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子還跟他說想用水車驅動磨麵粉等等想法。
陳睿知道,做出東西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是想法。
他拍了拍陳東的肩膀:“東子哥,我家離西市近,你有沒有想法跟著我一起做事。伯父說鋪子給我四成份子,我看不如這樣,這鋪子你我各占三成,剩下四成給伯父,你看如何?”
陳東愣了愣,看向父親。
老陳擺擺手:“聽陳郎君的。你能跟著學東西,比啥都強。”
陳東重重點頭:“郎君,往後我跟你學!”
陳睿笑著接過來:“不是學,是一起琢磨。這手藝活,多個人多份心思,才能做得更巧。”
暮色漫進巧木坊的窗欞,老陳點上了油燈,昏黃的光把三人的影子拉得長長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往後咱就從那發條計時器開始。”陳睿指著桌上的木鳥,“明天從將作監弄些好鋼,東子哥做發條和細齒輪,再想些好看的外觀;伯父管著下料和打磨,我負責總體組裝和銷售這塊。”
陳東連連點頭,拿起炭筆在紙上畫著木鳥的輪廓:“我這就改圖紙,把木盒雕成雲紋的,看著氣派些。”
老陳在旁添了燈油,笑道:“我要去備些硬木,雕花紋不容易崩。對了,賢侄,那水車磨麵粉的法子,水車是你造的,你說的可行不?”
“可行。”陳睿想起陳東說的想法,“東子哥的意思是,用水車的轉輪帶齒輪,齒輪再帶磨盤。隻是得算準轉輪和磨盤的大小比例,不然磨出來的麵粉粗細不均。回頭我畫個齒輪配比的圖,咱先做個小模型試試。”
陳東子又坐不住了。
“不急在這一時。”陳睿拉住他,“東子哥你得跟我一段時間,這尺寸大小需要規範,用老一套的尺寸方法不夠標準精細。百工學堂要開學了,東子哥你也可以去聽聽。”
提到百工學堂,陳東的眼神又亮了幾分:“郎君說的學堂,真能教算學和畫圖?”
“不光教這些,還教燒焦炭、煉鐵,”陳睿道,“你不是想用鐵做軸嗎?等學堂裡煉出好鐵,咱就做鐵軸的水車,轉得更靈,用得更久。”
老陳聽得直點頭。
劉伯看天色有點晚了,心想大家肚子快餓了:“我這就去巷口買幾張胡餅,邊吃邊聊。”
“我去!”陳東子一下跳了出去。
老陳望著東西的背影,對陳睿歎道:“這孩子,打小就悶,除了擺弄這些木頭鐵器,啥都不上心。今兒遇著你,才算有了奔頭。”
陳睿笑著搖頭:“是東子哥自己有靈氣,我不過是幫著點透幾處關節。您看他畫的紡車圖,那腳踏板的位置,比工部現存的樣式還合理,這可不是旁人能教出來的。”
說話間,陳東端著個陶盤進來,盤裡擺著三張熱氣騰騰的餅,還有一小碟醃蘿卜。“剛烙的,還熱乎。”
“對了,”陳睿咽下嘴裡的餅,“東子哥,你那鐵軸小推車做得好,回頭試試用這法子做紡車的鐵軸,再配上你說的腳踏板,保準紡線時能省不少勁。”
陳東眼睛一抬:“能行?”
“怎麼不行?”陳睿拿起他畫的紡車圖,“你看,把木軸換成鐵軸,再在底下安個踏板,連著齒輪,腳一踩,輪子就轉,雙手隻管理棉花,一天下來能多紡半車線。”
陳東抓起炭筆就在圖上改,筆尖在紙上劃得“沙沙”響。
回去的路上。
劉伯忍不住道:“那東子小哥是塊好料,跟著您,往後定能成個好匠人。”
“是他自己肯琢磨。”陳睿說。
喜歡穿越大唐成小道士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成小道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