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逃走了,白雲城再也沒有這個劉家的立足之地。
城主燕北歸與陳老爺子以及趙家、沈家的家主商議一番,白雲城三大家族瓜分劉家在白雲城的產業,三個家主心照不宣地將一些好處送給了燕北歸,白雲城很快恢複了平靜。不過煉神教的人還在白雲城裡隱藏著,躲在暗處暗戳戳地不知道在謀劃著什麼。
整個白雲城外鬆內緊,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劉家,對於白雲城各方勢力以及百姓來說已經是極好的結局,不過劉家產業需要一段時日的消化,而且隨著方莫愚的到來,小胖子龐勳和雷虎以及北門清清還有顧博也都來到了白雲城。
這日城主府議事廳再次坐滿了人,不過這次多了些陌生的年輕麵孔,以方莫愚為首,老老實實地跟在陳承安的身後,像極了一群小跟班。
燕北歸再次讓白雲城裡的首腦們聚集在一起,還是為了商議如何應對朝廷的征召令。
白雲城太平了幾十年,白雲城的人們大多沒經曆過戰爭,也不想參與到戰爭中去,但是朝廷下了令,儘管如今的朝堂是那麼遙遠的字眼,朝廷的政令可能在很多主城都會被當做廢紙,但是燕北歸曾經是一個將軍,燕北歸忠於自己的國家,所以燕北歸召集眾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白雲城出兵,燕北歸親自帶隊,城中所有家族和勢力分出拿出自家實力的兩成人員編入白雲城新組建的軍隊當中去。
整個議事廳很沉默,沒人反對,也沒人同意,就那麼沉默著。
陳破山第一個開口:“老夫不懂那些大道理,但是白雲城承平已久,沒人願意舍棄這種祥和的生活,但是如若北海那邊戰事失利,戰火必然會燒到白雲城,到時候生靈塗炭,白雲城向西是關隘,向東則是無險可守的一馬平川。所以老夫認為還是將第一拒在關外更為穩妥,我陳家二郎很多曾經都是邊軍,為了家園,重新披甲又有何妨。我陳家有虎賁衛三百人,老夫打算讓虎賁衛出兵六十人。”
“我沈家沒那麼多護衛,隻有兩百多人,我沈家出兵四十人。”沈家家主沈河開口說道。
“我趙家同樣出兵六十人,不過敢問城主大人,若是我等所出的私兵有了傷亡,撫恤問題是朝廷負責還是城主您這邊負責?”趙家家主趙承開口詢問。
“按理說應該由朝廷支付一應費用,包括兵卒的糧餉、武器以及撫恤。不過征召令並未提及,不過我等兵都出了,這點費用也一並自行解決了吧。”燕北歸倒是光棍,以目前朝廷的狀況,怕是拿不出這筆費用的,不如提前說好了,讓各家各自負擔這筆費用。
底下這些白雲城的頭頭腦腦也很是無奈,三大家族出的私兵實際上都是私有財產,哪怕有了戰損,給不給撫恤都是無所謂的事情,這些所謂的兵卒以及家眷都是奴籍,掌握在都在各家手裡,給了撫恤也是左兜掏右兜,走個過場罷了。但是城中的其他勢力卻並非如此的,像之前被陳老爺子差點滅了的猛虎幫,一群人聚義在一起,靠收保護費為生,吃了這頓沒那頓的那種,自己養活自己否費勁,讓出人出錢,行是行,但是他答應了也沒用,因為的的確確是沒錢。
議事廳再次陷入沉默。
此時陳老爺子再次站起身形,提議道:“白雲城的一些勢力並無過多錢財,這出兵的糧餉以及撫恤,我陳家可以負擔一些。”實際上自從上次陳承安與陳老爺子商談以後,如今陳家的烈酒、佐料以及細鹽都已開始銷售,作坊規模一擴再擴,那日拍賣會賣出去的各種經銷權也徹底開始運作,前來與陳家合作的各大主城的商人絡繹不絕,陳家如今資金雄厚,陳家的護衛對外宣稱是三百虎賁衛,實際上護衛規模已然悄悄擴張至三千人,為了這三千護衛,忠伯跑斷了腿,這些時日輾轉在各大主城的牙行,買了很多人充入護衛當中,其中有修為的就不下四百人之多。
也幸好陳家的府邸是個莊子,悄咪咪擴充了數千人外人根本察覺不到,就連莊子裡的莊戶們也隻是覺得最近多了一些生麵孔而已,偌大的莊子依舊顯得極為空曠。
這些護衛就是陳老爺子為了日後經營陳承安所說的那個鏢局做的準備。
以陳家如今的財力,千把人的糧餉和撫恤根本不值一提,陳家莊子用不了數日時間便可賺回來。但是陳老爺子還是很低調地說負擔一部分,主要是不想讓引人注目而已。
之後另外兩家也紛紛解囊,最後,燕北歸拍板,城主府與三大家族每家承擔四分之一,四家共同承擔這次出兵的糧餉和撫恤。
糧餉有了著落,城中各方勢力的頭頭腦腦長長舒了口氣,然後場中氣氛再次踴躍起來,各家紛紛表示出人出力,最後白雲城征集到了一千人的兵力。
這時陳承安提議,城中的各大家族已經出了不少力氣,城中的那些幫派不如儘數編入這次出征的隊伍。城中的幫派實際上之前都是依附在劉家的,這些幫派才是白雲城不安定的因素,因為這些幫派不事生產,更不懂得經營,說好聽了叫做幫派,實際上就是一些盲流子聚集了在一起,靠著坑蒙拐騙偷來過活,這些幫派很多都被成老爺子連根拔起,如今剩餘的都是一些小嘍囉,沒了約束的這些閒散人員不如這次都隨軍出征,也算有了個營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一提議贏得了普遍的讚同,不過這樣一來,這些幫眾加起來接近兩千人,糧草和糧餉需要重新分配了。
最後還是燕北歸拍板,城主府、三大家族負責兩千人的費用,另外一千人由城中其餘勢力共同承擔。大家算了算賬,咬咬牙也能負擔得起,於是錢糧之事也徹底敲定。
人員有了,錢糧有了,趙家的家主趙承再次提議,打算讓城中的年輕一輩參與參與曆練一番,實際上若是真想讓自己的後輩參與,出兵的時候將後輩塞進去就行了,之所以提出來,趙承打的主意便是想堂而皇之地讓後輩在參與的同時,能在隊伍中擁有特權,是三千人的隊伍不可能就一個人管理,他想直接讓自家子嗣到燕北歸帳下當個副將偏將啥的,順帶著將沈家和陳家的子嗣也拐帶著去北海前線,他趙承有三個兒子,沈家和陳家都是獨苗一個,就看這兩家答應不答應了。
原本的四大家族,劉家與趙家就有些曖昧,這次劉家被滅,趙承有些憤憤之餘,也有了危機感,所以他提出的這個計劃,一方麵是惡毒的心思,另一方麵則是心裡發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