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朝會_華夏丹師的異界之旅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2章 朝會(1 / 1)

這是周天子帝辛登基的第六個年頭的第一次朝會。也是很多年了第一次提前召開的朝會。

隆武六年,正月十五。

周璫以通敵叛國罪被嚴嵩雷霆拿下,打入天牢的消息,經過一夜發酵,如同燎原野火,早已燒遍了整個京城。皇城司一夜之間被清洗,無數周璫黨羽落網,血雨腥風仿佛就在殿外徘徊。而鄭倫那樁離奇恐怖的心口取心案,更如同鬼影般纏繞在眾人心頭。一股山雨欲來的巨大壓力,沉甸甸地壓在每一個朝臣的脊梁上。

“臣!工部尚書陳承安!有本啟奏!”陳承安的聲音清越而沉穩,如同金玉交擊,瞬間撕裂了大殿的沉寂。

帝辛高踞龍椅之上,冕旒垂下的玉珠遮掩了他大半神情,隻有那緊繃的下頜線條,透露出這位年輕帝王的肅殺之意。“陳卿,奏來。”

“臣參!”陳承安踏前一步,目光如炬,掃過文官隊列前排幾個麵色微變的重臣,“臣參刑部侍郎王允!身負刑獄重責,卻屍位素餐,玩忽懈怠!鄭倫一案,案發當夜,王允身為刑部主官,姍姍來遲,對現場封鎖不力,致使關鍵物證他刻意停頓,目光掃過王允瞬間慘白的臉)幾遭損毀!更縱容下屬,敷衍塞責,至今未能鎖定凶徒蹤跡!此乃瀆職大罪!”

“臣參!京兆府尹李乾!”陳承安聲音陡然轉厲,如同驚雷,“京都重地,天子腳下!平康坊醉仙樓,竟成凶徒殺人剖心之凶宅!李乾治下無能,治安敗壞至此!更在案發後,麵對皇城司周璫他加重了這兩個字)越權乾預,束手無策,毫無主見!致使案情撲朔迷離!此乃無能、失職之罪!”

“臣再參!大理寺少卿鄭元!”陳承安的聲音如同冰錐,直刺向那位站在刑部侍郎王允身後不遠、臉色已然鐵青的老者——鄭倫的親叔父!“鄭元!身為大理寺少卿,執掌刑獄複審!其親侄鄭倫慘死,本應火速緝拿凶手,以正國法!然如此大案,鄭元玩忽職守。案發之時避而不見,後期反利用職權,暗中阻撓刑部、京兆府正常辦案程序,屢次催促草草結案!其行可疑,其心叵測!臣請陛下,即刻將鄭元停職,交有司嚴查其是否涉案!”

轟!

三參連發,如同三道九天驚雷,狠狠劈在宣政殿上!

王允、李乾、鄭元三人,如遭雷擊,身體劇震!王允腿一軟,噗通跪倒在地,冷汗涔涔而下:“陛下!臣冤枉!臣冤枉啊!”李乾麵如死灰,嘴唇哆嗦著說不出話。鄭元更是氣得渾身發抖,指著陳承安,目眥欲裂:“陳承安!你…你含血噴人!老夫侄兒慘死,老夫心如火焚,何來阻撓辦案?!你…你這是借機報複!公報私仇!”

“冤枉?報複?”陳承安冷笑一聲,猛地從袖中抽出一份厚厚的卷宗,高高舉起,“陛下!昨夜案發,臣便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然待刑部、京兆府已完成勘驗也不見大理寺官員出現。”

“此乃刑部仵作初驗屍格副本、京兆府現場勘查記錄副本、以及當夜醉仙樓所有相關人等口供摘要!更有數名吏員證詞,指證鄭元多次以大理寺名義,向刑部、京兆府施壓,要求速速以‘流匪仇殺’結案!樁樁件件,皆有記錄!臣敢問鄭大人,令侄慘死,胸膛被剖,心被取走!如此駭人聽聞、疑點重重之凶案,你身為親叔父、身為大理寺少卿,不思徹查真凶,反而急於蓋棺定論!這是何道理?!”

他字字鏗鏘,句句誅心,將卷宗重重拍在禦前太監早已準備好的托盤上,發出“啪”的一聲脆響,如同抽在了鄭元等人臉上!

“陛下!”陳承安轉身,對著龍椅深深一揖,聲音帶著沉痛與凜然,“周璫通敵叛國,此獠已除!然,皇城司被其滲透多年,綱紀敗壞!此案更暴露我朝刑獄之弊!王允怠惰無能,李乾治下無方,鄭元身為苦主親眷兼刑獄高官,行為乖張,有重大嫌疑!此三人不懲,國法難彰!刑獄不清!何以安民心?何以正朝綱?臣懇請陛下,當機立斷,將此三人革職查辦!以儆效尤!”

死寂!

整個宣政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隻有鄭元粗重的喘息和王允牙齒打顫的聲音清晰可聞。所有人都被陳承安這石破天驚、不留絲毫餘地的雷霆手段震住了!他這是要借著周璫倒台、鄭倫身死的東風,一舉掀翻掌控著刑部、京兆府、大理寺這三司的三位門閥重臣!這是赤裸裸的宣戰!是對整個門閥勢力根基的悍然揮刀!

龍椅之上,帝辛沉默著。冕旒的玉珠微微晃動,看不清他的表情。那沉默,卻比任何言語都更具壓迫力。

終於,帝辛緩緩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金鐵般的決斷,響徹大殿:

“準奏。”

“刑部侍郎王允,怠惰瀆職,革去官職,交都察院嚴查!”

