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消散,天空恢複了往日的模樣,仿佛那場震動五個時空的“天王選拔大賽”隻是一場離奇的集體幻夢。但在廣東花縣官祿布村,鄭仁坤洪秀全)的心卻提到了嗓子眼。
他知道自己賭贏了第一步——他取得了與其他四大天王同場競爭的資格。但同時人心的險惡,卻讓他寢食難安。村裡人多嘴雜,難免會有那等想用他項上人頭換官家賞銀的小人。
然而,他的擔憂很快便被眼前發生的怪事衝淡了。
先是村裡幾個平日裡遊手好閒、心思活泛的後生,想偷偷溜出村去縣裡報信,結果剛走到村口那片熟悉的荔枝林,就像沒頭蒼蠅一樣在原地打轉,明明村外的田埂清晰可見,腳下卻像被無形的牆壁擋住,怎麼也邁不出去。折騰到日頭偏西,幾人筋疲力儘,滿臉驚恐地癱坐在地,嘴裡不住念叨:“鬼打牆!是鬼打牆!”
幾乎同時,村外也傳來了動靜。幾個奉命來巡查“天象異動”的縣衙差役,騎著瘦驢到了官祿布村外。可奇了怪了,他們明明看著村口的牌坊,沿著走了十幾年的土路往裡走,可走著走著,不是莫名其妙繞回了原處,就是眼前景物一陣模糊,回過神來還在村外打轉。
“邪了門了!這官祿布村今天是怎麼了?”一個老衙役擦著汗,心裡直發毛。
村內,甲長和村民們將這兩件事看在眼裡,心中的最後一絲疑慮也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近乎瘋狂的敬畏和崇拜。
“看到了嗎?是上帝!是上帝在護佑著仁坤哥!”一個年輕人激動地大喊。
“連官差都進不來!這是真神下凡了!”
“仁坤哥真是上帝的親兒子!”
一時間,從甲長到普通村民,無論男女老幼,紛紛湧到鄭仁坤那間簡陋的屋舍前,烏泱泱跪倒一片,爭先恐後地要求接受“上帝次子”的洗禮,皈依“上帝教”。
更有甚者,村裡幾戶家境稍好、原本有些瞧不起鄭家破落的外姓人家,竟拉著自己年方及笄的女兒,擠到人前,陪著笑臉對鄭仁坤說:“仁坤……不,二爺!小女模樣還算周正,性情也溫順,願送來伺候二爺,給您做個端茶送水的妃子,也算是我們全家沾點天父的福氣!”
看著眼前這些狂熱的麵孔和那幾位羞怯中帶著期盼的少女,鄭仁坤心中波瀾起伏。權力和欲望的誘惑近在咫尺。但他腦海中瞬間閃過了天幕曾隱約展示的,那些因驕奢淫逸而迅速敗亡的“王侯”景象,以及未來那漫長而艱苦的鬥爭。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躁動,臉上浮現出一種悲憫而肅穆的神情,朗聲道:“諸位鄉親父老的心意,仁坤心領了!但我乃上帝次子,奉天父之命下凡,旨在誅滅清妖,拯救世人,建立地上天國。此身此心,當以天父事業為重,理應清心寡欲,豈可沉溺於凡俗情愛,辜負天父厚望?”
他言辭懇切,目光堅定,仿佛真是一位不染塵埃的聖徒。
拒絕了送上門來的“妃子”,鄭仁坤在村民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神聖了。人們更加確信,他就是那個注定要帶領他們走出苦難的真命天子。
安撫了狂熱的村民,鄭仁坤獨自回到屋內,關上門,臉上的肅穆漸漸被一種深沉的凝重取代。他知道,暫時的安全並不代表高枕無憂。官差這次進不來,下次可能會派更多人來,甚至動用軍隊。這“鬼打牆”能護住村子多久,也是個未知數。
他必須利用這寶貴的時間,儘快將腦海中那些來自天幕啟示的、零散的教義和組織架構整理出來,將這些樸素的村民,鍛造成一支真正有信仰、有紀律的力量。未來的路,布滿荊棘,但他已彆無選擇,隻能沿著這條“上帝次子”之路,一步步走下去。
鄭仁坤回到他那間堆滿書籍和手稿的陋室,剛想靜下心來梳理思緒,族弟鄭仁玕便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他臉上還帶著天幕結束後的興奮與思索。
“坤哥!不,二爺!”鄭仁玕壓低聲音,眼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您寫的那《人間天國策》,道理是好的,指明了方向,罵醒了愚蒙。可要建這‘人間天國’,光有口號和教義遠遠不夠啊!”
