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時覺在家裡悶坐了一天,還是決定自找出路。
細究起來,大哥是純粹的皇帝死忠。
宣城伯立場肯定沒問題,但不好使,甚至拖後腿。
換身衣服,翻箱倒櫃找到錢袋,裡麵大概三兩銀子,扭頭出門。
後院廊道門口,衛時覺一出現,立刻有兩個壯漢躬身,“拜見少爺。”
衛時覺對他們點點頭,向前走了幾步,突然想起什麼,腳下一頓,猛得回頭,大叫一聲,“斡特砝殼?”
兩人立刻躬身,“哎,少爺您吩咐!”
“哈哈哈…好名字,好名字!”
衛時覺莫名大樂,笑著來到前院,才看到他們一直跟著,“忙去吧,不用跟著我。”
“少爺,伯爺有令,小人以後是您的親隨,伴身護衛。”
衛時覺一愣,“你們做彆府親隨?大哥舍得啊?”
“少爺從小被家裡嚴格教導,沒有丫鬟伺候,成年在輪值,也沒有親隨,伯爺說我們以後必須隨身護衛。”
衛時覺看著他們點點頭,也沒說什麼,跟著就跟著吧。
他們是蒙古族人,也是母親陪嫁的護院,更是京營世襲子弟。
在編軍卒,但無職無俸,依附武勳,淪為家丁,府裡的核心部曲。
衛家祖籍鬆江華亭,先祖衛青沒打錯字,明初海防大將)跟隨徐達北伐,燕山衛百戶,靖難之役成功後,功升山東海防總兵。
與在濟南做指揮使的蒙古人孫膛是世交、同僚、戰友。
大明的蒙古人有兩種,一種是蒙古人,一種是蒙古族人。
前者是地理概念,後者是族群概念。
一字之差,就是蒙漢區彆。
孫家在元朝定居河套,太祖北伐一統天下,孫氏成為大明軍卒,駐守東勝衛。
東勝,位於黃河幾字彎右側頂,蒙古人叫妥妥今托克托),大明叫君子渡,有一支塞上水師。
永樂皇帝六征草原,把漠南、漠北掃的空空蕩蕩。
大明儘撤河套駐軍,遷民內歸。
孫氏蒙古人,類同衛氏鬆江人,說的是地名,固定死了。
但兩家發達的地方卻是山東。
東勝衛水師賜守山東,守衛運河。
到孫膛父親,升至指揮使,孫膛襲職後,在京師保衛戰中,與衛青兒子衛潁帶領山東兵馬守西直門,兩人同時成為都督,又同時做宣大副總兵。
妥妥的鐵哥們,又同時跟著後軍都督、英國公張輔的弟弟張輒,參加奪門。
英宗複辟,把所有功臣都封爵,張輒封太平侯,提督後軍兼京衛武學,衛潁封宣城伯,提督京城宿衛,孫膛封懷寧伯,提督皇城宿衛。
奪門的大功臣石亨、曹吉祥後來權傾朝野,兵變犯上,孫膛正好提督皇城宿衛,領兵鎮壓立功,又升懷寧侯。
憲宗登基之後,把所有奪門之臣全部革職,為於謙平反,緩和文武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