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優柔寡斷的曹操_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3章 優柔寡斷的曹操(1 / 1)

就在北京城下炮火連天、皇太極主力深陷泥潭之際,一支龐大的隊伍正如同悄無聲息的狼群,緊貼著長城外側的蒙古草原,向著東北方向迤邐而行。

這支隊伍人數過萬,人人精悍,裝備著從天幕獲得的精良火器與甲胄。更引人注目的是那超過萬匹的矯健戰馬,以及數萬頭負重的騾子,馱載著足以支撐長期作戰的糧草輜重。這正是羅汝才在陝北混戰中,通過一係列火並、吞並,最終整合了李自成、張獻忠等部殘餘力量,形成的強大軍事集團。

因為性格的原因,羅汝才在明末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曹操”。

陝北地瘠民貧,根本無法供養他這支驟然膨脹的軍隊。向東進入關中?那裡已被擁立秦王後代的勢力占據,強龍難壓地頭蛇。向南?更是群雄並立,混亂不堪。就在他躊躇之際,北京那位新晉“洪秀全”朱由校的使者到了,帶來了一個極具誘惑力的條件:“若卿能率部出關,為朕收取遼東,朕便封你為王,世鎮遼東,與國同休!”

麵對這“裂土封王”的許諾,羅汝才心動了,但他並未被衝昏頭腦。他召集心腹,在地圖前進行了反複推演。

“大王,朱由校此計,乃是驅虎吞狼!想讓我等與建虜拚個兩敗俱傷!”一部將說道。

“未必。”羅汝才眯著他那標誌性的、透著狡黠的眼睛,手指劃過地圖,“遼東雖苦寒,然地域廣闊,若能據之,確可成一方基業。關鍵是,這‘虎’怎麼驅,這‘狼’怎麼吞,得由咱們自己說了算!”

他最終定下了“兩條腿走路,待價而沽”的策略:

“全軍出塞,沿草原東進。此舉一可避開中原混戰,就食於虜指搶掠蒙古部落),二可占據主動,視北京戰況而動!”

他向心腹們闡述了自己的全盤算計:

“若那朱由校是個銀樣鑞槍頭,在北京城下被皇太極給收拾了,嘿嘿,”他陰險一笑,“那咱們就立刻揮師南下,破關而入,搶在所有人前麵占據北京!到時候,隨便抓個朱家宗室,學那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天下,未必不能爭上一爭!”

“若反之,皇太極在北京城下碰得頭破血流,損兵折將……”他眼中精光一閃,“那咱們就立刻卡死長城隘口,斷了老奴指皇太極)的退路!先配合朱由校的太平軍,把這支建虜主力給包了餃子,吞了他們的殘兵敗將和裝備!然後,再以得勝之師,名正言順地出關,去接收那空虛的遼東!屆時,我羅汝才曹操)便是為大明朝光複遼東的大功臣,他朱由校敢不給我王爵?這遼東,便是咱老羅家世世代代的基業!”

計劃已定,羅汝才便不再猶豫。他嚴令部隊保持靜默,儘可能避開蒙古大部族的領地,以每日近百裡的速度,在廣袤的草原上向著遼東方向快速機動。他派出了大量的遊騎斥候,如同伸出的觸角,一方麵偵查前方路徑和蒙古部落動向,另一方麵更是時刻緊盯著南方長城一線的烽火,以及北京方向的任何風吹草動。

這支裝備精良、意圖不明的龐大軍隊,如同一片巨大的陰影,悄然籠罩在戰局的側翼。羅汝才穩坐中軍,如同最有耐心的獵手,等待著北京城下那場決定許多人命運的戰鬥分出勝負。無論結果是哪一方獲勝,他似乎都已經為自己謀劃好了一條通往權力巔峰的道路。他的命運,乃至整個明末戰局的走向,都係於他這番精妙的算計和耐心的等待之上。

羅汝才的大軍如同幽靈般巡弋在草原,終於抵達了連接關內外的要衝——喜峰口外。也正在此時,他派出的斥候帶來了至關重要的消息:一支規模龐大但隊形散亂、旗幟不整的軍隊,正倉皇向著喜峰口方向潰退而來,看旗號正是皇太極的本部!

“來了!”羅汝才精神大振,眼中閃爍著獵食者的光芒。他立刻下令:“全軍依托長城殘垣與外圍丘陵,迅速布置防線!火炮前置,火槍列陣!快!”他深知皇太極新敗於北京,士氣低落,人困馬乏,正是趁他病要他命的天賜良機。

他的部隊以逸待勞,迅速占據了有利地形。一門門火炮被推上預設的炮位,火槍手們依托著土牆、石堆組成了數道交叉火力網,騎兵則隱藏在側翼,隨時準備發起致命一擊。

當皇太極、代善、阿敏等人帶著從北京城下僥幸逃脫的四萬餘驚魂未定的殘兵敗將,狼狽不堪地趕到喜峰口,以為終於可以逃出生天時,等待他們的卻是另一道更加絕望的死亡之牆!

