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慎言將托盤呈上,繼續道:“此密室禁製重重,若非武宗陛下先前已親手斬滅楊建業那老賊,使其殘留氣息消散,恐怕我等也難以輕易開啟。此物,乃此戰最關鍵之繳獲!”
李淩雲轉過身,目光落在托盤之上。
“楊建業……便是仗此功法,苟延殘喘,妄圖逆天。”
李淩雲終於開口,聲音平淡,卻帶著一絲冰冷的嘲諷:“可惜,功法是死的。”
“其他收獲如何?”
趙慎言心神一凜,恭敬彙報:
“回陛下,大胤國庫確如預料,幾近空虛。但其內庫與皇陵數百年的積累極為可觀。”
“現已清點上品靈石五萬七千枚,各類珍稀礦藏、千年靈藥、高階丹藥堆積如山,其價值遠超國庫。”
“典籍閣中功法秘籍數萬卷,雖大多尋常,但亦有不少前朝孤本、秘錄。詳細目錄,已整理成冊。”
他又呈上一枚玉簡。
李淩雲接過玉簡,神識一掃,海量的物資信息瞬間映入腦海。
他微微頷首,將這枚記錄著巨大財富的玉簡隨意放在案上,與那本《天罡戰訣》並列。
“慎言,此事你辦得妥當。內侍監之功,朕記下了。”
趙慎言深深躬身:“陛下天威浩蕩,老奴不過依令而行,不敢居功。”
李淩雲踱步回到欄邊,目光穿透雲層,仿佛看到了正在城中執行命令的各方人馬。
他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整個行宮,甚至讓外麵肅立的雷劫境戰將們都精神一振:
“傳朕旨意:申屠破空、箭穿雲,肅清殘敵後,龍炎衛接防金陵,龍淵衛撤至城外既定大營休整,論功行賞,嚴明軍紀。”
“徐飛、唐少華,加速整編降卒,甄彆優劣。澹台明夷統籌六部,孟致遠、朱明軒輔佐,三日內,朕要見到清晰的賬目與可用官員的名冊。”
“令,溟殿冥河,加快對原影武者甄彆,朕要他們立刻為朕所用,監察四方。”
“臣等遵旨!”
行宮內外,自有近臣與傳令將領凜然應諾,道道靈光隨即飛出,將命令傳達下去。
三日後,金陵城外,萬丈高空。
九頭風雲蛟牽引的帝輦行宮如同懸浮的天庭宮闕,散發著威嚴。
行宮內,氣氛莊重。
李淩雲高踞九龍寶座之上,周身氣息淵深似海。身側稍後,一身黑袍的燭陰靜靜佇立。
下方,文武重臣分列兩側。
左側以都察院左都禦史澹台明夷為首,身後站著因功得以列席的孟致遠、朱明軒等文官。
右側則以龍炎衛指揮使申屠破空、龍淵衛指揮使箭穿雲為首,徐飛、熊大林、馬文龍等武將肅立,冥河、唐少華、劉喜、太史謹等溟殿核心亦在其列。
禦前大總管趙慎言手持玉拂塵,侍立在禦階之下。
此刻,李淩雲目光掃過下方眾人,緩緩開口,聲音平靜卻帶著金石之音:“三日已過,金陵初定。趙慎言。”
“老奴在。”
趙慎言立刻上前一步,躬身應道。
“將此次出征之功績,說與諸位愛卿聽聽。”
“老奴遵旨。”
趙慎言轉身,麵向群臣,清了清嗓子,聲音陡然拔高:
“仰陛下天威,賴將士用命!我太淵皇朝此次出征,自鐵門關始,勢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