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拖_華夏丹師的異界之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6章 拖(1 / 1)

皇帝帝辛看著顧太師那封控訴周文元及周家罪狀的字字泣血且附有靈魂影像鐵證的奏章,再看著衛國公義憤填膺的聲援,聽著龐宰輔在朝會上引經據典、慷慨陳詞地為陳破山“激於義憤”辯護,感受著以雷家為首軍方大佬們沉默卻無比堅定的支持壓力……龍椅上的天子,臉色變幻不定,內心則是憤懣無比。

帝辛繼位之時就開始慢慢改變大周皇權式微的現狀,這次太師出征正式其中關鍵的一個環節,這時周家跳出來搞事情,帝辛段然不能讓其得逞,但朝堂之上有些事還是要一步一步來,走錯一步可能就會導致滿盤皆輸。

周家?一個跳梁小醜般的家族,死了個不安分的侍郎,還敢喊冤?證據確鑿,死有餘辜!關鍵是,為了一個周文遠,得罪手握重兵的顧太師、衛國公,以及明顯潛力無限、背景深厚的陳承安,還有龐家、雷家這些頂級門閥?這筆賬,傻子都會算!

帝辛這老小子還有一個算計,將周家抄家滅門,又是一大筆銀子進賬,他的內庫裡如今耗子進去都得哭著出來,這皇帝窮得底兒掉。不過太師來信與帝辛又叮囑了一番,這次下聖旨要注意朝廷裡大臣們的動向,儘量不要引起太多人的反彈。

帝辛這個老六直接召龐宰輔入宮,詳細商榷一番,聖旨直接秘密下達,宰輔那邊隨手同意,等到事情坐實了,再昭告天下。

很快,聖旨便到了寒溟關。

周文遠,通敵叛國,罪證確鑿,死有餘辜!褫奪一切官爵,責令內務府查抄家產周家本家也受到嚴厲申斥和調查,元氣大傷)!陳破山護國心切,情有可原,這次為國除奸!賜金帛若乾,以示安撫。另封陳破山為寒冥王,陳破山坐鎮寒溟關,關在人在!陳承安戰功卓著,建設寒溟有功!特旨宣召,即刻入京覲見,聽候封賞!著令沿途州府,妥為接待,不得有誤!

為何是內務府而不是刑部,帝辛動了小心思,太師隸屬於皇家,這件事是太師揭發的,功勞屬於太師,也就是屬於皇家,所以吵架這事兒就由內務府負責,查抄出來的財產中自然就流入宮中。

這道聖旨,算是為這場風波畫上了一個官方句號。周家成了棄子,陳破山安然無恙,而陳承安,則正式被推到了帝國政治舞台的中央!

接到聖旨時,陳承安正在寒溟城工地上與陳福、火燁等人商討水力鍛錘的設計。他平靜地接過那卷明黃的綢緞,臉上並無太多意外或驚喜。

先前與顧太師商議時,他二人便將這破局之法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皇家自有其權衡之道。如今大周王朝勢微,雖頂著天子名分,號令天下,實則地方三十主城早已形同藩國,自立門戶。然而,這位登基的帝辛皇帝,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老六”——表麵不動聲色,暗中卻極善謀算。自登基以來,他勵精圖治,費儘心機,竟也在這分崩離析的棋局中,為衰頹的皇權掙回了幾分微弱的話語權。

此番顧太師掛帥出征,明麵上是為朝廷平定叛亂,實則有另一層深意——為皇室募兵!

原本拱衛京畿的力量,著實寒酸。禁衛、宿衛兩軍相加,不過萬餘人。其中修士比例雖高於尋常,也不過十之二三,遠遜於陳承安麾下龍驤軍的精銳程度。衛國公鎮守北關,直屬的“狼衛”亦僅萬餘人馬。京畿八營所轄龍衛軍,合計兩萬有餘——這便是皇家能動用的全部家底了。其餘重兵皆戍守邊陲,抵禦外侮,輕易動彈不得。無兵無權,皇家的存在感自然稀薄。

顧太師此次出征,正是借平叛之名行擴軍之實。臨時募集的兵員,加上各主城“支援”而來的將士,待戰事一了,太師便會將其悉數帶回京都,劃歸皇室麾下。手握更強的兵鋒,皇室方能重振聲威,奪回話語權。此計,顧太師並未瞞著陳承安。

正因如此,此番回京,太師特意叮囑陳承安,不妨從“替陛下搞錢”處著手。隻要能為空虛的國庫充盈財源,解了陛下的燃眉之急,帝辛這位皇帝,斷然不會虧待於他,而且太師還特意叮囑,帝辛這位皇帝很好,隻不過有的時候礙於皇家威嚴,不得不擺架子而已。

太師還點明了一個關竅,雖聖旨已下,但他這位統兵在外的太師,仍有轉圜餘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陳承安何時班師回京,最終還是太師說了算。他大可讓陳承安再立幾場戰功,一來軍功是加官進爵的硬通貨;二來,這些功勞更是護身符,關鍵時刻足以抵銷一些可能的“罪責”,以作擋災之用。

