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事了,風雲暫歇。
段逸塵以雷霆手段整頓朝綱,清洗叛黨,在皇血初醒的威望與蕭雲、石老大等人餘威的震懾下,迅速穩住了局勢。新君登基大典定於一月之後,屆時將是南疆諸部乃至周邊勢力矚目的焦點。
連日來的奔波與激戰,讓眾人都感到了一絲深入骨髓的疲憊。
段逸塵將皇城內最為幽靜雅致的“聽濤彆苑”撥予柳輕風一行人居住調養,更是將宮內珍藏的療傷聖藥、固本培元的靈材如流水般送來。
彆苑內,古木參天,奇石羅列,一彎活水引自蒼山雪融,潺潺流過廊下,叮咚作響,確是一處洗儘征塵、安心靜養的佳所。
柳輕風坐於臨水的軒窗之前,雙目微闔,似在假寐。陽光透過雕花木窗,在他清俊的側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與慕容垂最終一戰,雖憑借雙鏡合一之威強行淨化了其扭曲的溯源之力,但其中凶險,唯有他自己深知。
那源自靈魂層麵的衝擊與角力,遠比肉身之傷更難愈合。此刻,他正以內視之法,引導著體內“溯影”與“鎮源”碎片緩緩共鳴,調和著靈台中最後一絲因力量碰撞而產生的滯澀感。
蕭雲則在院中緩緩演練著一套拳法,動作圓融舒展,不見絲毫煙火氣,正是無相功的築基法門。
他並未動用內力,隻是借此梳理著連日來激蕩的氣血,感受著體內那愈發精純圓融的無相真意。與頂尖高手的一次次生死搏殺,於他而言,亦是武道之路上最好的砥礪。
蘇青璿細心照料著依舊虛弱的淩妙音,以金針渡穴,輔以湯藥,助她修複受損的經脈。
鳳清羽的涅盤真火恢複得最快,赤金色的流光在指尖跳躍不定,氣息已重回巔峰。石老大最為閒適,每日裡不是拉著阿木品嘗大理皇宮的珍藏美酒,便是倒頭大睡,用他的話說,“骨頭縫裡的殺伐氣,得靠酒和覺才能泡乾淨”。
這日午後,彆苑內一派安寧。
忽聞天際傳來一聲清越悠長的鳴叫,似鶴非鶴,似鸞非鸞。一道青光破雲而下,速度極快,在彆苑上空盤旋一圈後,竟收斂雙翼,如同一片輕盈的羽毛,精準地落在了柳輕風身前的窗欞之上。
那是一隻通體青翠欲滴、神駿非凡的異鳥,體型較鷹隼稍小,尾羽修長,眼中靈光湛然,顧盼之間竟帶著幾分人性化的審視。
它歪頭看了看靜坐的柳輕風,隨即抬起一足,其上係著一枚小巧的、以某種紫色靈竹雕刻而成的信筒。
眾人皆被驚動,圍攏過來。
“這是……‘青靈隼’?”蘇青璿見識廣博,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確定與驚訝,“傳說此鳥生於海外靈秀之地,能通人意,日飛萬裡不歇,極難馴養。
是何人竟以此鳥傳書?”
柳輕風緩緩睜開雙眼,那雙墨綠色的溯源之眼落在青靈隼身上,異鳥似乎感受到了某種無形的壓力,微微瑟縮了一下,但並未飛走,反而將係著信筒的腳向前伸了伸。
柳輕風伸手取下信筒,觸手溫潤,那紫竹竟隱隱有靈氣流轉。他打開信筒,取出一張薄如蟬翼、卻韌性十足的白色絹帛。
絹帛之上,以清秀靈動的筆跡書寫著數行小字,墨色中竟也蘊含著淡淡的靈氣:
“鏡天道友鈞鑒:
聞君承遺澤於南疆,複明眸於潭畔,雙鏡歸真,威震大理,不勝欣羨。
然宗門舊事,迷霧重重;歸墟之秘,牽涉甚廣。慕容之劫,非止於此,海外波瀾將起,星槎欲航。
妾身不才,忝居‘蓬萊’,偶得先代遺劄,或與貴宗淵源頗深。今特遣青鳥傳書,誠邀道友東海一晤,共參玄機,以應未來之變。
靜候仙駕。
——蓬萊雲夢瑤謹啟”
信的內容不長,卻字字千鈞!
“蓬萊……星槎……先代遺劄?”蕭雲眉頭微蹙,看向柳輕風,“輕風,這……”
柳輕風指尖輕輕拂過絹帛上的字跡,溯源之眼中光華流轉,似乎在捕捉著其上殘留的、屬於書寫者的氣息與意念。片刻後,他沉聲道:“筆跡靈韻內蘊,非邪非惡。
信中提及‘宗門舊事’、‘先代遺劄’,且能如此迅速知曉南疆之事,甚至點出‘雙鏡歸真’……這蓬萊雲夢瑤,絕非尋常之人,其所言,恐怕有幾分可信。”
石老大摸著下巴,粗聲道:“海外蓬萊?老子年輕時倒是聽一些老水手提起過,說是東海之外有仙山,縹緲難尋,沒想到還真有傳人?
慕容垂那老小子剛趴下,這就又來一個?還知道得這麼清楚?”
蘇青璿沉吟道:“若其所言非虛,鏡天宗覆滅之謎,或許在海外真能找到更多線索。而且,‘星槎’……似乎與星辰之鑰亦有關聯。”
鳳清羽與淩妙音也麵露凝重之色,慕容垂帶來的陰影尚未完全散去,新的波瀾已從海外湧來。
那青靈隼見信已送到,清鳴一聲,振翅而起,在空中盤旋三周,似在致意,隨即化作一道青光,瞬息間消失於天際雲層之中。
柳輕風握著那方絹帛,目光再次投向東方,仿佛要穿透千山萬水,看到那傳說中的海外仙山——蓬萊。
大理的塵埃已然落定,但命運的絲線,卻將他與更廣闊的天地、更古老的秘密緊密相連。
“東海,蓬萊……”他低聲輕語,眼中閃過一絲決意。
新的旅程,即將啟航。
第一百一十四章完)
喜歡天龍八部後傳之風雲再起請大家收藏:()天龍八部後傳之風雲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