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京城詩會_棋中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棋中餘 > 第72章 京城詩會

第72章 京城詩會(1 / 1)

林沁笑了笑:“楓哥哥,彆緊張啊,就算易容完美太緊張也還是有破綻的。

葉楓點點頭,儘量放鬆臉部肌肉。此次要去的“流杯池詩會”,是京城文人世子圈的盛會,每年六月初三在京郊流杯池舉辦,參會者非富即貴——靖王世子蕭景淵、禮部尚書之子李墨、甚至宰相的侄子李存義都會去。葉楓要混進去,一是為了接近蕭景淵傳聞他手中有靜心苑外圍的布防圖),二是為了探聽宰相近期的動向,而“易容”是唯一的辦法。

“這次給你變的身份是‘蘇楓’,江南來的落魄書生,父親曾是江南的小官,因得罪宰相被貶,你投奔京城的遠房親戚,偶然得到詩會的帖子。”小泥人一邊說,一邊用絹布剪出細小的“皺紋”,貼在葉楓的眼角,“這樣顯得你年長些,不像剛及冠的小夥子,不容易引人懷疑。”

葉楓看著鏡中的自己——眼角多了細紋,顴骨的輪廓柔和了些,原本銳利的眼神被小泥人用“淡青色眼影”壓得溫和,再換上一身洗得發白的青布長衫,腰間係著塊普通的玉佩,活脫脫一個帶著幾分窘迫卻不失文雅的江南書生。

“口音呢?”葉楓試著用江南口音開口,卻帶著明顯的北方腔調,自己都忍不住笑了,“這樣一說話,不就露餡了?”

林沁從懷裡掏出個小布包,裡麵是幾顆用甘草泡過的橄欖:“含著這個,說話會軟些。我教你幾句江南話的常用詞,比如‘多謝’要說‘多些’,‘哪裡’要說‘啥地方’,你跟著我學。”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西廂房裡滿是“咿咿呀呀”的練習聲。葉楓跟著林沁學江南口音,從簡單的問候到複雜的詩句,練得口乾舌燥;小泥人則在一旁不斷糾正,一會兒說“這句語調太硬”,一會兒說“那個詞咬字不對”,偶爾還會拿出鏡子讓葉楓看自己的表情,確保“眼神裡有書生的靦腆,沒有武者的銳利”。

林母端著茶水進來時,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幕:葉楓含著橄欖,憋得臉頰發紅,林沁叉著腰,像個嚴厲的先生。她忍不住笑出聲:“看你們這認真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在準備科舉呢。”

“媽,你來得正好!”“你聽聽楓哥哥的口音,像不像江南來的?”

葉楓放下橄欖,用剛練熟的江南口音說:“多些你送茶水來,勞煩你了。”

林沁愣了一下,隨即笑道:“像!比剛才好多了。不過你要記住,一會兒去詩會,少說話,多聽多看,要是遇到有人盤問,就說你父親是江南的‘蘇主簿’,去年被貶到黃州,你是來京城投奔‘表舅’的——表舅的名字我已經幫你想好了,叫‘王承’,是個退休的老秀才,住在城南的巷子裡。”

她從袖中拿出一張泛黃的帖子,遞給葉楓:“這是望龍門的人好不容易弄到的詩會帖子,上麵的名字已經改成‘蘇楓’了,你收好了,彆弄丟。”

葉楓接過帖子,指尖摩挲著上麵的墨跡,心裡滿是感激:“沁兒,泥泥,這次多虧了你們。要是沒有你們,我根本進不了詩會。”

“我們是一家人,說這些乾什麼。”林沁坐在他身邊,輕輕整理了一下他的長衫領口,“詩會的人多眼雜,尤其是宰相的侄子李存義,為人狡詐,你一定要小心。小泥人會在流杯池外的茶桌等著,要是有危險,就用這個信號。”她說著,遞給他一個小小的竹哨,哨身刻著“林”字。

小泥人也湊過來,把一個裝著易容膏的小瓷瓶塞進葉楓的袖口:“要是易容掉了,就用這個補,記得隻塗薄點,彆塗太厚了。還有,要是遇到宰相的人,彆硬拚,往茶寮跑,我會想辦法救你。”

葉楓點點頭,把竹哨和瓷瓶收好,站起身:“時間不早了,我該走了。”

林沁送他到門口,眼神裡滿是擔憂:“萬事小心,我在府裡等你回來。”

葉楓看著她,心裡暖暖的,用力點頭:“放心,我會平安回來的。”

出了林府,葉楓按照小泥人說的,先去城南的巷子轉了一圈——假裝去“表舅”家,再從巷子出來,往京郊的流杯池走。一路上,他故意放慢腳步,時不時停下來看路邊的店鋪,模仿書生“初到京城”的好奇模樣,遇到賣糖葫蘆的小販,還買了一串,含在嘴裡,甜意衝淡了些許緊張。

流杯池在京郊的玉泉山下,池水蜿蜒,岸邊種滿了柳樹,柳樹上掛著紅色的燈籠,燈籠上寫著參會者的名字。池邊已經來了不少人,有的穿著錦緞長袍,有的搖著折扇,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談詩論畫,聲音裡滿是文雅。

