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糯米糍_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6章 糯米糍(1 / 1)

廣東人有“冬大過年”的說法,但是實際上冬至怎麼也不可能大過年的。

陳家村的風俗習慣,過冬至必定要吃糯米糍,軟軟糯糯的糯米糍裡包著蘿卜炒豬肉丁,或者花生紅糖碎,吃一個鹹的糯米糍,再吃一個甜的糯米糍,根本吃不膩。

一大清早,陳家老宅一大家子除了身體比較弱,天氣一冷就特彆嗜睡的陳遠文,其餘人連陳遠誌也早早起來了。

今天過節,阿婆馮氏會做很多好吃的,醒目仔陳遠誌肯定要早起來跟在阿婆後麵偷吃。

阿婆馮氏、黃氏、李氏和陳遠文的大姐二姐做糯米糍,阿公陳郎中則拿了一把鐮刀到小河邊的芭蕉樹下割幾片大大的芭蕉葉回來墊糯米糍,陳傳富三兄弟則磨刀霍霍,劏雞殺鴨宰鵝。

做糯米糍一般有4個步驟,比較繁瑣,另外因為糯米和紅糖都屬於比較貴的食材,所以一般不是過節,陳家村人是不會做糯米糍吃的。

第一個步驟需要提前一天準備一定量的新鮮糯米,將糯米淘淨後浸泡於清水中23個小時,去除多餘水分後瀝乾備用。接下來,將糯米鋪在涼爽乾燥處,晾乾34個小時,直到表麵略微發硬、不黏手。這個過程稱為風乾,可以提高糯米的延展性和美觀度。

第二個步驟,風乾後的糯米需要進行碾製,陳家村采用的是傳統的石磨方式。將糯米逐批放入石磨中,並配合少量清水,用手搓揉碾製,直到糯米粘稠成粉,沒有顆粒感,顏色潔白柔和為止。

第三個步驟是水麵蒸熟。將碾製好的糯米粉均勻地鋪在碗或盤子中,並在其表麵噴些許清水,以免其過於乾硬。然後將碗或盤子放入蒸鍋中,用大火蒸熟,時間一般在30分鐘左右,要確保糯米團充分熟透。

第四個步驟,也就是最後一個步驟是搓團製作,將蒸好的糯米粉倒入大碗中,加入適量清水,用力攪拌成麵團狀。取一定量的麵團搓圓,壓平後放入適量的或鹹或甜的餡料,搓成球狀即可吃用。

陳遠文家每年的糯米糍都做鹹甜兩個口味,一大早,黃氏已經把昨天浸泡晾乾的糯米放入家中的小石磨中小心碾製成粉狀,邊磨邊用手反複搓揉,檢查有無結團或硬粒,黃氏力氣大,很快就磨出一大木盆的糯米粉。

與此同時,李氏正在把陳遠文大姐秀梅清洗乾淨的白蘿卜削皮後切成丁狀,李氏刀法嫻熟,一會功夫就切好了一大盆的蘿卜丁。李氏抬手摸一摸臉上的汗,又拿起旁邊的五花肉,繼續手起刀落,將一條3斤重的人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切成了大小均勻的肉丁。

而另一邊,阿婆馮氏也沒閒著,她把花生炒熟後,倒進竹製的簸箕裡,讓陳遠文二姐秀蘭用手搓掉花生的紅衣,用簸箕把紅衣簸掉。馮氏再將去掉花生衣的花生仁放在石臼裡舂碎,再加入紅糖搗碎攪拌均勻,甜餡料就準備好了。

黃氏把磨好的糯米粉鋪在瓦盆裡噴水後,放入蒸鍋,用大火蒸了起來。趁著蒸糯米粉的時間,李氏開始炒鹹餡料,她先在鍋裡倒上油,等油熱了,把豬肉丁放進去翻炒,等炒出油後,再接著放入蘿卜丁,最後加了幾把切成段的綠油油的韭菜,不一會兒,豬肉韭菜鹹餡料的香味就彌漫開來。

