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爺子回了陳家莊子,陳承安則是繼續留在祖宅這裡,梳理著最近的大小事情以及修行方麵的心得,繼續琢磨修行之道,算是一種閉關。雲翳依舊在外圍一邊修行一邊警戒。
陳承安暗自探查了一番也沒看出雲翳修行的是何種功法,隻是雲翳的修行速度很快,這次在禁地祖宅這裡修行,雲翳除了負責警戒之外,與上次修行相比,實際上內心世界是徹底放沒了戒備,本就是直麵過生死,感受到了陳承安和陳破山對他的善意之後,他更是徹底放下心來,不問前塵,不想過往,成了活在當下的真實寫照,也印證了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那句話。修行速度自然比之上次更為迅猛,眼下已經無限接近於地脈境,隻差一個契機便可突破。
陳承安並未打擾他,盤膝坐在祖宅門口,此刻他無法提升修為,便翻看腦海中新進得來的陣道傳承。
陳承安兩世為人,對丹道有著無比的熱愛,但陣法一道他實在是沒有太多的興趣,隨意翻看之間,本心並未打算鑽研,全當無聊打發時間了。
那日酒桌之上,陳承安把陳家發展的一些契機提出,有陳老爺子和忠伯二人操持,陳承安就當起了甩手掌櫃,實際上這也是正確的做法。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陳承安自信在煉丹一道罕有對手,但是其他方麵陳承安不是沒自信,是沒那個心思,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普通人做事情,修士修行,各自對應各自的領域,若是分心過多,可能會導致接觸的每一個領域都淺嘗則止,無法做到極致。
上輩子他是成為丹帝之前,因不能修行而受儘白眼,身體孱弱,整日為了生存而憂愁,像極了大多數人。
那時候的陳承安有著在他看來不切實際的野望和幻想,也期待著有朝一日一切自己能夠擺脫命運的桎梏,不奢望輝煌,起碼成為一個修士,不求快意恩仇,隻想著能與彆人一樣。他努力著,後來成了丹帝,但是無法修行這件事成了他一輩子的遺憾。
陳承安的無法釋懷是擺在明麵上的事實,漸漸地被自己接受,漸漸地陳承安與自己和解,漸漸地陳承安心態變得穩固,不再糾結,安安靜靜地在自己的小小的醫館裡懸壺濟世,看著紅塵滾滾人來人往。
當時有個高校畢業的小夥,北方人,直率且爽朗,畢業就在一家國企任職,後來結識了一個漂亮的女孩兒,兩個人如膠似漆很快便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然後小夥子拚命工作,為了賺取兩個人過日子的家底,毅然同意被單位派遣去了戰火紛飛的敘利亞,可惜真摯的愛情最終輸給了距離,接到女友已然嫁人的消息,小夥子在底格裡斯河畔頂著腦袋上飛來飛去的子彈揪著頭發歇斯底裡給自己打來了視頻電話,這一刻他失去了努力的動力,他彷徨且迷茫。
還有人,陳承安可以判定其為一個好人,但是太過純粹,看起來一副嘻嘻哈哈的模樣,內心世界卻是拒任何人於千裡之外,風裡來雨裡去地忙碌這家庭,忙碌著事業,忙碌著不被理解的忙碌,每天依舊嘻嘻哈哈,但是其內心早已千瘡百孔,誰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個小小的契機就會讓他崩潰。
紅塵滾滾滾,人間百態。後世的陳承安在小小的醫館裡聽著世界的嘈雜,他也隻是無奈地笑笑,儘心儘力去診治,去續命,可是最終讓生命走到終點的,不一定是生理上的傷痛,而是源自一種被世道賦予的叫做做哀莫大於心死的涼薄。每個人都行色匆匆,來不及看或者拒絕去看身前三尺以外的其他人,除非這個人是被其惦記的。
陳承安得到的陣道傳承很是完善,也很是玄奧,祖麒麟也是個憊懶的性子,這東西他烙印在腦海裡之後,自己甚至沒怎麼琢磨過,然後傳給旁人都是一股腦將腦海裡的烙印完全照搬過去,完整得很。實際上,陳承安得到的是完整的昆侖墟陣道傳承,陳家老祖得到的卻是其中的一部分,主要還是祖麒麟那時候剛剛到這個位麵,下意識地有所保留所致。