葉楓深吸一口氣,攥緊手中的帖子,走向入口處的門童。門童穿著青色的勁裝,手裡拿著個名冊,仔細核對每個入場者的帖子和容貌。

“公子請出示帖子。”門童對葉楓說。

葉楓遞過帖子,用江南口音說:“小生蘇楓,江南來的,多些小哥通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門童接過帖子,對照名冊上的“蘇楓”二字,又上下打量了葉楓一番——青布長衫,眼角細紋,眼神靦腆,確實像個江南來的落魄書生。他點了點頭:“進去吧,裡麵已經開始布置了,流杯池邊的石凳上有你的名字。”

葉楓鬆了口氣,道了聲謝,走進流杯池。剛走幾步,就聽到身後傳來一陣喧嘩——是宰相的侄子李存義,穿著一身紫色的錦袍,被一群人簇擁著走進來,臉上滿是傲慢。葉楓下意識地低下頭,往柳樹後麵躲了躲,直到李存義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才敢走出來。

他按照門童說的,找到刻著“蘇楓”二字的石凳,坐下後,假裝整理長衫,悄悄觀察周圍的環境:流杯池的中央有座亭子,亭子裡擺著一張案幾,上麵放著筆墨紙硯,應該是詩會的主場地;池邊的柳樹下,每隔幾步就有一個石凳,上麵刻著參會者的名字;遠處的茶桌旁,隱約能看到一個穿著粉色襦裙的身影——是小泥人,她正假裝喝茶,眼神卻在留意這邊的動靜。

“這位兄台,可是江南來的蘇楓?”

一個溫和的聲音從身後傳來,葉楓轉過身,見是個穿著月白長衫的年輕人,麵如冠玉,眼神清澈,手裡拿著一把折扇,扇麵上畫著墨竹。他身後跟著兩個隨從,卻沒有前呼後擁的排場,顯得格外低調。

葉楓站起身,拱手道:“正是小生,不知公子是?”

“在下蕭景淵。”年輕人笑著回禮,“早就聽說江南多文人,今日見到蘇兄,倒是想和蘇兄討教討教江南的詩風。”

葉楓心裡一動——蕭景淵!他就是自己要找的靖王世子!他強壓著內心的激動,用江南口音說:“蕭公子客氣了,小生不過是略懂皮毛,哪敢在公子麵前班門弄斧。”

“蘇兄不必謙虛。”蕭景淵在他旁邊的石凳上坐下,拿起折扇,輕輕扇了扇,“我曾去過江南,最喜歡江南的‘婉約詩風’,比如‘杏花春雨江南’,讀起來就像在畫裡走了一遭。蘇兄來自江南,想必對這種詩風很熟悉吧?”

葉楓點點頭,順著他的話往下說:“蕭公子說得是。江南的詩,多是寫山水、寫煙雨,比如小生家鄉的西湖,雨天的時候,湖麵霧蒙蒙的,遠處的雷峰塔若隱若現,就像詩裡寫的‘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蕭景淵眼睛一亮:“蘇兄這句說得好!我去年去西湖,也遇到了雨天,當時就覺得那景色,用‘山色空蒙’來形容,再貼切不過。對了,蘇兄有沒有寫過關於西湖的詩?不妨念來聽聽。”

葉楓心裡一緊——他哪裡寫過什麼詩?不過是之前聽林沁念過幾首江南的詩,記在心裡罷了。他定了定神,假裝思考了一會兒,說:“小生倒是寫過一首《憶西湖》,隻是水平有限,怕讓蕭公子見笑。”

“蘇兄儘管念來,我們不過是切磋而已。”蕭景淵笑著說。

葉楓深吸一口氣,緩緩念道:“煙雨籠湖柳色新,畫船輕泛渡遊人。雷峰塔下千年約,不及西湖一片春。”

這首詩是他臨時拚湊的,前兩句寫西湖的景色,後兩句借用“雷峰塔”的典故,沒想到蕭景淵聽了,竟拍著手叫好:“好一句‘不及西湖一片春’!蘇兄這詩,既有景色,又有情感,比那些隻會堆砌辭藻的詩好多了!”

周圍的人聽到蕭景淵的叫好聲,紛紛看過來。李存義也走了過來,斜著眼睛打量葉楓,不屑地說:“不過是首平庸的詩,蕭世子也值得這麼叫好?我看這江南書生,也沒什麼真本事。”

葉楓心裡不悅,卻沒有反駁,隻是低下頭,假裝靦腆。蕭景淵卻皺起眉頭,對李存義說:“李兄此言差矣。詩無好壞,貴在有真情。蘇兄的詩裡有對家鄉的思念,有對美景的讚歎,這就比那些無病呻吟的詩強多了。”

李存義沒想到蕭景淵會為葉楓說話,臉色有些難看,卻不敢反駁——靖王在朝中的勢力不小,他不敢輕易得罪。他冷哼一聲,轉身走了。

蕭景淵看著李存義的背影,搖了搖頭,對葉楓說:“蘇兄彆介意,李存義就是這樣,仗著宰相是他叔叔,目中無人。咱們不理他,繼續聊詩。”

葉楓點點頭,心裡對蕭景淵多了幾分好感——沒想到這位世子,不僅文雅,還如此正直。

喜歡棋中餘請大家收藏:()棋中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