陳遠誌跟著阿婆跑前跑後,最後跑來廚房這邊,看到餡雖然已經炒好了,但是糯米團還沒有蒸好,就偷偷拿了一點餡料坐在廚房的門檻上吃了起來。

大半個小時過去了,糯米粉蒸熟了。黃氏把蒸好的糯米粉倒入大碗,加入清水使勁攪拌,揉成了一個光滑的麵團。全家圍坐在一起,開始搓團製作。

此時陳遠文也被陳遠誌搖醒了,簡單洗漱後也加入其中,他學著長輩們的樣子,先在手裡沾一點油,再取麵團搓圓、壓平,放入餡料,再搓成球狀。

不一會兒,一個個白白胖胖的糯米糍就做好了,做好的糯米團放在裁成正方形的蕉葉上,一個個排得整整齊齊。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自己親手做的糯米糍,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冬至的溫暖在這小小的屋子裡蔓延開來。

吃完作為朝食早餐+午餐)的糯米糍後,陳家人就擔著貢品,主要是一隻燙熟的大肥雞、茶、酒、香燭、金銀衣紙和爆竹等,緩緩往村中的祠堂而去。

祠堂的大門貼著上聯:祠堂恭奉先祖訓,下聯:門第傳承後世賢,橫批:祖德流芳。

字體據說是按照某一位陳家村先祖的字跡雕刻而成,陳遠文雖然不懂書法但也覺得這字寫得蒼勁有力、大氣磅礴。

走進祠堂,裡麵已經有不少同村人,大家都神情肅穆,供桌上也放著不少貢品。陳遠文跟著家人擺好貢品,然後和眾人一起等待其他村民一起到來。

陳家村全部是一個祖宗,同拜一個祠堂的,所以必須十六戶人家全部到齊,十六份貢品全部上桌才能開始祭祖。

好早沒等多久,全村最老資格的族老家姍姍來遲,村長兼族長宣布人齊,祭祖開始。陳遠文手持點燃的香燭,跟在陳家眾男丁身後依次上香叩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阿公陳郎中站在前麵,口中念念有詞,似是在向先祖彙報家中情況,祈求庇佑。陳遠文也跟著眾人一同向祖宗牌位跪下,心中默默許願,希望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希望自己明年起的科舉之旅順順利利,考取功名,為家族增添光彩。

叩拜完後,阿公陳郎中跟著其他當家人一起拿起爆竹,走到祠堂外的曬穀場點燃,劈裡啪啦的聲響在村子裡回蕩。

之後,大家就互相招呼著到自家吃飯喝酒,陳遠文聽著長輩們互相寒暄吹水,交流著八卦信息,那些久遠的往事仿佛在這一刻鮮活起來。

不知不覺,祠堂的人慢慢散去,陳家人也收拾好貢品,帶著祖宗保佑的美好期盼,緩緩走回了家。

一路上,陽光照在他們身上,給這冬至的日子增添了一份寧靜與祥和。

俗話說,“好冬爛年”,冬至天氣晴朗的話,過年的時候就會下雨。陳郎中一家吃過豐盛的晚飯後,還在喝茶聊天,說起天氣,全家都在擔心過年的天氣不好,到時候又冷又下雨,劏雞殺鴨也不方便。

陳郎中讓陳傳貴有空的時候去隔壁村燒炭佬那裡買點木炭回家備著。陳郎中和馮氏年紀大了,落冷雨的日子,需要在屋裡放置火盆取暖才行,以前沒錢,不舍得買木炭來燒,都是用大塊的木柴燒,煙味很大,今年靠著陳遠文的紅薯粉條方子賺錢了,在陳遠文的強烈下,終於舍得買幾袋黑木炭回來燒火取暖。

說著說著,很快就說到新房子的事情,兩座房子都已經建造好了,廚房廁所也建好了,在看過老宅改造後的廁所和沐浴間後,陳二叔和陳三叔咬咬牙,自掏腰包進行了升級改造。房子現在就隻剩床、衣櫃和飯桌等家具進場就可以搬進去了。

考慮到今年過年期間可能會爛年,下雨,陳郎中和陳二叔二嬸商量過後,準備找隔壁村的算命佬在最近找一個喬遷的好日子,給二房在年前搬家,以後二房就獨立出去了,自家開夥,隻有逢年過節才一起吃飯。

陳三叔則繼續住在老宅,等成親後再搬出去,或者直接在新房子成親,但這些都隻是計劃,因為陳三叔還沒有相中的對象。

喜歡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朝考科舉之窮山惡水出名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