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一,早上寅時。
聽著堡內士兵準備的聲音,衛時覺在羊皮中翻身。
旁邊的人感覺他醒了,立刻抱身上。
兩人溫度剛起,門外一聲彙報,“少爺,楊中丞來了。”
祖十三驚呼一聲,忙不迭起床,往炭火扔柴,借著火光穿戴,頭發隨便一捆,戴頭盔遮掩一下。
衛時覺起身到炭火邊,“請楊師傅進來。”
楊漣身上濕漉漉的,“一辭,外麵下雪,天亮肯定是雨,這天氣才叫冷。”
“楊師傅有什麼指教?”
楊漣才看到角落的祖十三,頓時嗬斥,“收斂一點,這是軍營,你怎麼如此放肆。”
衛時覺翻了個白眼,“是您打擾晚輩,外麵都是義州衛的兵,晚輩住這裡才對。”
楊漣好像忘說啥了,過一會才道,“上元節老夫逛街的時候,有一個熟人在路邊說了句話,是去年在杭州認識的人,他是福建人在杭州做生意,與老夫說過到交趾買糧的事,他說了句奇怪的話,讓我提醒你,敵人就在身邊,朋友反而在遠方,切記不要脫離大軍。”
“嗯?哪個混蛋如此忽悠人,您也相信。”
“老夫得相信啊,因為他專門跑到京城傳話。此人叫郭必昌,泉州海商,葉向高也認識,但他不是為了見葉向高,就是專門見老夫。”↘
衛時覺認真思索一會,還是一頭霧水,“晚輩身邊有什麼敵人?要說就說明白。”
“他是海商,總不能出賣夥伴,能從生意中感覺到你壞了很多人的買賣,知道有人對你不利,且能利用你身邊人,已經是很有誠意的朋友了。”
衛時覺點點頭,“他想跟我做生意,您讓他聯係晚輩啊。”
“老夫也這麼猜,但他說時機不到,聯係你會送命。”
衛時覺明白了,“朝鮮與江南海商的生意很大啊。”
“你這是廢話,老夫在東林書院都知道,江南有很多朝鮮士子。二百年的生意,彼此偷偷聯姻的都不少。”
楊漣難得談這種暗事,衛時覺靠近道,“楊師傅,東林給您什麼主意?”
“你先擔心自己吧,打完再說。”
“打完也不用擔心海商啊。”
楊漣遲疑片刻,才交代道,“東林準備運作錢龍錫做遼西巡撫,文震孟做遼西巡按。”
“乾嗎?分潤滅虜大功?這麼急?就不怕燙死?”
衛時覺噴了一串,楊漣眨眨眼,“一辭,大孝之下,你折騰啥都不對。”
衛時覺差點吐了,擺擺手道,“東林誰來遼西都不好使,孫師傅是沾光北臣,沾光與英國公和武勳的關係,您真以為晚輩不懂啊,就算您來做遼東巡撫,也是一地雞毛。”
“老夫不懂嗎?就是天兵天將在遼西,也得吃飯,沒有稅賦支持,誰來遼西都不好使,就算皇帝也不行。”
衛時覺,“……”
楊漣拍拍他的肩膀,“一辭,你是有孩子的人了,不要慪氣,不要牽連彆人,老夫和孫承宗讓你踩一踩無所謂,但我們代表不了幾個人,你在前線四進四出,後方有很多妥協,皇帝躲著不見人,也是一種無奈,但皇帝不該放出魏忠賢亂咬人。”
衛時覺吭哧吭哧笑了兩聲,“楊師傅,這世道太混蛋了,左右不對,前後不對,站中間也不對,您想勸他們迷途知返,晚輩則隻想做自己。”
楊漣神色凝重,“一辭,你是明臣,大丈夫在世,頂天立地,不偏不倚,方為浩然。”
衛時覺與他談論不出一個結果,隻能敷衍,“是是是,楊師傅說的對,咱們先做眼前之事吧。”
辰時,太陽升起來了。
明軍五千人列隊,護著中軍轟隆過河。
大軍不多,旗幟卻遮天蔽日,當先幾名蟒袍。
天朝上國的虛架子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