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李安國之所以反對如今就去埋伏點埋伏,有兩個原因。
第一就是他隻相信自己的判斷,他想明天自己去埋伏點看看現場情況,然後更好的布局,這是他一貫作風。
第二就是這一次出動的可是765人,他可是第一次打人數這麼多的富裕仗,要說不乾票大的,都覺得對不起這些人了。
但這兩個原因都不能和魏長春說。
“魏老哥,你看現在都下午5點了,乾到埋伏點是可以,但要在那埋伏一晚上,現在天寒地凍的,我覺得是沒必要,還是在前麵村子休息一晚吧”
見李安國如此一說,魏長春也覺得有道理,於是就讓人放緩腳步,畢竟不用到埋伏點,也就不著急了。
泉水屯,這是離埋伏點隻有3公裡的村子,因為那條道路剛好從那經過,據魏長春介紹,那是從本溪前往寬甸城的大路。
而在這條路的之間也是有好幾個小鎮有鬼子駐軍,而生活物資都是從本溪運過去的,魏長春和李安國決定,就是在這打一波運輸線。
一個小時後,隊伍到達泉水屯時,剛好入夜。
這個屯不大,但也有二十幾戶人家,基本是靠山吃飯,平時打獵,打柴維持生計,還會養點小家禽,年輕人還會去本溪城做工,日子也能過活。
但自從小鬼子占領東北後,日子就沒那麼好過了,最起碼本溪也不敢去了,這年頭連人都吃不飽,山裡的野味也越來越少,家裡養的牲畜還要擔心二鬼子下來掃蕩。
這日子過得可真是提心吊膽,所以很多年輕人也是加入了抗聯,而魏長春的隊伍就有這個村的七八個人。
“三娃子,你們回來了?”
“大伯,外麵天冷,您怎麼出來了,快,我們進屋去”三娃子作勢就要上前把他扶回去。
“沒事,快讓你的戰友都去祠堂休息,我讓人安排,給你們泡點薑茶,準備點吃的”
也就在這個時候,魏長春走了上來拉拉著三娃子他大伯的手說道,“沙老哥,我們又來打擾你們了,實在抱歉啊”
“魏團長,可千萬不要這麼說,你們都是為了打鬼子,而且平常還讓三娃子他們給我們送吃的,我們感激還來不及呢”
泉水屯的人都姓沙,沙老伯叫沙河,如今50歲,自打三娃子他爸打獵被熊瞎子咬死了後,他娘受不了苦就走了,所以三娃子這十幾年來一直跟著沙河住。
而沙河一輩子都沒娶,所以一直拿三娃子當親生兒子一樣看待。
“我們做的遠遠不及鄉親們給我們支持的多,對了,這是李安國李老弟,這是程天風程老弟,都是來幫我們打鬼子的”魏長春介紹道。
“好,好,感謝兩位同誌,走,進屋”
泉水屯村子雖然不大,但卻有一個大祠堂,不過依然裝不下這765人的隊伍。
但因為是作戰任務,所以李安國也沒讓血狼營的人帶行軍帳篷。
所以最後就是每家每戶都分了戰士進去,整個村的走廊裡都坐滿了人,而屯裡的老人、婦女、小孩都在忙碌的燒水泡茶,但他們卻洋溢著笑容。
第二天蒙蒙亮。
當其他人還在睡覺的時候,李安國叫上魏長春和康寧幾個,帶著趙成這個排就去了熟悉埋伏點附近的環境。
直到午飯後才回來。
一回來沙河就過來問道,“幾位老弟,一大早你們上哪去了,吃飯了沒有?要不是侯平連長說你們出去了,我還到處找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