他拿起桌上幾張墨跡未乾的草稿,指著上麵粗略的綱領:“比如這土地!我們若要‘有田同耕’,那地主鄉紳的土地如何沒收?是強行奪來,還是贖買?奪來之後,是按丁分田,還是按戶分配?分完之後如何組織耕種?收獲如何上繳、如何分配?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問題,含糊不得!若處理不好,彆說建立天國,內部就要先亂起來!”
鄭仁坤聞言,悚然一驚。他之前更多是從宗教教義和推翻清廷的宏觀角度思考,被族弟這一連串具體而尖銳的問題點醒,頓時感到自己之前的想法確實過於粗略空泛。他拉著鄭仁玕坐下:“玕弟所言極是!來,你我兄弟仔細參詳!”
這一談,便是從日上三竿直到月上柳梢,又挑燈夜戰直至東方既白。陋室之中,油燈昏黃,兩人時而激烈爭論,時而埋頭疾書。從土地製度的細則初步設想按人口平分土地,產品除口糧外歸“聖庫”),到軍事組織的構想設立軍、師、旅、卒、兩、伍的層級),再到基層治理的模式鄉官製度),乃至未來官員的考核、禮儀的規定……一個個模糊的概念逐漸變得清晰,一份粗糙的藍圖開始添加上現實的骨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期間,鄭仁玕的兄長鄭仁發、鄭仁達悄悄推門進來,放下兩個還冒著熱氣的粗陶大碗,裡麵是香噴噴的雞肉和米飯。他們看著埋頭苦思、揮毫潑墨的兩個弟弟,眼中既有擔憂,也有一種莫名的期盼,默默退了出去,掩上了房門。
當第二天的夜晚再次被那巨大的灰色天幕所取代,熟悉的冰冷電子音回蕩在天際時,鄭仁坤和鄭仁玕才從繁密的籌劃中抬起頭。
他們走到屋外,和聚集起來的村民們一起仰望天幕。與昨日的緊張惶恐不同,今天的鄭仁坤心態已然平和許多。他明確了自己作為“上帝次子”的定位,更重要的是,經過一夜與族弟的深入探討,他內心充實了許多,對前路少了些迷茫,多了幾分定見。
天幕之上,並未顯現任何候選者的身影,隻有一行行冰冷的問題依次浮現:
【問:若立聖庫,錢糧何來?】
【問:教眾日增,何以編伍?】
【問:清妖來攻,憑何據守?】
【問:天國之民,何以區彆於清妖之民?】
……
每一個問題,都像重錘敲在鄭仁坤的心頭。這些問題,恰恰是他昨夜與鄭仁玕反複爭論、試圖解答的核心!他看著天幕,如同一位冷靜的觀察者,在心中默默對照、衡量著自己剛剛草擬的那些方略。
“玕弟,你看這‘憑何據守’,”鄭仁坤低聲道,“我等所議,倚仗民心、借助地利、構築營壘,看來方向是對的。但細節還需完善,例如火藥兵器之籌備,便需儘早著手。”
鄭仁玕也凝神細看,指著“何以編伍”的問題應道:“正是!我等設想之軍製,還需更嚴密的章程,賞罰、操練,皆不可廢。”
兄弟二人一邊吃著兄長們再次送來的黃燜雞米飯,一邊借著天幕上浮現的問題,再次審視、打磨著他們那關於“人間天國”的藍圖。官祿布村的上空,無形的屏障依然存在,庇護著這顆在靜默觀察與激烈思辨中不斷成熟的種子。
喜歡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請大家收藏:()天幕:大清要命問答,答對誅九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