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陳遠文要考科舉_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8章 陳遠文要考科舉(1 / 1)

在紅薯粉條作坊進入正式生產後,很快就迎來了中秋佳節。

陳郎中因為是家中獨子,沒有兄弟姐,而馮氏是失憶受傷被陳郎中所救,自然沒有娘家可回,所以以往逢年過節,陳郎中和馮氏都是呆在家裡,等兩個閨女回家探親。

而兩位兒媳婦,一個娘家在大夫田,一個娘家在隔壁佛岡縣,都會在節前提前幾天回娘家探親送節禮。

這次賣秘方給陸家,得了1500,除了建工坊花了100兩,還有1400兩,在節前,陳郎中和馮氏商量了一下,叫齊家中老大、老二和老三一起閉門商議這筆錢該怎麼分配和使用。

當然,這筆錢目前整個陳家村隻有他們幾個和陸家知道,連村長也不知道,秘方是陳遠文夢到的事也被隱瞞了,隻說是陳郎中書中偶得方子,這是陸親家和陳郎中的意思,畢竟有些事情不能太張揚,陳遠文還小,需要好好護住。

陳郎中也想起當年陳遠文小時,他和馮氏帶著他去仙姑廟找神婆算命賜符,神婆跟他說他家小孫子是什麼“天乙貴人”的命,她算不出來,反正就是大富大貴命,隻要熬過小時候就行。

他開始還不信,但現在他信了,他小孫孫發個夢就讓全家差點財富自由了,所以他也很擔心小孫孫泄露天機,引來危險,嚴厲要求全家不得泄露此事。

陳郎中和馮氏其實在召開家庭會議前,已經私下問過陳遠文的意見,畢竟錢是他掙的,他也看出來他這個小孫孫非凡品,不能以普通五歲小孩待之。

陳遠文順勢表達了他想明年入學啟蒙,計劃考科舉的誌向。陳郎中聽後,激動不已,差點老淚縱橫。

在陳老大三兄弟小時,他也幻想過自家三個兒子中能有一個可以學得好的,可以考個功名改換門庭,結果三個大學渣,學了五六年,連醫書也看不懂。

之後他又把希望轉移到下一代的健哥兒和康哥兒這兩位孫孫身上,結果發現這兩位和他們的爹一樣也是同樣的學渣,好在二孫康哥兒雖然天資有限,但勤勞肯學,希望多少能繼承他的衣缽。

他看著三孫誌哥兒也是坐不定那種性子,本來對自家讀書科考已經不抱希望了,想不到他的小孫孫居然有這種遠大的誌向。

他以前在兒子們入學的時候,也找村中的老童生,私塾的夫子陳三叔了解過考科舉的情況,知道考科舉很費錢,首先每年讀書光束修、筆墨紙硯和買書就要五六兩,起碼要讀68年才能進場考試。

單考個秀才就要過三關,縣試、府試和院試,趕考要路費、住宿費、廩生擔保費等等,縣試在本縣考還好點,府試和院試還要落廣州府考,一路考下來,順順利利也要上百兩,要是不順利,有人考到頭發斑白連童生都考不上,更不要說秀才了,至於舉人和進士,對於他們這種窮鄉僻壤來說,簡直是天人一樣的存在,據說他們新設縣所在的地區連個土生土生的秀才都沒有,他們的師資根本拚不過南海縣和番禺縣這些教育強縣,每次考院試都是铩羽而歸。

他當年聽了,心情很矛盾,既想兒子們學好了去科考,又怕自己供不起孩子們多考自己,還想著以後要省吃儉用,輾轉反側難以成眠若乾個夜晚。結果事實證明他這是白擔心了,他家一個兩三個都是學渣,他根本不用愁科考的費用。

