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深吸一口氣,走到臨時懸掛的地下結構圖前,拿起指示筆。
“各位老師,硼酸注入和局部冷凍,對付一個規整的、結構明確的人工反應堆是有效的。”
“但我們現在麵對的是一個在天然鈾礦基質上,由人為散亂堆放的高濃鈾材料,與湧入的地下水,在塌陷形成的極不規則空間裡,偶然形成的極其複雜的係統!”
“強行注入低溫硼酸溶液,巨大的溫差和流體衝擊,極有可能瞬間破壞目前賴以維持的幾何平衡和慢化條件!”
“這不是在滅火,而是在一個充滿煤氣泄漏的房間裡劃火柴!”
“很可能導致反應性瞬間飆升,甚至引發功率驟增,加速蒸汽爆炸的過程!”
“至於局部冷凍...”
林遠繼續說道:“且不說在如此複雜地質和強輻射環境下建立並維持大規模冷凍牆的技術難度和時間成本。”
“局部凍結產生的岩體應力變化,同樣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直接引發我們最不願看到的結構性崩潰!”
指揮部內一片寂靜。
林遠指出的,正是所有專家心底隱約擔憂的風險。
“那...依你之見,該如何處理?”周院士的聲音低沉,目光緊緊鎖定林遠。
林遠轉過身,麵對所有專家,擲地有聲地說出一個驚呆全場的方案。
“我們不能試圖去調控或修補這個混沌係統,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它的所有臨界點在哪裡!”
“我們唯一的選擇,就是用絕對的力量和體量,從物理上徹底、永久地封印它!”
“我提議,放棄所有從內部介入的精細化操作。調動我們所能調動的一切重型鑽探設備,不在一點,而是在這個危險區域的外圍,構築一個環形的鑽孔陣列!”
“數十個,甚至上百個鑽孔,以精確計算的角度和深度,從不同方向,同時穿透岩層,直達反應堆空間的下方和四周。”
“然後,不是注入液體!是通過所有這些鑽孔,同步灌注數以萬噸計的特製硼基水泥重金屬複合漿料!”
“這種漿料,要有極高的密度和流動性,能像海嘯一樣迅速充滿並壓實每一個空隙。”
“要有足夠的硼含量,確保在灌注過程中就能大量吸收中子,快速抑製裂變。”
“更要能在凝固後,形成一個厚度超過數十米兼具輻射屏蔽和中子吸收功能的人造地質體!”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治好它,而是直接封印它!”
“讓走私的鈾、沸騰的廢水、失控的反應...所有這一切,都被永恒地鎖死在地下!!”
林遠的話語如同驚雷,在指揮部內炸響。
這個方案,放棄了所有取巧和乾預,充滿了力量感!
它不是治理,是覆蓋,而是封印!
將極致的危險,用極致的體量和力量,徹底埋藏。
指揮所裡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在思索著林遠的方案是否可行。
要知道,一旦確定方案,動用的工程力量將超乎想象。
但不得不說,這也是最為穩妥的辦法。
要是在彆的地方,比如說城區,這個方案十有八九會被否定掉。
可這是哪裡?
是荒無人煙的郊區。
這裡荒無人煙的廢棄礦區,是遠離城市喧囂的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