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沒有給眾多“洪秀全”太多準備時間,冰冷的宣告隨之響起:
【初選階段現在開始。本階段共五道試題,將根據答題正確率及得分,在所有參賽者中選拔出前三百名進入複賽。各時空不設人數上限,全憑諸位本事。】
聲音剛落,第一道題目伴隨著選項,清晰地映現在天幕之上:
【初選第一題:請回答出天父皇上帝是誰?】
【甲、張百忍】
【乙、赫舍裡雍順】
【丙、葉火華】
【丁、阿蒙】
躲在廣東花縣破屋裡的鄭仁坤,看到題目幾乎想都沒想,就在心中或按天幕要求的方式)默念選擇了丙、葉火華。“葉火華”乃是他所接觸的基督教典籍中對“耶和華”的譯名,在他看來,這是毋庸置疑的正確答案。
然而,當他看到天幕隨即公布的實時選擇比例時,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甲、張百忍:3690票
乙、赫舍裡雍順:2票
丙、葉火華:約1200餘票包含鄭仁坤)
丁、阿蒙:幾十票
“荒謬!簡直荒謬!”鄭仁坤隻覺得一股濁氣堵在胸口,“這屆洪秀全的水平竟差到如此地步?!那張百忍分明是玉皇大帝的俗名!那些明末時空的人,按理說接觸泰西傳教士更早,更應知曉上帝便是葉火華才對!還有那幾十個選阿蒙的,更是莫名其妙!至於選赫舍裡雍順的……那真是……不知所謂!”他又是氣憤又是鄙夷,深感與這些“同行”為伍,拉低了自己的層次。
天幕很快公布了評分標準:
【本題正確答案為:丙、葉火華。】
【選擇丙、葉火華者,得100分。】
【選擇丁、阿蒙者,得50分。】
【選擇甲、張百忍者,得30分。】
【選擇乙、赫舍裡雍順者,得負100分。】
“哼!選張百忍的還能得30分,算是念在那是中國至高神隻,情有可原。選那什麼赫舍裡雍順的,給負一百,活該!”鄭仁坤忿忿地想,“可為什麼選阿蒙的也能得50分?這……這沒道理啊!”
他自然不知道,“阿蒙”是古埃及神話中的主要神隻,被稱為“眾神之王”,在曆史演變中確實與一種論上帝觀念有過關聯,被視為某種“原型”之一。天幕的評分標準似乎並非完全基於洪秀全自身的教義,而是涵蓋了一個更廣闊、更古老的“上帝”概念譜係。那幾十個選了阿蒙的人,或許是真有博學之士,或許純粹是蒙的,但無論如何,他們歪打正著,竟得了不低的分數。鄭仁坤隻能固執地認為,那些人絕對是瞎蒙的。
儘管對評分標準有所不解,但首題答對還是讓鄭仁坤稍微鬆了口氣,拿到了寶貴的100分開局。然而,看著那三千多選了張百忍的龐大群體,他意識到,這場“選拔”遠非他想象的那麼簡單。這些數量龐大的競爭者,或許不懂他的“上帝”,但卻有著各自的本土信仰和認知基礎,在天幕這套看似古怪的評分體係下,未必不能獲得一定的分數積累。
初選才剛剛開始,後麵還有四道題。他這位“正牌天王”能否順利突圍,進入三百人的複賽圈,遠非板上釘釘之事。一股新的壓力,取代了之前的憤怒,悄然籠罩了他。
未等眾人從第一題的紛擾中完全回過神,天幕已毫不留情地亮出了第二道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