“開炮!”

羅汝才沒有任何猶豫,甚至懶得派人勸降或交涉。他深知,對於這些窮途末路的野獸,唯有徹底打垮,才能確保自身安全並獲取最大利益。

轟!轟!轟!

熟悉的、令人膽寒的火炮轟鳴再次響徹關隘!炮彈如同冰雹般砸入密集湧來的金軍隊列中,瞬間造成了巨大的混亂和傷亡。緊接著,排槍齊射的爆鳴連綿不絕,鉛彈如同飛蝗,將試圖衝擊防線的金兵成片掃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皇太極幾乎要吐血!他萬萬沒想到,在自家門口,竟然還會遭到如此凶猛、裝備與北京明軍如出一轍的伏擊!“是羅汝才!那個‘曹操’!”由於他也是三國演義的愛好者,所以在明末這些起義首領中,他就記住了名叫曹操的羅汝才一個人,他瞬間也明白了對方的身份和意圖,心中湧起一股窮途末路的悲涼。

代善、阿敏等人拚命組織部隊反擊,試圖殺開一條血路。但在絕對的火力優勢和以逸待勞的守軍麵前,任何衝鋒都顯得徒勞而悲壯。金軍如同撞上礁石的浪花,一次次粉身碎骨。

戰鬥持續了不到一個時辰,金軍丟下了超過五千具屍體和大量的傷員、輜重,陣型徹底崩潰。皇太極見大勢已去,再也顧不得許多,在親兵的死命護衛下,找到一處長城年久失修的缺口,帶著代善、阿敏等少數核心將領和殘存的不到三萬八旗軍,如同喪家之犬般,倉皇逃出了關外,向著遼東方向亡命奔逃。

喜峰口外,硝煙彌漫,屍橫遍野。羅汝才的部隊發出了震天的歡呼,慶祝著這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他們繳獲了大量金軍丟棄的兵器、甲胄、馬匹,甚至還有一些沒來得及帶走的財物。

然而,作為最高統帥的羅汝才,站在臨時搭建的指揮台上,望著遠處皇太極潰逃揚起的煙塵,以及眼前這片狼藉的戰場,臉上得意的笑容卻漸漸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罕見的茫然。

“大王,我軍大勝!是否立刻追擊,直搗黃龍,拿下沈陽、遼陽?”一員部將興奮地請戰。

“追?”羅汝才下意識地重複了一句,眉頭卻皺了起來。

另一員較為持重的將領提醒道:“大王,我軍雖勝,但連續行軍作戰,也已疲憊。且遼東乃建虜老巢,雖經此重創,但仍然有數萬八旗精銳。貿然深入,恐……”

“那……難道就此退回關內?”又有人問道。

羅汝才陷入了沉思。他號稱“曹操”,機變百出,擅長在亂中取利,但真正麵臨這種關乎全局的戰略抉擇時,他那缺乏長遠眼光和宏大格局的“小聰明”便暴露無遺。

退回關內?朱由校洪秀全)會兌現諾言嗎?就算給了王爵,在朱由校和那麼多割據勢力眼皮底下,能安穩嗎?而且自己這一退,等於將到手的遼東又還給了皇太極,之前的血戰意義何在?

繼續追擊?遼東苦寒,人生地不熟,補給線漫長。皇太極雖敗,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萬一陷入僵持,關內的朱由校或者其他勢力趁機抄了自己後路怎麼辦?

他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兩難境地。之前的算計看似精明,無論北京之戰誰勝誰負他都有利可圖。但當真的一戰未能將皇太極主力全殲,反讓其逃回了遼東,下一步該怎麼走,他腦子裡竟是一片空白。他習慣了依附強者、趁火打劫,卻從未真正獨立經營過一片根基之地。

“傳令……全軍在喜峰口外紮營休整,多派斥候,打探遼東虛實以及……關內消息。”最終,羅汝才選擇了最保守的做法——按兵不動,繼續觀望。

他這隻狡黠的“狐狸”,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大勝後,反而因為超越了自身格局的勝利而陷入了戰略迷茫。他停下了腳步,開始患得患失,而這寶貴的時機,正在一點點流逝。遼東的未來,乃至整個明末戰局的走向,也因他這一刻的猶豫,增添了更多的變數。

喜歡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請大家收藏:()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