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天啟三年,選擇的分水嶺_1621,不一樣的大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1621,不一樣的大明 > 第292章 天啟三年,選擇的分水嶺

第292章 天啟三年,選擇的分水嶺(1 / 2)

推荐阅读:

三天後,請求冊封的鄭仁弘,與報信使者一起離開。

衛時覺很忙。

宋氏兄弟擬定工坊和采礦計劃,直接撕掉。

計劃過於平淡,選址、遷戶、開礦、冶煉、製器…

按計劃執行,直接投資千萬兩,三年才能見到效果。

當下必須小規模製器修繕,大規模製藥,超規模建造集中工坊。

王覃從文牘庫拿到趙士禎的火器圖紙。

工匠全部不會。

還得試驗。

一試驗,耗掉的火藥和時間就無法計算了。

黑火藥配比肯定不是最佳方案,按說顆粒黑火藥比現在至少強三倍。

問題來了,就算試驗一百個配方,沒三萬斤不可能有結果。

而且還要壓製成顆粒,時間增加一倍。

衛時覺撓破頭,也不可能跨過這個步驟,那隻能先燒炭、熬硝、製硫,一邊研究配比,一邊製作,隨時應對戰事。

另一邊采煤煉焦,先燒製高溫爐。

工具優先,掣電銃、銅炮還不在計劃內。

最適合衛時覺打法的武器,是趙士禎發明的火箭溜。

大號竄天猴,不需要底座,不需要發射架,爆破藥五斤、射程二百步。

問題又來了,若用木板做外皮,過於笨重,裝藥太少。

又會消耗大量鐵箍、麻繩,影響飛行姿態不說,怎麼算都產量感人。

說來說去,當下最好的外皮是紙漿,把紙漿在模子裡壓製成型烘乾,比木材結實光滑。

這就是材料對工業的限製。

一切得從零開始,什麼圖紙都是乾瞪眼。

一根火箭溜,成本至少八兩,連工錢至少十兩。

衛時覺一咬牙,彆管那麼多,先造三萬支出來自保再說。

樂浪城東郊準備集中建設工坊,同樣得先築堤壩。

朝鮮冬季太冷,葉輪結滿冰,水力工坊隻能用八個月。

大風車原理倒是簡單,關鍵部位還得鐵器。

起步三個月…

衛時覺在撓頭他的計劃,京城借著遼東戰事,東林與閹黨剛剛完成第一次大切磋。

禮部尚書孫慎行在衛時覺出擊後,返回京城說年老難決國事。

這是急流勇退的意思。

東林完全占據中樞確實不合適,有意讓給中立老臣。

就在他們猶豫的時候,冒出一個顧秉謙。

此人乃常州府武進人,做過遼東巡撫,禮部掛職侍郎,一直在翰林院混日子。

東林與他噴了幾天唾沫,才琢磨明白是方從哲的人,反正是南臣,不可能背叛鄉黨,就坡下驢,那你上吧。

這是東林首次退縮,魏忠賢不滿足,已經在謀劃給顧秉謙入閣了。

趁著禮部調整,喬允升也成了刑部尚書,雙方乾了個平手。

遼東戰事對京城的影響,百姓感受不到。

百姓一邊聽眾正盈朝,一邊聽佞臣霸宮,一邊又聽邊關大捷。

稀裡糊塗,日子繼續。

魏忠賢收買不少錦衣衛,卻無法獲得都督位。

駱思恭做都督實在太久了,不能落罪,否則錦衣軍戶被牽連一多半,隻能逼他致仕。

駱思恭與英國公又是盟友,致仕得保證安全,英國公同意才行。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