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槍戟頓地,巨響震徹雲霄。陳承安最後怒吼道:“記住!我們身後是萬家燈火,身前是滔天洪災!今日不論修士凡人,隻論敢以肉身抗天威的豪傑!龍驤軍——”
“萬勝!”五千人的怒吼蓋過了雷鳴,戰旗在暴雨中獵獵作響,一支鐵軍化作洪流,向著災難最深處逆流而去。
“所有人,丟掉武器,協助後勤營和輜重營去砍伐樹木,做成撬杠,集合全軍的鍬鎬鏟。”
“軍中的天雷子也拿出來,必要的時候炸開河水淤積之處。”
“留守的五千人,做好隨時支援的準備。”
“出發!”
紅河怒濤翻滾,濁浪排空。連日暴雨如天穹裂帛,將滕州大地澆得一片混沌。洪水裹挾著斷木碎石奔騰而下,河穀兩岸村落儘成澤國,更有地動山搖、驚雷裂空,瘟疫隨之彌漫,哀鴻遍野。
當是時也,赤旗獵獵破雨而來。龍驤軍五千甲士踏碎泥濘,玄甲映著晦暗天光,如一道鐵流湧入災厄之地。軍中修士皆踏雲履、結法印,卻紛紛躍入汙淖,以血肉之軀築起人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結陣!引洪!”校尉嘶聲怒吼,士卒們以長矛為樁,以盾牌為壩,在激流中硬生生劈開生路。一個浪頭打來,十餘名軍士被卷沒水中,轉眼不見蹤影。後方士卒紅著眼眶填補空缺,牙關咬得滲血,卻無一人後退。
山崖崩裂處,百餘名百姓被困孤島。年輕修士秦昭禦劍而起,卻在半空猛地折返——個嬰孩正從母親懷中滑落洪流。他靈力已竭,竟縱身撲入怒濤,將孩子高高托起,自己卻被枯木當胸擊中。彌留之際猶嘶喊:“快救孩子!”
陳承安就在這接天連地的雨水中徒手開爐煉製避障丹和解毒丹,大量的丹藥分發給每一個將士,這時保證將士們不受瘟疫侵擾而且還能去救治百姓的丹藥,用量很大,陳承安也顧不得靈力消耗,一爐一爐地煉製起來。然後丹藥源源不斷地分發下去。
做完這些,陳承安取出小型傳送陣,聯係了遠在北關的爺爺,將這裡的一切告知陳老爺子,然後聯係了正在京城的陳福,讓陳福采購大批糧食,通過自家鏢局開始向滕州城這邊開始運送。甚至特意告訴了陳福,如果實在不方便,可以用大一些的儲物袋運送糧食,這是救命之物。
最後陳承安聯係了坐鎮京城指揮暗部的荀彧,讓他想辦法去見太師,將這邊的災情告訴顧太師,讓朝廷想辦法救災。做完這一切,陳承安喊著厲天行和雲翳同時禦劍衝天而起。
沿著紅河穀地,從最下遊開始,隻要有被土石淤積的河段,三人不惜靈力損耗,一劍斬過去。將那些土石豁開,借以疏浚河道。
紅河穀兩側的絕壁,遇到鬆散的土石,三人便合力轟擊,免得其坍塌而下。
瘟疫蔓延時,軍中醫修們將最後丹藥儘數喂給病患,自己卻因靈力枯竭而高燒嘔吐。小校趙四拖著潰爛的雙腿,仍在背送災民,直至栽倒在泥漿中再不起身。百姓扒開他緊抱遺體的臂膀,發現他懷中竟還捂著乾糧袋。
第七日寅時,地脈突顫,雷雲壓頂如天崩。陳承安立於潰堤之上,望見下遊尚有數村未及撤離。這位素來從容的武安侯突然朗笑三聲,震劍指天:“本少常歎不得窺天地真意。今日卻知曉,修不修這大道,也要護著這黎民蒼生!”
言畢焚香祝天,割掌瀝血於符。三千青絲頃刻成雪,數百年壽元化作金光貫入雲層。雷暴漸息,洪水竟逆流三分,為百姓爭得半刻逃生之機。而他七竅溢血,踉蹌欲墜。
千鈞一發之際,天際鳳鳴裂雲。洛霆曉踏玉鸞而至,素手輕托將傾之軀,淚落如珠:“傻瓜!傻瓜!”當即撚訣布雨,本命真元化作甘霖灑落,所到之處疫氣儘消。又揮袖移山,將洪峰導向荒蕪山穀。
滕州城頭,中山王子啟目睹軍士從廢墟中刨出敵城百姓,竟以身軀為橋渡其過淵,不禁淚濕袍袖。對岸敵城守將默然良久,突然振甲叩胸,率部曲單膝跪地——三百裡烽煙敵酋,竟向龍驤軍行獻刀禮。
雨歇雲散時,幸存的農婦掰開士兵僵硬的手指,取出尚帶體溫的炊餅;稚童為昏迷修士撐起破傘;敵我百姓相攜走過軍士以屍身護住的堤壩。無數人終於明白,為何這群“丘八”敢傲視王侯——他們的脊梁撐的是蒼生,胸襟裝的是黎庶,自然立得正、走得直,笑得坦蕩!
紅河畔漸漸升起無數河燈,映著龍驤軍殘破的戰旗。活著的人們看見,那位白發侯爺縱使身體已然顫抖,此刻仍舊駐守長堤,來回巡視,不同的是,他身邊多了一個黑裙少女。每過一處,便有百姓伏地而拜,而軍士們依舊持戈屹立,儘管甲胄殘破,目光卻亮得灼人。
天地間終於響起那首軍中古調,先是三五人輕哼,漸成萬民合唱:“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聲震九霄,蕩徹八荒。
喜歡華夏丹師的異界之旅請大家收藏:()華夏丹師的異界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