯君集追問,“禦品一套需多少銀錢?”
“價格會根據樣式和工藝難度而定,一套茶具酒具約莫五十貫銀錢起步。”陳睿答得從容,“首飾依款式,幾貫錢起步。雖價高,但選料、熔製、塑形、打磨需數十道工序,稍有瑕疵便銷毀。且有禁軍駐守工坊,技藝不外流,實屬物有所值。”
百官雖覺不菲,轉念一想這般稀世之物本就難得,又有“禦品”名頭,貴是自然的,不然豈不是辱沒了皇家工坊的名頭。
在座眾人紛紛點頭。
不少人當場便想吩咐侍從去內務府登記,房玄齡更是笑著對杜如晦道:“克明,咱們也各訂一套,往後宴客用這茶具,也算為陛下與陳睿的好事添彩。”
宴席過半,外邦使節們也按捺不住。
新羅使節操著生澀的漢語躬身道:“大唐皇帝陛下,這琉璃太過精妙,懇請允我等購置一批帶回,讓我國君臣也見識大唐風采!”
諸國使節紛紛附和。
李世民朗聲應允:“準!爾等也去鴻臚寺登記便可!”
這場中秋宴,成了琉璃器物的亮相舞台。
幾位重臣被準許帶著用過的水晶琉璃器物回家,又是一陣君臣相得的謝恩場麵。
中秋宴的餘溫尚未散去,各府熱鬨了起來。
“聽說了嗎?昨日戶部侍郎家的管事半夜就來排隊了,就為搶頭批禦品茶具。”
“何止啊,連西域來的胡商都在街口等著,說願意出雙倍價錢,隻求能分一套。”
“噓……小聲點,這是皇家工坊的物件,明碼標價,哪能胡亂加價?”
喜歡穿越大唐成小道士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成小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