“太師還真是個辦事兒的人。”陳承安心中默念。

朔風凜冽,寒冥關二期的營建卻未曾停歇。陳承安主持大局,轉眼兩月已過,一座名為“寒冥城”的雄城雛形,已如蟄伏的巨獸,在茫茫北疆拔地而起,初具超級大城的恢弘氣象。

時值隆冬,嗬氣成霜,滴水成冰。然而,這寒冥城未來的主人,正是此刻在風雪中揮灑汗水的建設者們。為自己築造家園,那份源自心底的熾熱驅散了嚴寒。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希望的光彩,動作麻利,號子聲此起彼伏,在凍土上砸出鏗鏘的節奏。陳家莊子的精銳營造隊伍抵達後,如虎添翼,施工進程陡然加速。這些經驗豐富的匠師不僅按圖索驥,更依據實地情況,對陳承安最初的規劃提出了精妙的優化與調整,使得這座新生的城池在風雪中依然日新月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寒冥關的消息,如同燎原的星火,隨著歸家休整或傳遞消息的軍卒,悄然散播向飽經苦難的故土。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活著”這個最卑微也最強烈的渴望,寧可舍棄祖輩相傳的故園,裹緊單薄的衣衫,拖家帶口,義無反顧地投奔這北地苦寒之所。

天寒地凍,堅硬的凍土宛如鐵板。鐵簽子砸下去,往往隻能濺起點點火星,留下淺淺的白印,效率可想而知。然而,這些新來的移民,以及早已在此紮根的工匠們,仿佛不知疲倦為何物。他們黝黑粗糙的臉龐被寒風刻出道道裂口,雙手布滿凍瘡和老繭,卻總掛著滿足而充滿乾勁的笑容。那笑容裡燃燒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竟似要將這酷寒的天地融化。陳承安佇立在初具規模的城垣上,目光掃過一張張在寒風中依然鮮活、充滿希望的笑臉,心中湧起沉甸甸的責任。他暗暗發誓,定要將這片荒涼苦寒之地,打造成一方真正的樂土,絕不讓這些懷揣滿腔熱血投奔而來的人們,最終隻收獲失望。

與此同時,京城,大周朝堂。

太師顧霄漢的奏折已呈於禦前。奏折中詳述了北疆天寒地凍、工程吃緊的現狀,強調陳承安作為寒冥關建設的核心人物,兼之眼下前線戰事膠著,正急需此等少年英才效力,實難抽身回京。他懇請朝廷恩準,待戰局稍定、寒冥關建設進入收尾階段,再行召陳承安回朝複命。奏折末尾,太師筆鋒如鐵,擲地有聲地加了一句:“若朝中有人執意阻攔,便請其親赴北疆關塞前線,以觀實效!”

帝辛覽畢,朱筆一揮,禦批遒勁有力:“朕,準了!”

當今朝堂,若論一言九鼎、無人敢逆者,非太師顧霄漢莫屬。他乃天子帝辛的啟蒙恩師,更身負“破妄之眼”的神異修為。此術最忌虛言妄語,若太師所言不實,修為便會倒退。因此,帝辛對太師之言深信不疑。在這權力場中,縱是天子,亦難事事乾綱獨斷,唯有太師,其言便是不可撼動的鐵律。

帝辛剛剛準了太師所奏,戶部隊列中,便有幾名官員按捺不住,急急出班諫言,語調帶著不容置疑的急切:“陛下!陳承安督建寒冥關已久,當立即召回述職!後續營造,理應交由工部全權負責,戶部嚴加核驗錢糧支用!”

弦外之音,昭然若揭——無非是想趁城池將成,摘取這來之不易的碩果。

帝辛這個老六心中早已冷笑不止,麵上卻不動聲色。他方才宣讀太師奏報時,故意隱去了最後那句“誰阻攔誰上前線”的關鍵之語。此刻,他好整以暇地俯視著階下急切跳出的官員,慢悠悠地將奏折最後一段朗聲讀出:“……若朝中有人執意阻攔,便請其親赴北疆關塞前線,以觀實效!”

話音落,金鑾殿內霎時一片死寂。方才還慷慨激昂的戶部官員們,如同被瞬間凍僵,臉上的急切瞬間化為錯愕與驚惶,表情僵在臉上,如同硬生生吞下了一塊冰坨,吐不出又咽不下,難看到了極點。

帝辛冷眼掃過這些麵如土色的臣子,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厭惡與不屑。他真想順水推舟,將這幾個滿肚子私心、罔顧邊關將士與流民死活的蠹蟲,一股腦全扔到北疆前線去,讓他們親身體驗一下何為“苦寒”與“凶險”!然而,理智終究壓下怒火。這些人背後盤根錯節的皆是門閥世家的勢力,牽一發而動全身。工部掌營造,戶部掌錢糧,皆是國之命脈,倉促間難以徹底清洗。帝辛胸中鬱氣翻騰,最終也隻能強自按捺,生生將這口惡氣咽下。

此事,終究隻能就此作罷。

朝議轉向了即將到來的新年。待到明年六月,便是三年一度的掄才大典——朝廷科考。這是為社稷遴選賢才的重中之重,帝辛極為重視。這同樣是門閥世家向朝堂輸送子弟、鞏固權柄的關鍵時機。自帝辛登基以來,此乃第二次開科取士。憶及首次科考的結果,那充斥朝堂的庸碌世家子弟,曾令他怒火中燒。這一次,他早已暗下決心,定要打破桎梏,擢拔一批真正有經世之才的寒門俊彥,滌蕩這陳腐的朝堂之氣。

喜歡華夏丹師的異界之旅請大家收藏:()華夏丹師的異界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