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被他這熱情給搞暈了。
差點被撲倒。
拍拍衛時覺的後背,也不知道該說啥,猶豫一下,才想起更重要的問題。
“你不是重傷嗎?”
衛時覺直接拉開衣襟,“孫師傅,學生真的差點回不來。”
孫承宗頓時安慰,“好了好了,時覺在遼東打的很好,打的威風,打的聰明,打的解氣,殺奴酋不在一時,老夫也沒教導你什麼。”
“孫師傅說的哪裡話,學生在遼東的戰事,一切圍繞您和袁師傅的戰略進行,必須讓奴酋疲於奔命。”
“哈哈…”孫承宗大笑,拍拍他的腦袋,“桃林衛兵備使譚金說,你把武學的兵法全忘了,天生的將才,老夫想想你在乾清殿的急智,確實很會找破綻,無論什麼事都能讓你發現漏洞,回去好好養傷,將來還有機會。”
“謝孫師傅,有您這句話,學生就放心了。”
孫承宗一愣,怎麼下承諾了。
旁邊的王在晉開口,“時覺確實打的好,敏銳,果斷,破陣先破心,天生的將才。”
衛時覺拱拱手,“岵雲公過獎,晚輩慚愧。”
王在晉伸手,“受傷不要亂動,快坐。”
衛時覺點點頭,但也沒坐,指著祖十三道,“孫師傅,遼東靠將士用命,十三一路跟著學生,我們是換命的交情,不分彼此,皇帝賜學生尚方,已交給十三代領,這樣可以安民心,穩軍心,還請孫師傅見諒,學生把您和袁師傅教導都告訴十三,也算代您教的學生。”
啊?
孫承宗又愣了,宣城伯低頭,這混蛋能一路順杆到底。
衛時覺趁機在後背掐一下,祖十三連忙下跪,“高陽公文韜武略,晚輩深受啟發,請高陽公受晚輩一拜。”
祖十三咚咚咚磕頭三次,好嘛,不是也是了。
孫承宗連忙站起來,伸手攙扶,“大明女將再出新人,十三巾幗不讓須眉,朝廷不會虧待功臣。”
“高陽公謬讚,晚輩期望您教導,掃清山蠻,為大明複歸遼東。”
“好好好,有誌氣,有戰心,祖氏教導有方!”
衛時覺不等他們結束,又拉著洪敷教,“孫師傅,遼陽一切,歸途組織,全是洪大人一力為之,有洪大人做後盾,才有晚輩之功,才有將士之功,百姓都叫洪大人洪父母。”
洪敷教閃了個趔趄,麵皮發紅,連忙下跪,“拜見高陽公,您高瞻遠矚,點撥迷霧,晚輩生在遼陽,不如您看的清,慚愧至極。”
稱呼和自稱不能亂叫,反正祖十三已經叫了,孫承宗也麻了,再次把洪敷教攬起來,
“三萬口的吃喝用度,敷教確實堪為實臣、能臣,關外不能沒有你,既是祖地,還需用心。”
“是,晚輩牢記高陽公教導!”
兩人見禮完,才向王在晉這個‘上官’見禮。
見麵會搞成認親會,王在晉很尷尬,內心很生氣,衛時覺明明收到信,怎麼還不支持自己經略遼東。
衛時覺當然不支持,哪怕你說自己是皇帝安排,但你的戰略完全是扯淡,與皇帝想的也不一樣,很難留下,也沒回信。【王在晉是帝黨,因為遼東經略位置,與孫承宗生仇,但他與溜須拍馬的閹黨區彆很明顯】
孫承宗落座後,對宣城伯點點頭,感謝他叫幼弟回朝。
“對了,時覺的媳婦呢?高義之婦,當得一聲誇讚,無需避諱。”
“孫師傅,這裡是節堂。”
孫承宗點點頭,“哦,老夫一時糊塗,你們休息吧,天色也不早了,咱們明日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