現在他的小孫孫自己掙了1500兩,根本不用愁科考的費用,還給家裡村裡都找了活計。小孫孫提出剩下的1400兩,給他留500兩讀書就行,其餘的錢給二叔三叔蓋青磚大瓦房,也把老宅翻新一下,重點說要建什麼衛生間之類的,不要旱廁,哎,真講究。剩下的錢,他們兩位老人家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陳遠文想著,他明年6歲啟蒙,他打算在村裡讀兩年就要轉去鎮裡或縣裡找個秀才辦的私塾繼續讀書,畢竟三叔公自己隻是個老童生,給附近孩童啟蒙認字是沒有問題的,要想考秀才,至少要找個秀才老師才行,再到秀才私塾讀個6年,大約12歲就上場試試,縣試和府試都是一年一次,院試試三年兩次,他準備最多考個6年,如果18歲還考不上,他就準備轉行,去做賬房或者從商也行,在古代18歲已經是大齡青年,結婚生娃了,在此之前還沒有考上秀才證明自己沒有科考天賦,還是早點去掙錢養老婆子女,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好了。

而500兩省著點花,應該夠他折騰到18歲。其實他也想建議阿公用這筆錢去買鋪頭租出去錢生錢之類的,可惜最近出了個山民作亂,老爺子覺得有錢傍身最安全,隻能等過幾年再說了。

陳郎中和馮氏聽了陳遠文的意見後,結合了一下他們自己之前想的分家不分戶的想法,覺得可以提前實施了。

於是,在中秋節前就叫了三個兒子關門商議,陳傳富聽到要分家,第一個站起來反對,他是沒主見的人,離開阿爹阿娘給他拿主意,他不知道該怎麼辦?後來想起爹娘要跟他住,就沒意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二叔一向機靈得很,一來他的兒子們都大了,大家繼續擠在老宅,連個獨立的房間都沒有,他早就愁這個問題了。李氏也在他耳邊嘮叨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每次都被他一句“阿爹自有安排”就頂回去了。所以聽到阿爹說分家後,給銀子給他和三弟各建一座和老宅一樣的六間青磚大瓦房,已經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了,內心不停地點頭,但又擔心被說不孝,父母還在就分家,所以隻能拚命壓抑內心的歡喜,同時希望阿爹阿娘不要被大哥說服改變主意。

陳三叔一向憨厚老實,爹娘說啥就是啥,聽到阿爹說給他建好房子後就成親後,成親後就分家,他也無異議,畢竟,新房子就建在旁邊,想爹娘了走兩步就可以回家,方便的很。

陳郎中看了看三兄弟,看到基本沒異議,就說了分家方案,公中出錢給老三成親,給老二老三在附近買地各建一座6間青磚大瓦房,剩餘的錢,留起500兩給陳遠文做科考用,這個陳二叔和陳三叔也沒有意見,畢竟錢是小家夥憑本事掙的,他們實屬沾光了,剩下的錢一分為四份,三房和他們兩位老人家各一份。

陳二叔心算了一下,三弟娶親最多20兩,這個估計是之前的公中出,一座六間青磚大瓦房大約需要50兩,兩座就是100兩,建工坊用了100兩,啟動資金100兩,留下500兩給小侄子科考,也就是還剩700兩,分成四份,差不多有200兩,可以在縣城買一座前鋪後居的小院子了。

果然,陳郎中和馮氏拿出家中的賬本,告訴大家,公中扣除這幾項支出後,大約還剩800兩,他們打算一家給200兩,老大和老二的就自己領回去,老三就暫時保管在他們二老手中,等成親後再說。

陳老大聽到後也想把錢放在爹娘處,等有用處再問爹娘拿,陳傳貴則和爹娘坦白他想在縣城買一套前鋪後居的小院子買下來,前麵開山貨鋪,後麵住人,再不濟,租出去也能錢生錢。

陳郎中聽到老二和小孫孫說的想法很相近,也想著確實把這麼多錢放在家也不安全,還不如像老二說的買鋪頭出租或做買賣錢生錢。

他決定抽空去找陸親家問計,看陸親家有無好介紹。

至於老三的親事,老大是天賜良緣,自己碰到的,老二則是去自家大姐家走親戚看上人家李氏貌美如花求娶的,而老三是個憨憨,偏偏要求又高,親戚朋友給他介紹了幾個,沒一個有眼緣的,隻能慢慢再尋摸。還有大孫女秀梅今年也15歲了,也要相看了,最大的孫子健哥兒也14歲,過兩年也要相親了,愁啊。

喜歡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