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就容貌出眾,加上這身精致的漢服裝扮,一上台便吸引了全場的目光。
主持人見上來的是個如此漂亮可愛的小姑娘,也有些意外,但還是熱情地介紹了規則:
擂台賽,輪流背誦或說出與洛陽相關的詩詞,不能重複,接不上或出錯者判負。
第一位挑戰者是位大學生模樣的年輕人,他自信地開口: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賞牡丹》。雖未直接提洛陽,但牡丹與洛陽緊密相關,被認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林熙熙不假思索,聲音清脆: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直接點出“洛城”,且意境優美。
又一位中年文士上台: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張籍《秋思》。
林熙熙應對自如: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織得成。”——劉克莊《鶯梭》。
接連幾位挑戰者,無論是提及洛陽牡丹的:“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白居易)
還是感慨曆史興衰的:“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杜甫)
抑或是抒發情懷的:“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
林熙熙總能對答如流,且她背誦時字正腔圓,情感飽滿,仿佛真的置身於詩詞描繪的意境之中。
她的表現引起了更大的轟動,台下觀眾掌聲雷動。
“這小姑娘太厲害了!”
“這是誰家的孩子?簡直是神童!”
“看她爸媽在下麵,顏值也好高!”
擂台賽逐漸白熱化,留下的幾位都是詩詞功底深厚的愛好者。
當一位老者吟出較為生僻的:
“古來利與名,俱在洛陽城。”於武陵《過洛陽城》)時。
林熙熙略一思索,便以: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隻看洛陽城。”司馬光《過洛陽故城》)應對,氣勢更宏,引得滿堂彩。
最後,台上隻剩下林熙熙和一位戴著眼鏡、號稱“洛陽詩庫”的老先生。
兩人你來我往,從“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孟郊)對到“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輕淺見瓊沙。”劉禹錫)
又從“金穀園中柳,春來似舞腰。”李益)對到“洛陽城東路,桃李生路旁。”崔護)……
許多連台下博學之士都需思索片刻的冷門詩句,林熙熙卻信手拈來,仿佛她小小的腦袋裡裝著一部完整的《全唐詩》。
最終,那位老先生在苦思五分鐘也接不上後,遺憾地搖頭認輸,對著林熙熙拱手歎服:
“小姑娘學富五車,老夫佩服!後生可畏啊!”
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
主持人激動地宣布本屆“神都詩韻”鬥詩擂台的魁首,正是這位宛如從古畫中走出的小才女——林熙熙!
在眾人羨慕和讚賞的目光中,那支精美的鳳穿牡丹發簪被作為獎品,鄭重地交到了林熙熙手中。
林熙熙捧著發簪,開心地跑下擂台,來到父母麵前,將發簪高高舉起,獻給了劉婉清:
“媽媽,送給你!”
劉婉清接過發簪,眼中滿是感動與驕傲,她彎下腰,輕輕抱了抱女兒:
“謝謝寶貝,這是媽媽收到過最特彆的禮物之一。”
林瀟看著妻女,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林默默在一旁抱著祥雲給姐姐鼓掌,為姐姐感到自豪。
林家四口在這座充滿詩意的神都,用才華與溫情,留下了一段屬於他們的傳奇插曲。
漢服飄飄,詩韻流淌,他們仿佛真正融入了這座千年古都的血脈與靈魂之中。
然而這時,鬥詩擂台的主辦方卻坐不住了,隻見飛快跑來一人……
喜歡戰神歸來:總裁家的異能奶爸請大家收藏:()戰神歸來:總裁家的異能奶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