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換臨時工人後,林曉棠的手工坊重新找回了高效節奏。退休的張阿姨和李阿姨手藝嫻熟,織出的毛衣主體針腳均勻得像用尺子量過,每天雷打不動完成3件;張嬸、王嫂經驗老道,配合著新夥伴調整速度,四人織主體的日產量穩定在10件;李嫂和趙姐縫補時更是細致,連扣子的間距都用軟尺比對,確保每件毛衣的細節都挑不出錯。林曉棠則每天下班後逐件檢查,重點核對花紋對齊度和收針細節,偶爾發現小瑕疵,當場教大家修補技巧,整個團隊配合得愈發默契。
距離交貨還有3天時,120件毛衣已全部織完,堆在家中客廳像座小山。林曉棠帶著大家做最後一輪質檢,張阿姨拿起一件條紋毛衣,對著光仔細看:“針腳、花紋都沒問題,線頭也剪乾淨了,曉棠,這批貨肯定能讓王姐滿意。”
“是啊,咱們這次不僅沒耽誤進度,還提前完成了,質量比上次還好!”李嫂笑著說。林曉棠看著滿屋子的成品,心裡踏實極了——這是她接的最大批量訂單,也是團隊經曆過“偷懶風波”後交出的答卷,意義格外不同。
交貨當天,林曉棠租了輛三輪車,和張嬸、張阿姨一起把毛衣運往縣城新潮服裝店。王姐早已在店門口等候,看到滿滿一車整齊包裝的毛衣,笑著迎上來:“曉棠,我還擔心你受上次工人的影響趕不上,沒想到你不僅按時交,還提前了3天!”
驗收環節,王姐特意抽查了20件毛衣,從針腳密度到花紋對稱度,再到領口收針,每一項都符合甚至超過協議標準。有位熟客剛好來店裡,拿起一件金線梅花毛衣,摸了摸麵料:“王姐,這毛衣比上次的還精致,金線加得真好看,我要兩件,給我女兒也帶一件!”
短短一小時,就有五位顧客下單,王姐笑得合不攏嘴,當場拿出手工費:“120件,每件1塊5,一共180塊,你點點。”
林曉棠接過厚厚的一遝錢,指尖傳來的重量讓她心裡發燙——這是她做手工生意以來賺的最大一筆錢,比之前50件訂單的收入翻了兩倍還多。她沒立刻點數,笑著說:“王姐,我信得過您。下個月的訂單,您要是有新款式,隨時跟我說。”
“有!當然有!”王姐拉著她的手,興奮地說,“我已經統計好了,下個月要150件,還想讓你設計幾款兒童毛衣花紋,現在好多家長都想給孩子買手工毛衣,肯定能賣爆!手工費給你漲到每件1塊6,你看怎麼樣?”
林曉棠又驚又喜:“150件沒問題!兒童毛衣花紋我這就開始設計,保證讓您滿意!”
從服裝店出來,張嬸拿著剛分到的28元手工費,激動得眼眶發紅:“曉棠,我這輩子都沒一次賺過這麼多錢!跟著你乾,真是選對了!”張阿姨也笑著說:“是啊,我們退休在家沒事乾,現在既能賺零花錢,還能跟大家一起做事,日子都熱鬨了不少。”
林曉棠把屬於自己的55元扣除其他工人報酬後)小心收好,心裡滿是成就感。回到家屬院,她第一時間把手工費分給大家,每個人都拿到了比預期更多的報酬,院子裡滿是歡聲笑語。
沈廷舟聽說訂單順利交付,特意過來道賀,還帶來了一本《手工毛衣設計大全》:“恭喜你賺了大錢!這書裡有很多兒童毛衣的花紋設計,你可以參考參考,說不定能設計出更受歡迎的款式。”
“謝謝您沈科長!”林曉棠接過書,心裡暖暖的,“這次能順利完成訂單,多虧了您幫我找的張阿姨和李阿姨,不然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都是你自己管理得好。”沈廷舟笑著說,“遇到工人偷懶,你能及時解決,還能穩住團隊士氣,這說明你不僅手藝好,還會管理。以後手工生意做大了,你完全可以開個正式的工作室,招更多人,說不定還能做成縣裡的手工品牌。”
林曉棠眼睛一亮——開工作室、做品牌,這些她之前連想都不敢想的事,現在似乎離自己越來越近了。
晚上回家,林曉棠把55元錢交給劉桂蘭。劉桂蘭看著手裡的錢,激動得手都在抖:“我家曉棠現在真是太能乾了!這錢夠咱們母女倆三個月的生活費了,以後再也不用省吃儉用了!”
“媽,這隻是開始。”林曉棠拿出《手工毛衣設計大全》,“下個月我要接150件兒童毛衣訂單,還想設計新花紋,等賺了更多錢,咱們就租個大點的房子,再把曉雅接到縣城來讀書。”
劉桂蘭連連點頭,眼眶濕潤:“好!好!媽都聽你的!”
林曉棠坐在書桌前,翻開設計書,一邊看一邊畫草圖。燈光下,她的眼神格外堅定——從最初的零散訂單,到現在的大額長期合作;從隻能靠自己摸索,到現在有團隊、有規劃,她的手工生意一步步走上正軌。而這份靠雙手和努力換來的收獲,不僅改善了家裡的生活,更讓她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價值。未來,她會帶著這份底氣,繼續在手工和技術的道路上穩步前行,去實現更多曾經不敢想的夢想。
喜歡八零旺夫:搞廠帶娃雙開掛請大家收藏:()八零旺夫:搞廠帶娃雙開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