“京兆府尹李乾,治下無方,難堪重任,革職,下獄待參!”

“大理寺少卿鄭元,涉親眷重案,行為失當,有礙司法公正,即刻停職,交由大理寺卿並刑部隔離審查!無朕旨意,任何人不得探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司事務,暫由吏部、都察院協同署理!此案,交由武安侯陳承安總領,務必徹查到底,無論涉及何人,絕不姑息!”

“臣,遵旨!謝陛下隆恩!”陳承安躬身領旨,聲音洪亮。他直起身,目光如電,掃過那些臉色煞白、眼神怨毒的門閥官員,最後定格在麵如死灰、被殿前武士拖走的王允、李乾、鄭元三人身上。

三顆門閥釘在帝國刑獄要害上的釘子,被他以最剛猛、最不留情麵的方式,連根拔起!血淋淋的傷口已經撕開,門閥震恐的序幕,已然拉開!

帝辛忽然一改往日那種寬厚仁慈的作風,忽然變得沙發果斷起來,一種畫風巨轉的變化讓所有人都有些無法適應。

要知道,帝辛陛下是大周王朝近千年當中唯一一個被朝堂上稱為仁君的皇帝。

這種稱謂若是後世,可能是一種褒義,但是在如今這種朝堂,其羞辱與貶低的意味則更濃一些。

大周王朝皇權旁落。藩王割據,門閥世家當道,在那些遙遠的主城裡,百姓隻知道城主郡王,不知天子。

而這種情況下被稱為仁君,則是道出了皇朝無能,皇帝是個軟腳蝦。今日陛下徹底撕破偽裝,幾個冰冷的準奏讓幾乎忘掉帝王威嚴的那些人重新認識了什麼叫做皇權至上。

皇權讓人畏懼,那麼這一切的推手陳承安,這位新晉的朝堂尊貴,則是要直接麵對這些門閥世家的攻訐。

宣政殿上那場驚心動魄的朝爭,如同在滾沸的油鍋裡狠狠潑進了一瓢冰水,瞬間炸開了鍋。武安侯陳承安一日之內連參三司主官,皇帝帝辛更是毫不留情地將其革職查辦,手段之狠辣,決心之果決,令整個京城為之失聲。門閥世家們從最初的震驚、憤怒,迅速轉為一種深切的寒意和難以遏製的恐慌。周璫這顆毒瘤被剜掉,緊接著便是王允、李乾、鄭元這三個盤踞要害位置多年的重臣被連根拔起,這絕非巧合!這是皇帝與武安侯聯手,向他們賴以掌控朝政的根基——六部九寺,發起的悍然宣戰!

一時間,門閥勢力暗流洶湧。各府邸的密室中燈火徹夜不熄,信使如幽靈般穿梭於高門大院之間。有人主張暫避鋒芒,蟄伏待機;有人叫囂著必須立刻反擊,給予陳承安致命一擊;更有人惶惶不可終日,開始秘密清理賬目,轉移家財,試圖抹去所有可能被抓住的把柄。空氣中彌漫著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息。

這個時候的武安侯應該出入重兵防護,做好一切應對的準備才是。然而這位武安侯先是跑去皇宮,繼續與皇帝陛下研究自己手下那幾個人的官職問題。

之前陳承安就想讓自己的手下先擁有一個官身,這樣做一些事情肯定能方便一些,而且日後若是朝廷拿回了皇權,這些人走動的時候,有官職在身,出入一些地方更能方便行事。所以他幾次入宮與陛下商議,最後也算是遂了心願。

因為為他們求到了官職,也得了一個燙手山芋。

帝辛育有兩子,大皇子九歲,二皇子七歲,如今正是需要受教育的年齡,陛下信任陳承安,幾次與陳承安交談也覺得這小子靠譜,於是就把倆皇子丟給陳承安教導,本想著給陳承安封一個太子太傅的官職,被陳承安拒絕了。

開玩笑,誰喜歡帶倆小屁孩兒玩泥巴。

不過陳承安琢磨著不如把倆孩子丟給陸鴻漸,反正他孫子也是七歲,一個羊也是牽,倆羊也是趕,正好辦學堂,他們就放一起學唄。

他的想法很好,但是這不合規製,要知道,陪伴太子讀書,那可是太子伴讀,日後若是太子登基,那些人可都是飛黃騰達的存在,無數個人擠破頭要與太子一起讀書。可陳承安不管這些,直接把太子與二皇子丟給了陸鴻漸。

於是乎,荀彧成了金紫光祿大夫(正三品散官)、太子賓客(正三品職事官)、東宮高級顧問,知儲君秘聞而無權。

雲翳成了銀青光祿大夫(從三品散官)、秘書監(從三品職事官),實際上是國家圖書館檔案館館長,知古今秘檔而無權。

正好當個小透明一樣的存在,而陸鴻漸的大名出現在朝堂,立即引起轟動,有了老陸背書,很多事情都好辦了,陸鴻漸的官職也定下來了,太子少師(正二品職事官),弘文館大學士(榮譽館職),判內廷靈藥園事(差遣)。這可是太子之師、學界領袖、皇家藥園總管。位尊、權重在教育及藥園範疇)、實至名歸的大儒。

這一切陳承安也有有代價的,那就是倆皇子必須教得明白,保證日後一主一副,不可出現兄弟鬩牆的事情出現,帝辛陛下很注重親情,否則也不會出現皇家如今擁有主城四座半的格局出現。

那半座城就是帝辛的胞兄在做城主。

喜歡華夏丹師的異界之旅請大家收藏:()華夏丹師的異界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