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蜂巢’內傳來聲音:“明經…明經…明經。”
蜂巢轟然碎裂,無數字符虛影如雨灑落,一個身著儒袍,頭戴高冠,須發半白的消瘦男子虛影,緩步走出。
崔玉突然跪道:“師叔!您還記得我嗎?”
男子的虛影微微晃動,空洞的目光掃過崔玉,卻最終落在李逋身上。
他開口時,聲音像是從宇宙儘頭傳來:“佛說有因才有果,而我觀三千道,皆如無根之水。此方世界,字無演化,道無蹤跡,為何?”
李逋無法回答,但他其實也有同樣的感受。
就拿頡文縣舉例子,封建王朝的製度都是逐步試錯,不斷改進的。如今孝廉製還在盛行,怎會突然半截蹦出科舉製。這讓他想到一個可怕的可能——或許這個世界根本沒有所謂的發展。
就像一座憑空出現的高塔,沒有地基承載,隻見文明的磚石憑空堆砌,卻不見黏合的砂漿。文字自太初時便凝固成完美的符號體,永恒不變。無萬物皆流的演化,在這裡沒有出現。
如果真是這樣,那這既無質料因的累積,亦無形式因的蛻變中所誕生的天地,隻有兩種可能。
……
“溯源者,必遭天罰!”那男子虛影突然厲聲嗬斥,打斷李逋的沉思。
“前輩究竟是誰?”李逋問。
虛影不答,隻是走到他身邊,抬手點向眉心。
李逋隻覺一道冰涼的氣息衝入神識空間,連接元神,仿佛有無數眼眸在翻閱自己的記憶。
問蠱如同一隻被侵犯領地的雄獅,不停向它咆哮。
“原來如此。”那男子虛影輕撫元神:“既來之,則安之。”
等待李逋反應過來,那虛影已經走遠。
“師叔留步!”崔玉喊道。
“執念散,明經死,文侯亡,斬情滅欲,吾隨武王,神化太序,庇護一方!”男子虛影化作點點熒光開始消散。隨著最後一個字落下,虛影消散的地方,留下一團瑩白如玉的物質,懸浮在半空中。
在那團物質裡,能看到一隻蠱蟲和一枚刻著‘儒’字的潔白玉簡,正在緩緩融合。
王猛激動得渾身顫抖,連聲音都變了調:“傳說十二轉巔峰蠱蟲融合大道玉簡,可通過無我劫,誕生出太初歲序!原來傳說都是真的!”
李逋一臉懵,但仍裝著聽懂的樣子:“說的對,說得對。”
崔玉茫然的看向他:“你知道?”
李逋咳嗽幾聲,王猛解釋道:“所謂‘太初歲序’乃是數師夢寐以求的境界。此境無欲無求,是元神趨於絕對理性的產物,一旦達到此境,便可神融於大地,連接龍脈,調控方圓千裡內的風雨旱澇。”
他激動的咽咽口水:“簡直而言,一方土地下隻要存在太初歲序,可永保風調雨順。”
崔玉聽完,震驚不已。
李逋拍拍他的肩膀:“書到用時方恨少,小玉兒,你這碗水還淺著那。”
崔玉斜他一眼:“沒吃夠腦瓜崩?”
李逋忙捂著腦袋,退後幾步。
崔玉道:“蠱修跨入十三轉,一縷魂靈融‘天道’,受蠱神轄製。我曾聽師傅提到過,明經師叔一直不願走這條路。沒想到他竟會選擇化身為太初歲序。”
杜長纓問:“那這些孽獸是怎麼回事?”
王猛解釋:“明經前輩,因執念所誤,元神遲遲無法融合道簡。而蠱蟲是欲望的產物,自然不甘心供‘理智’驅使,不斷反抗下,怨念汙染周圍的蟲豸,這才孕育出嗜血的孽獸。”
李逋撓頭:“可這些孽獸為何會‘保佑’頡文縣十幾載風調雨順?它們索要祭品有何用?”
崔玉說:“文侯蠱增強力量,需食‘聰慧腦’,這點不奇怪。至於為什麼‘保佑’頡文縣,也很好解釋,蠱蟲謹遵交易之道,不受‘嗟來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