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棠的製服修改業務漸漸步入正軌,每天都有三四件製服要改,可手工縫製的效率卻成了難題——一件製服的褲腳改短,用手縫要一個多小時,要是遇到需要拆肩線、改腰圍的複雜活,更是要耗上兩三個小時,常常忙到深夜才能休息。
這天晚上,林曉棠縫完最後一針,揉著發酸的手腕,忍不住歎了口氣。劉桂蘭看在眼裡,心疼地說:“曉棠,你這手都快累腫了,要是有台縫紉機就好了,能省不少力氣。”
“縫紉機哪那麼好借啊?”林曉棠苦笑,“咱們家屬院沒人有縫紉機,外麵的裁縫鋪也不會外借,隻能慢慢縫了。”
這話剛好被來送技術資料的沈廷舟聽到。他站在門口,笑著說:“其實工廠的後勤科有兩台閒置的縫紉機,之前是用來縫補車間的帆布手套,後來換了新設備,那兩台就放在倉庫裡了。我明天幫你問問,看能不能借一台給你用。”
林曉棠驚喜地抬起頭:“真的嗎?那太好了!有了縫紉機,我改製服的效率能提高一倍,再也不用熬到深夜了。”
“你先彆急,我明天去跟後勤科的李科長溝通,應該沒問題。”沈廷舟看著她眼裡的光,心裡也跟著高興,“不過縫紉機有點重,到時候我幫你搬到家裡來。”
第二天一上班,沈廷舟就去了後勤科。李科長聽說林曉棠要借縫紉機改製服,還幫了不少員工解決製服不合身的問題,爽快地答應了:“沈科長,這縫紉機閒置著也是浪費,林姑娘能用它幫大家做事,是好事!你讓她隨時來搬,用完了還回來就行。”
沈廷舟立刻把好消息告訴了林曉棠。下班後,他還特意找了兩個同事,一起把縫紉機從倉庫搬到了林曉棠家。這是一台黑色的蝴蝶牌縫紉機,機身保養得很好,踩起來很順暢,隻是有些零件需要稍微調整。
沈廷舟蹲在地上,仔細檢查縫紉機的零件:“針腳調節器有點鬆,我幫你修修,再上點機油,保證好用。”他從工具箱裡拿出螺絲刀和機油,熟練地調整著零件,動作乾脆利落。林曉棠在旁邊幫忙遞工具,看著他認真的側臉,心裡暖暖的。
沒過多久,縫紉機就修好了。沈廷舟踩了踩踏板,針腳均勻地落在布上,他笑著說:“好了,你試試。”
林曉棠坐在縫紉機前,拿起一件需要改褲腳的製服,按照之前的標記,慢慢踩下踏板。縫紉機的針頭飛快地移動,原本需要一個小時的褲腳修改,隻用了十分鐘就完成了,針腳比手縫的更整齊、更牢固。
“太好用了!謝謝您沈科長!”林曉棠激動地站起來,眼裡滿是喜悅,“有了它,我以後每天能多改好幾件製服,再也不用熬夜了。”
“不用謝,能幫到你就好。”沈廷舟看著她開心的樣子,嘴角也忍不住上揚,“不過用縫紉機時要注意安全,彆傷到手。要是遇到故障,隨時跟我說,我幫你修。”
接下來的日子,林曉棠的製服修改效率大幅提升。之前改三件製服需要六個小時,現在用縫紉機,三個小時就能完成,還能抽出時間織圍巾、學技術。她還把縫紉機擦得乾乾淨淨,每次用完都蓋上防塵布,小心翼翼地保養著——她知道,這台縫紉機是沈廷舟幫忙借來的,一定要好好愛護。
有一次,廠辦的王姐拿著兩件裙子來找她:“曉棠,我這兩條裙子腰圍太大了,你幫我改小一點,下周要參加廠裡的文藝彙演,著急穿。”
林曉棠看了看裙子的麵料,笑著說:“您放心,明天就能改好。”當天晚上,她用縫紉機快速拆縫腰圍,還在裙子的腰側加了個小小的蝴蝶結,讓裙子更顯精致。王姐來拿裙子時,穿上一試,又合身又好看,激動地說:“曉棠,你這手藝真是絕了!比外麵的裁縫鋪做得還好,以後我的衣服都找你改!”
隨著效率提高,林曉棠的手工生意也越來越紅火。她不僅接製服修改單,還開始接連衣裙、襯衫的修改訂單,甚至有同事請她幫忙做小孩的衣服。為了感謝沈廷舟的幫助,林曉棠特意用剩下的藍色布料,給他做了個筆袋,上麵還繡了個小小的機床圖案。
“沈科長,這是我給您做的筆袋,謝謝您幫我借縫紉機。”林曉棠把筆袋遞過去,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您平時用鋼筆和圖紙,正好能裝進去。”
沈廷舟接過筆袋,摸了摸上麵精致的機床圖案,眼裡滿是驚喜:“太謝謝你了,這個筆袋很實用,我很喜歡。”他當場就把鋼筆和幾張圖紙放進筆袋裡,大小正好,很是合適。
晚上回家,劉桂蘭看著女兒整理訂單的樣子,笑著說:“曉棠,你現在真是越來越順了,有沈科長幫你,生意也越來越好,媽真為你高興。”
“是啊媽,要是沒有沈科長,我也借不到縫紉機。”林曉棠看著縫紉機,心裡滿是感激,“我會好好利用這台縫紉機,把手工生意做好,也會努力學技術,不辜負大家的信任。”
窗外的月光灑在縫紉機上,泛著柔和的光。林曉棠知道,這台縫紉機不僅提高了她的手工效率,更承載著沈廷舟的關心和幫助。而這份溫暖,會成為她前進的動力,讓她在技術學習和手工生意的道路上,都能走得更穩、更遠。
喜歡八零旺夫:搞廠帶娃雙開掛請大家收藏:()八零旺夫:搞廠帶娃雙開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