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時覺從地牢剛出來的時候,盯著房簷的瑞獸看,是因為他的第一眼感受不對,完全不對。
京城讀書,‘入宮’多次。
宮殿還是宮殿,但宮殿也不是那個宮殿。
根本不是一個地方。
立柱頂、額枋、簷檁間、構架間,一層層弓形承重結構是拱。
拱與拱之間的方形木塊叫鬥,合起來是鬥拱,是宮殿的骨架。
作為宮殿核心骨架,鬥拱決定了宮殿樣子。
大明朝的鬥拱大而粗,寬而圓,雄渾有力,莫名感覺踏實。
有這種大鬥拱,伸出梁架之外的出簷長而遠,讓琉璃瓦前端的瑞獸有一種腳踏雲彩、俯視人間的威嚴。
並非印象中的細密鬥拱,精致又繁雜,華貴又小氣。
跟著魏朝進入紫禁城,牆壁、大門、照壁、石柱、廊柱、青磚、大理石、台階、雕像等等…原色原味,雕琢光滑,簡單厚重。
牆與地麵青色為主的格調,看起來有點土。
但站立其中,上呈天、下接地,中間擁抱眾生。
天地人一體相融。
樸素淡雅、堅傲穩重、磅礴大氣。
眼前的紫禁城隻有一個感覺,天地即我,我即天地。
與金碧輝煌、華麗繁美、鏤金錯彩完全無關。
大小、高低、寬窄、明暗、繁簡、方圓、曲直…所有的細節都不同。
建築真是門大學問,底蘊乃天生。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外行都能看出區彆。
魏朝帶著這個瘋子,用了半個時辰,才從皇城的內東廠走到乾清殿門口。
衛時覺像個小孩一樣,一會摸摸大門,一會瞅瞅照壁,還蹲下看金鑾殿的石柱台階…
魏朝沒有打擾,皇帝交代了,讓瘋子憑記憶走。
衛時覺走過的地方,待他離開之後,內侍立刻上去檢查,仔細看一遍。
乾清殿石階前,衛時覺眼神在龍壁、白玉欄杆之間掃來掃去,不一會又看向宮殿四周,很長時間沒有邁步。
四周輪值的紅盔禁衛、大漢將軍等儀衛,看到瘋子的眼神都一致。
恍然大悟,又如釋重負。
衛時覺從幽獄走出來了,沒有亂咬任何兄弟,也不會連累任何朋友。
佩服。
魏朝忍不住出言提醒,“衛統領,陛下等你很長時間了。”
這老東西也不說來見皇帝,衛時覺看了半天建築,突然來到一個熟悉的地方,頓時明白皇帝召見,飛速回憶天啟的記憶。
木匠皇帝?
皇孫喜歡玩具是真的,做木工實在沒什麼印象,至少‘記憶’沒有。
而且記憶完全相反,朱由校性格很隨和,根本沒有做木工的機會。
子不教父子過,太子都過的戰戰兢兢,皇孫怎麼可能頑劣。
真的頑劣,他爹的太子早被萬曆廢了。
東宮詹事府的屬官、清流君子,天天守著皇孫,從小就被嚴厲教導,怎麼可能做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