現在的祖麒麟與陳承安簽訂了血契,陳承安自然可以查看完整的陣道傳承。
先熟悉陣法的一些基礎,這些陳承安耳濡目染之下基本已然掌握,再高深的就是五行變化,陰陽調和,這些都是陣法運轉的基礎,其中變化無窮,根據每個人理解的偏差又會產生許許多多變數,還是那句話,一萬個人裡有一萬個哈姆雷特。
陣道傳承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這個位麵陳家老祖縱橫天下的看家本領,便是無中生有陣,被譽為古往今來陣法絕唱,其中闡述的布陣之法脫離世俗概念中的陣法形式,獨樹一幟,彆出心裁。
通常布陣,需要一個或多個陣眼,然後需要一些輔材,比如陣旗或者陣盤,然後刻畫陣圖形成一個由靈力構成的獨立架構來實現陣法的功能。這其中陣眼或者輔材需要利用一些靈力做引子,來引動天地之勢或者其他自然界的能力,亦或者自身陣眼作為動力源來驅動陣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無中生有則是另辟奇徑,以人體為主陣眼,利用人體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屬性形成陣基,然後最後的核心內容則是人體對應周天星鬥的位置形成周天星辰大陣,此陣法包羅萬象千變萬化,修行到極致一人可困住一方界域,亦可毀滅一方界域。按照創造此功法之人的表述,此陣大成,遭天嫉。心法源自上古,也不知是哪位大能創造出來的。
陳承安前一世花了大力氣得了此心法,原本還打算利用此陣法的原理,將一些五行天材地寶收入體內相應屬性對應相應穴位,以此布置陣法並解決自己無法修行的隱患,奈何上輩子的體質真的奇葩無比,靈物尋到了,但是身體仿佛是個漏鬥,任何靈氣一旦進入體內便以十分快捷的速度散逸出去,一絲一毫也保留不下。最後陳承安也就放棄了。
如今看麒麟給出的陣道傳承,才知曉這無中生有的陣法原來也是昆侖墟傳承。這一世隱患解除,而且可以不用天材地寶便可布置陣法,這如何不進行嘗試一番?
打定主意,陳承安盤膝端坐,心神散出,將星空中的星辰位置一一對照,然後緩緩運轉心法,引導靈氣,按照無中生有的法門嘗試布置陣法,一夜過去沒有絲毫進展,陳承安知曉這功法逆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索性調整心態,繼續佛係起來,清晨雷打不動地吸收朝陽紫氣。《混沌羽化經》已然自行在體內形成循環,不再需要刻意修煉,功力也是日漸深厚。
昆侖傳承不愧是源自上古的絕世功法,以陳承安丹帝的神魂之力,用了接近十日光景方才堪堪摸到門徑,若想布置出陣法,怕是還需要無數次演練修行才能行。這時候陳承安又再次想起了剛悟的劍道。
修士爭鬥,飛劍屬於常規手段,劍修的攻伐之力乃是修士當中最強的,但陳承安有個壞習慣,他不喜歡佩戴任何兵刃,所以他也從不關注兵器類的修行之法。
如今有了劍道傳承,他也算有了一門攻伐手段,但他仍舊不喜歡使用兵刃。陳承安隨身攜帶的能當做武器用的,也就是醫者常用的銀針了,他總不能跟人對戰的時候,人家禦劍他禦針吧,有點太東方不敗了。陳承安不由得一陣惡寒。
沒來由地,陳承安再次想起了蜀山劍派山門上的那個“劍”字,那字跡在腦海裡是如此清晰,據說有人觀碑而悟得劍道,陳承安想起了一則傳說,曾經有一位劍道天才,觀察這石碑十載,最後明悟了劍道終極殺招萬劍歸宗的法門。
萬劍歸宗,哎?那不就是不用劍的?陳承安心頭火熱,蜀山有一門劍法叫做《無劍術》,貌似也是與萬劍歸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自己剛好還記得,這不是巧了嗎,哈哈!
陳承安每日的日常裡多了一項,像個傻子一樣對著空氣禦劍,當然,這劍看不見。
就在這陳家莊子的禁地祖宅,陳承安待了半個月,陳老爺子差人前來傳話,說是讓陳承安準備一下,準備參加通天路的試煉。
喜歡華夏丹師的異界之旅請大家收藏:()華夏丹師的異界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