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朝堂交鋒_華夏丹師的異界之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8章 朝堂交鋒(1 / 2)

陳承安被一個麵白無須的太監引著,來到議政殿。此刻正在召開大周王朝的大朝會。

今日是初十,大周王朝的早朝與後世的網文裡說的並不一樣。大周皇帝每個月初十、二十、三十召開大朝會,沒有三十改到初一召開。

大朝會上,文武百官悉數到場。而平日裡則是皇帝陛下與幾個機要大臣議事,若是有緊急事宜,皇帝也會臨時召喚大臣們到皇宮參朝。

大周原本主城三十座,如今新添寒冥城,變成了三十一座。這些主城大多數都被之前的那些皇帝分封出去了,皇家掌控的的主城隻有四座半,之所以這樣說,還是因為有一座城在如今的中山王手中,中山王名叫子啟,乃是當今陛下的一母同胞的兄弟,其實還是自治,不過名義上屬於皇家而已。

每年,各大主城的城主按照份額,將該上繳的賦稅送到戶部,就算儘到了義務,但是每年這些城主也會假借各種名義從皇家薅羊毛,以各種理由反過來問朝廷要錢要糧。如燕北歸這種對於大周朝廷還保持敬畏和忠誠的城主幾乎已經沒有了。燕北歸被封為鎮北王,還是第一代白雲城的城主,若是往下傳個一代以後,新任的城主對朝堂的歸屬感幾乎就會淡漠至極點,都關起門來當土皇帝。

大周王朝的運轉目前就是靠著這些繳納上來的賦稅勉強維持,國庫並不充盈,皇帝的內庫更是空空如也。這一切的根源還是朝廷的權柄被各個主城分走了太多,下邊的賦稅是繳納上來了,然後再以各種借口往回索要,有的更過分,交四分,要走五分,朝廷以大義征收賦稅,那些下邊的主城以大義往回索要。

邊軍朝廷要養,皇家學院朝廷要供給,朝堂上的那些臣子們的俸祿朝廷要發,維持皇宮和皇家控製的那介個主城的各項開銷也是朝廷在負擔。

這大周王朝現在就是麵麵強強維持著,若不是帝辛登基一來,動用了一些手段將原本皇家掌握的主城拿回來兩座,才讓王朝稍微能夠得以喘息。

今日這朝會,帝辛先是狠狠表揚了一番征北軍的功績,讓顧太師再次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之內。其目的就是震懾宵小。

然後就是不遺餘力地給陳家爺孫鍍金,重點強調陳老爺子修為高深,其目的還是震懾。最後則是對陳承安的肯定。

如此少年,二十多歲便領軍出征,取得重大勝利,少年天才,而且陳承安肯入朝為官,為朝廷出力,實乃國之棟梁。

因此,朝廷決定重用陳承安。

這樣一來,陳承安就被放在了台前,需要應對各方勢力,雖然大周王朝的王權如今大不如前,但是獲得王朝分封的官職還是正統,一樣會引起覬覦和眼紅,因此陳承安就要巧妙地斡旋在各方勢力之中,在朝堂之上立於不敗之地,這樣才能算真正的青年才俊。而皇帝則是會真正地委以重任。

那個太監前去喊陳承安的時候,帝辛正在跟朝臣們商議該正式冊封個什麼樣的官職給陳承安。

之前帝辛宣布陳破山封寒冥王,鎮守寒冥關,大臣們沒人敢反對,畢竟那是天靈境之上的強者,誰也不敢麵對這樣一位存在的怒火。

冊封陳承安為侯爺已經讓一部分人不滿了,如今還要再給陳承安實權,那些人徹底繃不住,跳出來各種反對。於是整個朝堂吵成一團,帝辛坐在龍椅上板著一張麵癱臉,冷冷地看著下方如同菜市場討價還價一般的袞袞諸公。

這時候,帝辛身邊的大太監嚴嵩清了清嗓子,衝著底下的諸位王公大臣喝到:“朝堂之上,吵吵嚷嚷,成何體統?注意殿儀!”

嚴嵩的嗓音很是尖銳,穿透力極強,這一嗓子,底下吵鬨的眾人紛紛住口。

帝辛見狀,隨即開口,擬旨,白雲城陳氏少主陳承安為,才德出眾,平叛北疆,功勳卓著,特冊封為一品侯,封號武安,賜居封地京西莽山郡,食邑萬戶。另任命陳承安為工部左侍郎,入朝輔政。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是麵麵相覷,這封賞,有些,有些出乎意料。

若說給陳承安封侯,這是之前帝辛提出的,朝臣雖然反對,但也不是不能接受,反正封侯了,都是需要朝廷出錢供養的。

但是入朝為官,一眾大臣是十分反對的,但是陛下給陳承安封了個工部左侍郎,這下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大周立國年代久遠,如今王朝手裡掌握的主城很少,皇家園林與各個衙門的建築物當年都是大師手筆親自監造,又有陣法刻畫其上,基本沒有需要修繕的地方。

如今朝廷的工部基本上就是個擺設,很少有用得到的地方。目前工部最大的任務就是跑腿,一旦聽聞某某某地方受災了,戶部帶著錢去賑災,工部跟著去看看,有沒有需要維修的官家設施,基本上是沒啥活計的。

真正關係到各個主城切身利益的維修工作,基本上城主早就上手維修了,根本用不到朝廷,其他的也就是報個費用,讓朝廷批銀子而已,若是朝廷真得派工部人員前來維修,那些城主也不敢用,怕被做了手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